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41663 文献标识码:A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编号:CX2014SP133)“资助。】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加剧,电子信息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战略性产业。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产业规模不断增大,并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为龙头的三大产业集群区。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分析和归纳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区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对我国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集群;集群模式;思考和探讨
1.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融合,信息产业以其高效的生产效率和产业带动力,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信息产业最早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F. Machlup)教授所提出的知识产业一词,后经过信息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M. U. Porat)等学者的进一步探讨和总结,最终将其定义为: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围绕信息的生产、加工、存储和流通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关信息服务的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息网络、光纤、系统集成、数字化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专门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研发与制造,并提供应用服务的产业组织门类。按照电子信息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可将其分为市场转型阶段、规模化增长阶段、代工发展三个阶段。
2.区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强有力的手段,已引起不少经济学家的重视。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产业集群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市场机制发育相对健全,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多依靠市场机制自动实现对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缺失,使经济资源难以充分自由流动,因而产业集群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政府等外部力量进行推动。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权关系逐渐明晰,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活力。但由于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硬性约束条件相差悬殊,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侧重点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选择相配套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2.1基于供应链整合的集群模式选择分析
当某一地区的企业数量众多、各企业同属于一个产业或价值链的上、中、下游位置,且存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关系时,为构建一种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以最高效率为客户创造价值,各企业在供应链上应努力形成一种紧密合作、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即由有实力的核心大企业负责产品的最终组装与生产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对规模经济效益反应敏感的配套产品,众多区域内中小企业以核心大企业的生产流程为主线,除了提供资金和原材料的供应外,还可以根据其生产能力参与技术要求低、批量小、专业性分工高的各种零部件与半成品的生产。
以东莞IT产业集群为例,截止2012年年底,据相关资料统计,整个集群内企业数量达到1800多家,除中央处理器、内存和硬盘外的核心零部件依靠国外进口,其他电脑整机零部件(如敷铜板、彩色显像管、线路板、电脑磁头等)均由当地供应商直接供应,整个电脑所需零部件的95%均可在集群内部配齐。
2.2基于要素禀赋的集群模式选择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种特殊方式,其形成需要八个基本条件:生产流程的可分性、最终产品和相关的支持性服务、产品的可运输性、具有资源优势、存在长的价值链、具备多维能力、存在网络创新、市场的可变动性以及企业间具有合作的意愿。在这八个基本条件中,资源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整个集群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具体包括:劳动力储备状况、自然资源分布、资金环境状况、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和服务体系等,其中对集群模式的选择具有较大影响的两个因素是劳动力储备状况和自然资源分布状况。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长三角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人才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相对充裕,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呈高速增长状态,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支柱和先导产业,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区域特色逐渐明显,产品档次及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并形成了以工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以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软件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2.3基于外商投资的集群模式选择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个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产出一般要建立在大量R&D投入基础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引进外资,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的不断改善,新一轮的电子信息产业引资脚步进一步加快。
以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例,1991年天津电子信息产业中,国有经济比重达83.39%,企业间的关系是基于行政命令和计划安排下的业务关系,企业类型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但到1992—1998年间,随着摩托罗拉、三星、IBM、飞利浦、罗姆尼等国际知名IT企业的大量涌入,国有企业产值在天津市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由1995年的6.7%下降到1997年的3.42%,三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则由1995年的89.9%上升到1997年的95.6%。1998年后,在跨国公司电子信息企业的带动下,国通过有电子信息企业采取合资、合作以及加工协作配套等方式逐渐融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使得电子信息产业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一跃成为天津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模式的思考和展望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发展之初就被各个国家所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市场机制成熟,产业集群大多通过企业的衍生与扎堆等方式逐步自发形成,而发展中国家迫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在集群的形成上带有较强的政府行政干预色彩,例如鼓励和支持地方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工业园区、通过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际IT企业到本国进行投资。在我国,由于各个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产业基础、市场环境等存在差异,因而在地方集群模式的选择上应因地制宜,采取和实施能够充分体现地方经济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3.1政府应以间接干预为手段,引导各地区建立高效合理的集群模式
纵观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政府作为一类特殊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为弥补地方产业基础的薄弱,政府对集群本身及其形成模式的选择都产生了极其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集群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投资,为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①构建以综合运输为主体、公路、铁路、港口等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②努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无污染能源,以缓解部分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③加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一系列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和工程。
二是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降低外资进驻成本,将外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产业链进行融合,依托外资企业的资金和技术,采用技术模仿和产品代工的方式,建立一个纵向合作且横向关联的生产网络体系。
三是鼓励和支持区域内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营造一个自由竞争,充满活力的产业群体。
四是因地制宜,建设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工业园区,如原深圳宝安县的蛇口工业园区。
3.2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探寻新的集群发展模式
在现有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通过组织方式创新提高集群的组织化程度,使集群内企业形成约束与激励相容的利益机制,是地区乃至国家集群突破要素禀赋升级瓶颈、构建动态比较优势的现实路径。
首先,在价值链研发环节上,可通过在集群内部引入公共创新机构,由其根据市场需求专门从事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其次,在价值链生产环节上,为降低原材料采购和运输成本,可通过引入专业物流公司在原料产地进行定向联合采购。这种委托代理的采购方式不仅可以降低集群内单个企业的采购成本,而且深化了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
最后,在价值链销售环节上,可通过构建专业化销售市场和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等集群公共交易平台来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实现销售网络的拓展和集群市场容量的扩张。
3.3由传统引资转向以改善集群生态环境引资转变,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模式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经济模式的深刻影响,很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产值的绝对增长,而沿袭数量型、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集群区域内企业废水、废气、废渣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最终致使集群对环境的集中污染超过了集群所在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加入WTO以来,随着外资在各经济领域的广泛介入,以及各区域外资政策的日趋自由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大型企业通过资本跨国转移,将制造基地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但最近几年外资大量涌进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已开始衰减,而由外资企业超规模化生产所导致的集群生态环境恶化却变的越来越严重。在此种情况下,为了更加积极有效的引进外资,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更大的发展,有必要根据国家产业长期发展战略进一步规范和限制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积极引入能够改善集群生态环境的生产企业,比如限制资源消耗型产业的引资、对部分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业企业依法收取适量环保税、而对有助于改善集群生态环境的进驻企业则给予税收减免。
3.4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集群经济效率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国际IT产业巨头的冲击下,国内电子信息企业通过加工贸易、配套组装等方式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中,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垄断地位,这种中心辐射式的产业集群模式在产业发展初期对整个集群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从长远角度看,“单核状”的产业集群模式不利于自由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在集群壮大的后期阶段应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使集群由“单核状”向“多核状”发展,以形成良好的自由竞争局面。
一是在吸引外资方面,在坚持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原则上,除继续加大对美日韩等国家的引资力度外,还需同时拓展来自东南亚和西欧地区的投资,最终形成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
二是大力培育国有以及国有控股的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从长远来看,为防止“产业空洞化”的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与外商合资、为外商独资及控股的企业进行配套,还应当集中优势资金大力培育能够与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相竞争的国有企业,努力构建区域内多核状产业群,通过给跨国企业施加压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更新其技术与产品,使集群内企业通过投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平,最终提升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Markusen,A.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Economic Geography,1996,72(3):293-313.
[2]郭凌.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浅谈.[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2):31-35.
[3]徐颖,张少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J].经济纵横.2004,(08):7-10.
[4]牛旭东.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
[5]张小蒂,张弛.产业集群组织创新与动态比较优势创新.[J].浙江大学学报.2010,(5):126-134.学.2005,(12):127-131.
[6]陈建军.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7.
作者简介:杨强(1987—):男,籍贯湖北宜昌,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产业集群。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编号:CX2014SP133)“资助。】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加剧,电子信息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战略性产业。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产业规模不断增大,并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为龙头的三大产业集群区。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分析和归纳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区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对我国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集群;集群模式;思考和探讨
1.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融合,信息产业以其高效的生产效率和产业带动力,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信息产业最早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F. Machlup)教授所提出的知识产业一词,后经过信息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M. U. Porat)等学者的进一步探讨和总结,最终将其定义为: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围绕信息的生产、加工、存储和流通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关信息服务的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息网络、光纤、系统集成、数字化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专门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研发与制造,并提供应用服务的产业组织门类。按照电子信息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可将其分为市场转型阶段、规模化增长阶段、代工发展三个阶段。
2.区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强有力的手段,已引起不少经济学家的重视。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产业集群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市场机制发育相对健全,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多依靠市场机制自动实现对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缺失,使经济资源难以充分自由流动,因而产业集群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政府等外部力量进行推动。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权关系逐渐明晰,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活力。但由于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硬性约束条件相差悬殊,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侧重点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选择相配套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2.1基于供应链整合的集群模式选择分析
当某一地区的企业数量众多、各企业同属于一个产业或价值链的上、中、下游位置,且存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关系时,为构建一种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以最高效率为客户创造价值,各企业在供应链上应努力形成一种紧密合作、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即由有实力的核心大企业负责产品的最终组装与生产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对规模经济效益反应敏感的配套产品,众多区域内中小企业以核心大企业的生产流程为主线,除了提供资金和原材料的供应外,还可以根据其生产能力参与技术要求低、批量小、专业性分工高的各种零部件与半成品的生产。
以东莞IT产业集群为例,截止2012年年底,据相关资料统计,整个集群内企业数量达到1800多家,除中央处理器、内存和硬盘外的核心零部件依靠国外进口,其他电脑整机零部件(如敷铜板、彩色显像管、线路板、电脑磁头等)均由当地供应商直接供应,整个电脑所需零部件的95%均可在集群内部配齐。
2.2基于要素禀赋的集群模式选择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种特殊方式,其形成需要八个基本条件:生产流程的可分性、最终产品和相关的支持性服务、产品的可运输性、具有资源优势、存在长的价值链、具备多维能力、存在网络创新、市场的可变动性以及企业间具有合作的意愿。在这八个基本条件中,资源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整个集群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具体包括:劳动力储备状况、自然资源分布、资金环境状况、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和服务体系等,其中对集群模式的选择具有较大影响的两个因素是劳动力储备状况和自然资源分布状况。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长三角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人才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相对充裕,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呈高速增长状态,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支柱和先导产业,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区域特色逐渐明显,产品档次及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并形成了以工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以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软件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2.3基于外商投资的集群模式选择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个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产出一般要建立在大量R&D投入基础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引进外资,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的不断改善,新一轮的电子信息产业引资脚步进一步加快。
以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例,1991年天津电子信息产业中,国有经济比重达83.39%,企业间的关系是基于行政命令和计划安排下的业务关系,企业类型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但到1992—1998年间,随着摩托罗拉、三星、IBM、飞利浦、罗姆尼等国际知名IT企业的大量涌入,国有企业产值在天津市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由1995年的6.7%下降到1997年的3.42%,三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则由1995年的89.9%上升到1997年的95.6%。1998年后,在跨国公司电子信息企业的带动下,国通过有电子信息企业采取合资、合作以及加工协作配套等方式逐渐融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使得电子信息产业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一跃成为天津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模式的思考和展望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发展之初就被各个国家所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市场机制成熟,产业集群大多通过企业的衍生与扎堆等方式逐步自发形成,而发展中国家迫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在集群的形成上带有较强的政府行政干预色彩,例如鼓励和支持地方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工业园区、通过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际IT企业到本国进行投资。在我国,由于各个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产业基础、市场环境等存在差异,因而在地方集群模式的选择上应因地制宜,采取和实施能够充分体现地方经济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3.1政府应以间接干预为手段,引导各地区建立高效合理的集群模式
纵观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政府作为一类特殊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为弥补地方产业基础的薄弱,政府对集群本身及其形成模式的选择都产生了极其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集群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投资,为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①构建以综合运输为主体、公路、铁路、港口等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②努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无污染能源,以缓解部分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③加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一系列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和工程。
二是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降低外资进驻成本,将外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产业链进行融合,依托外资企业的资金和技术,采用技术模仿和产品代工的方式,建立一个纵向合作且横向关联的生产网络体系。
三是鼓励和支持区域内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营造一个自由竞争,充满活力的产业群体。
四是因地制宜,建设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工业园区,如原深圳宝安县的蛇口工业园区。
3.2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探寻新的集群发展模式
在现有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通过组织方式创新提高集群的组织化程度,使集群内企业形成约束与激励相容的利益机制,是地区乃至国家集群突破要素禀赋升级瓶颈、构建动态比较优势的现实路径。
首先,在价值链研发环节上,可通过在集群内部引入公共创新机构,由其根据市场需求专门从事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其次,在价值链生产环节上,为降低原材料采购和运输成本,可通过引入专业物流公司在原料产地进行定向联合采购。这种委托代理的采购方式不仅可以降低集群内单个企业的采购成本,而且深化了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
最后,在价值链销售环节上,可通过构建专业化销售市场和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等集群公共交易平台来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实现销售网络的拓展和集群市场容量的扩张。
3.3由传统引资转向以改善集群生态环境引资转变,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模式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经济模式的深刻影响,很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产值的绝对增长,而沿袭数量型、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集群区域内企业废水、废气、废渣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最终致使集群对环境的集中污染超过了集群所在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加入WTO以来,随着外资在各经济领域的广泛介入,以及各区域外资政策的日趋自由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大型企业通过资本跨国转移,将制造基地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但最近几年外资大量涌进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已开始衰减,而由外资企业超规模化生产所导致的集群生态环境恶化却变的越来越严重。在此种情况下,为了更加积极有效的引进外资,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更大的发展,有必要根据国家产业长期发展战略进一步规范和限制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积极引入能够改善集群生态环境的生产企业,比如限制资源消耗型产业的引资、对部分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业企业依法收取适量环保税、而对有助于改善集群生态环境的进驻企业则给予税收减免。
3.4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集群经济效率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国际IT产业巨头的冲击下,国内电子信息企业通过加工贸易、配套组装等方式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中,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垄断地位,这种中心辐射式的产业集群模式在产业发展初期对整个集群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从长远角度看,“单核状”的产业集群模式不利于自由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在集群壮大的后期阶段应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使集群由“单核状”向“多核状”发展,以形成良好的自由竞争局面。
一是在吸引外资方面,在坚持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原则上,除继续加大对美日韩等国家的引资力度外,还需同时拓展来自东南亚和西欧地区的投资,最终形成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
二是大力培育国有以及国有控股的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从长远来看,为防止“产业空洞化”的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与外商合资、为外商独资及控股的企业进行配套,还应当集中优势资金大力培育能够与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相竞争的国有企业,努力构建区域内多核状产业群,通过给跨国企业施加压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更新其技术与产品,使集群内企业通过投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平,最终提升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Markusen,A.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Economic Geography,1996,72(3):293-313.
[2]郭凌.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浅谈.[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2):31-35.
[3]徐颖,张少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J].经济纵横.2004,(08):7-10.
[4]牛旭东.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
[5]张小蒂,张弛.产业集群组织创新与动态比较优势创新.[J].浙江大学学报.2010,(5):126-134.学.2005,(12):127-131.
[6]陈建军.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7.
作者简介:杨强(1987—):男,籍贯湖北宜昌,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