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96-02
几年的语文教学探索,我发现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我实施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体验文本,进行语文实践的法宝之一。所谓小练笔,顾名思义,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素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留驻语言的精彩,产生情感的共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一、词语品味中设练,激活形象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技巧、语言情感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可以让学生从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我在执教《浅水洼的小鱼》(人教版第三册)一堂公开课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小男孩救助小鱼时的那份执着,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环节:让学生模仿文中小男孩,弯腰,捡鱼,挺直身子,用力扔。一次,两次,三次……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渐渐的,叫累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时,我忙问:“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捡得完吗?”“捡不完为什么还要再捡?谁在乎呢?”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在乎”,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生 1:“也许我救不了那么多鱼,但是救一条是一条。”
生2:“每一条鱼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小鱼的妈妈在乎,小鱼的爸爸在乎,我也在乎。”
生 3:“我的付出能拯救小鱼的生命,再苦再累我也值得。”
生4:“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全世界的人都在乎小鱼的生命,我想起一首歌,‘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台下掌声雷鸣)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在乎”竟能引发学生如此丰富的体验和感悟。还原词语意象的课堂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止的、凝固的“在乎”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就这样,“男孩救鱼”这一鲜活、铭心的场景就成了聚焦情感的喷薄点。伴随这个词语的深刻体验已不再是游离于学生精神世界之外的异客了,而是深深地嵌入了学生的心灵,赋予了词语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只有学生凭借有形的文字进行深入的思考、推敲、揣摩,学生才能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透彻和领会。
二、语段体悟中设练,展现形象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课文的结构,课文的对话描写,抒情写法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往往也是学生模仿的范本。更何况儿童就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所以那些典型的结构段落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仿写。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可模仿第二段写一段因果关系的话,或模仿第三段写几句并列关系的话;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峡之秋》,可按时间顺序写一段话;学习《第一场雪》第四自然段整体到部分的构段方式,动态和静态的写作方法,也来写一处熟悉的景物。片断训练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学生自取,形式模仿加创造,像这样,文中既有“仿”的痕迹,又有“创”的内容。这种仿中有创的练笔,从最大程度上展现了形象,开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创生了文本的再生资源。这正是语段体悟上绽放的活力,显示的无穷魅力。日积月累,自见功效。
三、文本空白处设练,丰满形象
“文本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读者创造的。”每一个文本,都包含无数的未定之处——空白,无论有多少细节的详尽陈述,也消弥不了其中的未定点。那些藏匿在文本中的许许多多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阐释。
1、“情节留白”处填补,实现阅读期待。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画如此,语文教学亦如此。有时候,作者由于构思炼意,布局谋篇的需要,常常在叙述事情发展过程时戛然而止,留有空白。此时,教师应在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个性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物形象。
2、“言外之意”处揣摩,诠释文本内涵。我国古代诗人写作时很讲究含蓄和意境的创设,有着“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文本的意义空白。
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须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须我们去探寻。利用这一点资源,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咀嚼语言文字的精理妙义,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对课文的感悟、理解构思为精妙的语言,来填补“空白”,进而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和构建。
3、“结尾延伸”处创造,升华情感体验。一篇好文章,作者有时特意不写结局,留下一段艺术空白,给读者揣摩回味的余地,继而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进行延伸,更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文本的结尾,及时练笔,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捕捉情感的蓄积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同时也升华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如课文《凡卡》(人教版第十二册)的结尾写到:凡卡寄完信后,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梦见他爷爷正在火坑上读自己的来信,可爱的泥鳅在火炉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我让学生对这个结尾质疑,孩子们马上就提出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凡卡的信,他的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凡卡寄信后会怎样做?文章为什么会以梦作结尾?
于是,我抓住契机,激发疑点,就此引导学生自然延伸开去——
师:凡卡的遭遇令人发指,凡卡的信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就是天生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的。那么,这封承载着凡卡全部希望的信,能否帮助凡卡脱离苦海呢?
生:……
师:的确,除非有奇迹的发生。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为凡卡寄信之后设计不同的结局。
正当孩子们通过研读被凡卡悲惨的命运波动情感时,此时的练笔给了他们将感悟凝结下来的时机。孩子们将对凡卡零散的、渐模糊的认识集中起来、提炼出来,形成了文字在头脑中的印痕,很快地,积蓄在心中那强烈的感情迸发出来,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创造的天地间驰骋:
不知过了多久,凡卡醒了,他的眼睛一睁开,拳头、楦头、皮鞋雨点般地落在凡卡的头上、身上,叫骂声、哭喊声混作一团,那惨叫声划破了昏暗的天空,更划碎了凡卡幼小的心灵……”
——《凡卡醒来以后……》
第二天,凡卡偷偷地溜出鞋铺,去看看那封承载着他全部希望的信是否寄出,可让他的双眼看到的却是这封无邮票、无收信地址的信已被邮差碎“尸”街头,,他再也承受不住了,昏死在街上,“那双明亮的眼睛怒视着那座大城市——莫斯科……”
——《悲惨的一幕》
多么真切细致的描述,多么生动形象的语言,声声震撼人心的话语,我们不难发现,此时孩子们的童真已在想象的世界里充分地张扬,字里行间自始至终洋溢着对凡卡的同情和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寄望。教师用飞扬的激情引发学生激情的飞扬,用文本升华的激情催化学生激情的升华,尽显其感悟之美!文本的内涵也就逐渐丰满,文本所塑造的形象就更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的心里,从而促进学生构建文本的新意义,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我们所期待的最优化的阅读效果。
语文是灵动的诗篇,是真情的呼唤。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孩子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寻觅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进行练笔。那笔尖的滑动,是他们与作者息息相通,遥相呼应的对白,是从容地记录自己思想的轨迹,审视揣摩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创造和延伸;笔尖的滑动,获得的是激情的勃发,是对生命的感悟,留驻的便是课堂的无限精彩。
几年的语文教学探索,我发现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我实施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体验文本,进行语文实践的法宝之一。所谓小练笔,顾名思义,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素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留驻语言的精彩,产生情感的共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一、词语品味中设练,激活形象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技巧、语言情感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可以让学生从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我在执教《浅水洼的小鱼》(人教版第三册)一堂公开课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小男孩救助小鱼时的那份执着,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环节:让学生模仿文中小男孩,弯腰,捡鱼,挺直身子,用力扔。一次,两次,三次……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渐渐的,叫累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时,我忙问:“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捡得完吗?”“捡不完为什么还要再捡?谁在乎呢?”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在乎”,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生 1:“也许我救不了那么多鱼,但是救一条是一条。”
生2:“每一条鱼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小鱼的妈妈在乎,小鱼的爸爸在乎,我也在乎。”
生 3:“我的付出能拯救小鱼的生命,再苦再累我也值得。”
生4:“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全世界的人都在乎小鱼的生命,我想起一首歌,‘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台下掌声雷鸣)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在乎”竟能引发学生如此丰富的体验和感悟。还原词语意象的课堂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止的、凝固的“在乎”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就这样,“男孩救鱼”这一鲜活、铭心的场景就成了聚焦情感的喷薄点。伴随这个词语的深刻体验已不再是游离于学生精神世界之外的异客了,而是深深地嵌入了学生的心灵,赋予了词语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只有学生凭借有形的文字进行深入的思考、推敲、揣摩,学生才能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透彻和领会。
二、语段体悟中设练,展现形象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课文的结构,课文的对话描写,抒情写法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往往也是学生模仿的范本。更何况儿童就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所以那些典型的结构段落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仿写。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可模仿第二段写一段因果关系的话,或模仿第三段写几句并列关系的话;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峡之秋》,可按时间顺序写一段话;学习《第一场雪》第四自然段整体到部分的构段方式,动态和静态的写作方法,也来写一处熟悉的景物。片断训练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学生自取,形式模仿加创造,像这样,文中既有“仿”的痕迹,又有“创”的内容。这种仿中有创的练笔,从最大程度上展现了形象,开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创生了文本的再生资源。这正是语段体悟上绽放的活力,显示的无穷魅力。日积月累,自见功效。
三、文本空白处设练,丰满形象
“文本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读者创造的。”每一个文本,都包含无数的未定之处——空白,无论有多少细节的详尽陈述,也消弥不了其中的未定点。那些藏匿在文本中的许许多多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阐释。
1、“情节留白”处填补,实现阅读期待。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画如此,语文教学亦如此。有时候,作者由于构思炼意,布局谋篇的需要,常常在叙述事情发展过程时戛然而止,留有空白。此时,教师应在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个性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物形象。
2、“言外之意”处揣摩,诠释文本内涵。我国古代诗人写作时很讲究含蓄和意境的创设,有着“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文本的意义空白。
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须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须我们去探寻。利用这一点资源,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咀嚼语言文字的精理妙义,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对课文的感悟、理解构思为精妙的语言,来填补“空白”,进而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和构建。
3、“结尾延伸”处创造,升华情感体验。一篇好文章,作者有时特意不写结局,留下一段艺术空白,给读者揣摩回味的余地,继而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进行延伸,更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文本的结尾,及时练笔,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捕捉情感的蓄积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同时也升华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如课文《凡卡》(人教版第十二册)的结尾写到:凡卡寄完信后,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梦见他爷爷正在火坑上读自己的来信,可爱的泥鳅在火炉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我让学生对这个结尾质疑,孩子们马上就提出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凡卡的信,他的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凡卡寄信后会怎样做?文章为什么会以梦作结尾?
于是,我抓住契机,激发疑点,就此引导学生自然延伸开去——
师:凡卡的遭遇令人发指,凡卡的信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就是天生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的。那么,这封承载着凡卡全部希望的信,能否帮助凡卡脱离苦海呢?
生:……
师:的确,除非有奇迹的发生。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为凡卡寄信之后设计不同的结局。
正当孩子们通过研读被凡卡悲惨的命运波动情感时,此时的练笔给了他们将感悟凝结下来的时机。孩子们将对凡卡零散的、渐模糊的认识集中起来、提炼出来,形成了文字在头脑中的印痕,很快地,积蓄在心中那强烈的感情迸发出来,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创造的天地间驰骋:
不知过了多久,凡卡醒了,他的眼睛一睁开,拳头、楦头、皮鞋雨点般地落在凡卡的头上、身上,叫骂声、哭喊声混作一团,那惨叫声划破了昏暗的天空,更划碎了凡卡幼小的心灵……”
——《凡卡醒来以后……》
第二天,凡卡偷偷地溜出鞋铺,去看看那封承载着他全部希望的信是否寄出,可让他的双眼看到的却是这封无邮票、无收信地址的信已被邮差碎“尸”街头,,他再也承受不住了,昏死在街上,“那双明亮的眼睛怒视着那座大城市——莫斯科……”
——《悲惨的一幕》
多么真切细致的描述,多么生动形象的语言,声声震撼人心的话语,我们不难发现,此时孩子们的童真已在想象的世界里充分地张扬,字里行间自始至终洋溢着对凡卡的同情和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寄望。教师用飞扬的激情引发学生激情的飞扬,用文本升华的激情催化学生激情的升华,尽显其感悟之美!文本的内涵也就逐渐丰满,文本所塑造的形象就更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的心里,从而促进学生构建文本的新意义,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我们所期待的最优化的阅读效果。
语文是灵动的诗篇,是真情的呼唤。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孩子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寻觅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进行练笔。那笔尖的滑动,是他们与作者息息相通,遥相呼应的对白,是从容地记录自己思想的轨迹,审视揣摩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创造和延伸;笔尖的滑动,获得的是激情的勃发,是对生命的感悟,留驻的便是课堂的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