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教学,求佳,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11—0045—02
任世江主编在《历史教学》(中学版)第8期发表了《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其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所举事例让中学教师实在困惑,因此有了第9期胡运珉老师的《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一文。中学老师的专业理解水平有限,不知选择哪家学说的观点,要想把这些观点定于“一”更是困难。面对中学老师的无奈,陈新祥老师在第10期发表了《换一种思路“求真、求实”解“困惑”或许更好》,其中,作者提出了要注意进行多种解释的思路,笔者认为,这种思路是正确的,但处理不好,又有泛化和走向不可知的危险,还涉及到究竟应该怎样解释这些众说纷纭的历史问题的话题。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提出:求佳,实现求真、求实的有效方法。其理由与方法陈述如下。
我国史学理论家何兆武先生有关于历史学Ⅰ(对史实和史料的认识,这在人们认识一致时可以是客观的和不变的)与历史学Ⅱ(对上一层次的理解和诠释,这是随着人们的思想变化而改变的)两个层次的区分。这种划分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同。由此可知,在对历史史实的认知与理解上要尽力实现客观真实性,也容易找到一定的标尺来判断是非曲直。而对于历史的解释就会受制于解释者的立场、学识、方法,甚至是经验的影响了。抛开立场与价值观来说(中学教学肯定是在主流价值观下进行,故不予论说),解释者的学识、方法与经验对历史认识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正是如此,才会出现对北美独立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不同认识。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已成为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上卷)》认为“北美居民享受较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而且也削弱了英国在北美统治的基础,从而为美国独立战争铺平了道路”。尽管任世江认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书的作者水平更高(暂不说中学教师未必都能这样判断),但刘宗绪主编的书经过修订后仍然成为面向21世纪的大学教材,所以,这种见解不失为一家之言。这类分歧在历史学界俯拾即是,不足为怪。
那么,针对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是否应听之任之呢?是否就没有一个在大家认可的学理标准下的解释方法呢?笔者认为,我们既要注意史学的复杂性,又要注意在基本史实下的持之有据的理解。这种理解应该是史论结合的,至少是被一部分群体所认同,即能形成公共知识,而不是一个人信口雌黄,信马由缰地言说。教师不应是既无原则又无依据地加以肯定。否则,这种没有确定性的知识就陷入不可知论了。当然也不是不理不问。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
第一,介绍新观点,形成最佳点。就是把史学界形成公认的新观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形成对该问题的最佳认识,这样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诱导学生关注新的学术成果,养成求新求真的史学意识。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介绍两个林则徐,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另一个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组织人翻译外国刊物。林虽有这种觉悟,但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提倡。清廷把他谪戍伊犁,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显示无可奈何状!他写的这些私函,还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别人看。包括林则徐还相信英兵不善陆战,“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等。这些介绍,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真实的林则徐,也符合林则徐的实际情况。因为,处于闭关锁国的时代,了解世界与认识世界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这就克服了现有教材过于溢美的缺陷(主要是回避了问题),让学生真实了解林则徐认识西方的情况(包括优缺点)。这样就可以解决教材知识相对滞后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保证如任世江所倡导的求真、求实的教学底线的落实。而对于教师来说,该让学生形成确定性知识的,就不能似是而非地进行教学,要注意筛选信史(起码是逼近真实的),以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介绍争论点,形成开放点。就是那些有较大争论的,彼此各执一端的观点,教师采取介绍争论双方(或多方)观点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对北美独立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不同认识,教师就可以介绍这两种观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包括进行史料的查找与分析论证。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是学生暂时保留这两个观点,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也无妨碍(就是高考,也应当在选择题中回避这类问题的)。介绍学术研究的不同观点,要注意史实依据,不能只讲有哪些观点。对毫无根据的论说加以肯定,或只空谈认识,就有害无益了。教师切忌不闻不问,也切忌偏执一端。因为不闻不问,就使课堂丧失了一次接触史学前沿的机会,浪费了教学资源,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因为学生面对疑问才会有浓厚的思维兴趣)。如果是偏执一端,就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思维(包括赞成教师观点的那部分学生),甚至是伤害学生的心灵,教学也缺乏应有的活力,还会给学生形成教师是“学霸”或不学无术的不良印象。
第三,介绍问题点,形成思维点。教师在介绍某些未解之谜或未形成公认结论的史学问题时,要鼓励学生今后关心或研究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的研究意识。所以,对待这些问题点,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好奇地问、广泛地读、自由地议、实实在在地求证,张扬学生的个性,最大化地释放学生的潜在能量,引导学生挑战自我,也有利于学生向思维的极限挑战。这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个别学生立志研究这些问题,也许发展成未来的历史学家,这也是坚持教学播种的回报。
历史是一门解释的学问。人们研究它就是尽力逼近真实,尽力找寻历史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人生智慧与人文修养。对于一些难成定论的问题,教师索性作为教学资源,用来“教学生怎样学”(陶行知语),本着最优化的教学思想,在求真求实的原则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以寻求最佳的教学结果(应包括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不失为教学上策(美国很多教学内容就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愿以上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这些困惑。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对一些问题置若罔闻,也不能信口开河,而是要注重专业发展,提高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发挥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否则,教师就会处于教学尴尬的境地或无所作为状态,我们的教学甚至会抑制学生发展或危害学生的发展前途,这绝非危言耸听。
[作者简介]郭子其,男,1967年生,四川华蓥人,中学特级教师,成都树德中学教师,主要研究历史教学与高考。
[责任编辑:王公悫]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11—0045—02
任世江主编在《历史教学》(中学版)第8期发表了《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其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所举事例让中学教师实在困惑,因此有了第9期胡运珉老师的《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一文。中学老师的专业理解水平有限,不知选择哪家学说的观点,要想把这些观点定于“一”更是困难。面对中学老师的无奈,陈新祥老师在第10期发表了《换一种思路“求真、求实”解“困惑”或许更好》,其中,作者提出了要注意进行多种解释的思路,笔者认为,这种思路是正确的,但处理不好,又有泛化和走向不可知的危险,还涉及到究竟应该怎样解释这些众说纷纭的历史问题的话题。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提出:求佳,实现求真、求实的有效方法。其理由与方法陈述如下。
我国史学理论家何兆武先生有关于历史学Ⅰ(对史实和史料的认识,这在人们认识一致时可以是客观的和不变的)与历史学Ⅱ(对上一层次的理解和诠释,这是随着人们的思想变化而改变的)两个层次的区分。这种划分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同。由此可知,在对历史史实的认知与理解上要尽力实现客观真实性,也容易找到一定的标尺来判断是非曲直。而对于历史的解释就会受制于解释者的立场、学识、方法,甚至是经验的影响了。抛开立场与价值观来说(中学教学肯定是在主流价值观下进行,故不予论说),解释者的学识、方法与经验对历史认识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正是如此,才会出现对北美独立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不同认识。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已成为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上卷)》认为“北美居民享受较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而且也削弱了英国在北美统治的基础,从而为美国独立战争铺平了道路”。尽管任世江认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书的作者水平更高(暂不说中学教师未必都能这样判断),但刘宗绪主编的书经过修订后仍然成为面向21世纪的大学教材,所以,这种见解不失为一家之言。这类分歧在历史学界俯拾即是,不足为怪。
那么,针对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是否应听之任之呢?是否就没有一个在大家认可的学理标准下的解释方法呢?笔者认为,我们既要注意史学的复杂性,又要注意在基本史实下的持之有据的理解。这种理解应该是史论结合的,至少是被一部分群体所认同,即能形成公共知识,而不是一个人信口雌黄,信马由缰地言说。教师不应是既无原则又无依据地加以肯定。否则,这种没有确定性的知识就陷入不可知论了。当然也不是不理不问。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
第一,介绍新观点,形成最佳点。就是把史学界形成公认的新观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形成对该问题的最佳认识,这样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诱导学生关注新的学术成果,养成求新求真的史学意识。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介绍两个林则徐,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另一个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组织人翻译外国刊物。林虽有这种觉悟,但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提倡。清廷把他谪戍伊犁,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显示无可奈何状!他写的这些私函,还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别人看。包括林则徐还相信英兵不善陆战,“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等。这些介绍,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真实的林则徐,也符合林则徐的实际情况。因为,处于闭关锁国的时代,了解世界与认识世界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这就克服了现有教材过于溢美的缺陷(主要是回避了问题),让学生真实了解林则徐认识西方的情况(包括优缺点)。这样就可以解决教材知识相对滞后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保证如任世江所倡导的求真、求实的教学底线的落实。而对于教师来说,该让学生形成确定性知识的,就不能似是而非地进行教学,要注意筛选信史(起码是逼近真实的),以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介绍争论点,形成开放点。就是那些有较大争论的,彼此各执一端的观点,教师采取介绍争论双方(或多方)观点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对北美独立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不同认识,教师就可以介绍这两种观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包括进行史料的查找与分析论证。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是学生暂时保留这两个观点,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也无妨碍(就是高考,也应当在选择题中回避这类问题的)。介绍学术研究的不同观点,要注意史实依据,不能只讲有哪些观点。对毫无根据的论说加以肯定,或只空谈认识,就有害无益了。教师切忌不闻不问,也切忌偏执一端。因为不闻不问,就使课堂丧失了一次接触史学前沿的机会,浪费了教学资源,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因为学生面对疑问才会有浓厚的思维兴趣)。如果是偏执一端,就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思维(包括赞成教师观点的那部分学生),甚至是伤害学生的心灵,教学也缺乏应有的活力,还会给学生形成教师是“学霸”或不学无术的不良印象。
第三,介绍问题点,形成思维点。教师在介绍某些未解之谜或未形成公认结论的史学问题时,要鼓励学生今后关心或研究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的研究意识。所以,对待这些问题点,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好奇地问、广泛地读、自由地议、实实在在地求证,张扬学生的个性,最大化地释放学生的潜在能量,引导学生挑战自我,也有利于学生向思维的极限挑战。这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个别学生立志研究这些问题,也许发展成未来的历史学家,这也是坚持教学播种的回报。
历史是一门解释的学问。人们研究它就是尽力逼近真实,尽力找寻历史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人生智慧与人文修养。对于一些难成定论的问题,教师索性作为教学资源,用来“教学生怎样学”(陶行知语),本着最优化的教学思想,在求真求实的原则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以寻求最佳的教学结果(应包括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不失为教学上策(美国很多教学内容就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愿以上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这些困惑。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对一些问题置若罔闻,也不能信口开河,而是要注重专业发展,提高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发挥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否则,教师就会处于教学尴尬的境地或无所作为状态,我们的教学甚至会抑制学生发展或危害学生的发展前途,这绝非危言耸听。
[作者简介]郭子其,男,1967年生,四川华蓥人,中学特级教师,成都树德中学教师,主要研究历史教学与高考。
[责任编辑:王公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