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酸化母乳聚糖对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f3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唾液酸成分,大多数唾液酸是以与人乳低聚糖(HMOs)结合的形式存在.已有报道称唾液酸可以促进婴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但唾液酸的代谢机制和生物功能并不十分清晰.唾液酸作为母乳中的一种有效营养成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唾液酸化的母乳聚糖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群的生长和新陈代谢,益于婴幼儿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唾液酸化的母乳聚糖还具有抗病毒活性,在新生儿肠道的黏膜中具有抑菌作用,能抑制微生物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对细菌、病毒和真菌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此外,唾液酸化的母乳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保护新生儿炎症性疾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唾液酸化母乳聚糖对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及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微生物对唾液酸代谢、唾液酸酶和唾液酸转移酶的作用以及唾液酸的生物合成及其在食品添加剂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80例符合标准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治疗.评估患者疗效,同时评估治疗前、治疗7d及治疗14d时患者腹内压、胃肠功能、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0% vs 80.
目的 对早产儿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并分析肠道菌群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产科分娩的174例早产儿(胎龄≤34周)为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均于纠正胎龄40周时行颅脑MRI和早产儿肠道菌群检测,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脑损伤,分为无脑损伤组(136例)和脑损伤组(38例).分析无脑损伤早产儿和脑损伤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菌群物种丰富度(Chao1指数)及菌群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秩相关性法分析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Chao1指数、Sh
马梨形虫病(EP)是由巴贝斯虫属的驽巴贝斯虫(B.caballi)和泰勒虫属的马泰勒虫(T.equi)感染引起的蜱传马属动物疾病.为建立EP两种病原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T.equi和B.caballi 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过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T.equi和B.caballi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马疱疹病毒Ⅰ型(EHV-1),马疱疹病毒Ⅳ型(EHV-4),马流产沙门氏菌(S.abor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