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材料】
  
  新华社2月1日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
  《意见》共分五部分,约11 000字。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意见》指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指出,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意见》指出,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要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意见》强调,在农业连续增产的高基数上,2009年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要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
  
  【理论思考】
  
  一、经济学角度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2.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3.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一号文件”的出台,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安定有序。
  
  二、哲学角度
  1.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乃至整个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变化发展是客观必然的,需要人们去正视它,把握其变化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
  2.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提前做好准备,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要有与国际金融危机作顽强斗争的精神,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地搞好“三农”工作。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因此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见》是从我国尤其是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际形势的实际出发作出的正确抉择,是科学的意识,必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乃至整个国际形势产生积极的影响。
  5.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三、政治学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2.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体现了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正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3.国家要履行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4.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就是关注民生。
  5.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党和国家成功办好大事、妥善应对难事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创新试题】
  
  1.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新增国债使用向“三农”倾斜。这主要说明()
  A.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B.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C.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D.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2.2009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国家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A.属于社会保障支出 B.属于社会物资储备
  C.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和源泉D.体现着政府的政策和活动方向
  3.2009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扩大国家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猪肉储备;2009年地方粮油储备要按规定规模全部落实到位,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鼓励企业增加商业收储。这体现了()
  A.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D.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4.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建立独立考核机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这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是()
  A.只有加强政治职能,才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C.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D.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德治国
  5.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体现了()
  A.人们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自然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6.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这体现了党的()
  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D.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参考答案:1.B2.D3.C4.B5.D6.A ■
其他文献
第I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A.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B.从自然条件看,大致与水资源分布状况相吻合  C.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重  D.大致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2.
有关“货币战争”的言论并非一夜之间成为热门话题,而是随着国际市场汇率变化渐成气候。2010年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表示,全球经济体间的合作正在减少,他同时警告称目前各国就货币汇率存在的争议可能引发的货币战争存在巨大的风险。10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0年年度会议在华盛顿落下帷幕,一场所谓“货币战争”的硝烟随之而起。在西方媒体聚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铁路为主,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这条新的交通大动脉将成为连接亚欧大陆和东西方的新桥梁。构建这条第三亚欧大陆桥的设想立刻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叙述,正确的是()  
春天到了,百花齐放。五颜六色的花朵吸引了蜜蜂和蝴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你会发现,几乎很难看到黑色的花。这是为什么呢?  大阳光由多种色光组成,其波长不同,所含热能也不同。  不同颜色能吸收不同颜色的光。  黑色能吸收光谱内的所有可见光,不反射任何颜色的光,吸收的热量也最多。  黑色的花吸收热量多,温度高,花的组织容易被高温灼伤,导致花儿无法生长。  这下明白了吧?在长期的生物进化中,黑色的花品
“高考政治试题越来越活”、“高考政治试题越来越难”、“政治考试越来越重能力”、“高考政治和教材联系太少”……高考之后谈起政治试题,同学们经常这样发牢骚。其实,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基础,强调能力”,高考政治试题并不像同学们所说的不可捉摸,很多高考试题考查的都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同学们只要学透课本、夯实基础、灵活运用、拓宽视野,就完全可以充满自信地迎战高考。下面笔者就如何把握和运用
上《北宋的政治》这节比赛课,我力争突出南通市课改的“12字12条”,精心设计学案,并结合平板教学,力图打造历史智慧课堂。回想从初赛到决赛,一路走来,有许多煎熬,也有很多收获。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  改变一 变学案  以前的学案都是满满的题目,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为此,我潜心钻研,学习“12字12条”,就《北宋的政治》一课设计了以下学案。  (一)新知自学·组内交流  1.通过课前预
【热点背景】  2012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刘旺和刘洋等三位航天员送上太空。6月18日14时14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首次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月18日17时06分,航天员景海鹏成功开启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17时07分,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航天员刘旺、刘洋随后进入天宫一号
又是一年桑葚熟,又是一年高考到,几多坎坷,几多彷徨,几分喜悦,几分收获。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2012年高考政治(新课标版)考试大纲与高考复习建议,以飨读者。  一、正确对待考试大纲的相对稳定与细微变化——提高应试能力的前提  总体来说,2012年高考政治学科考试大纲保持稳定,考核目标和要求均未改变,知识考试范围基本稳定,只有一句作了调整,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
新华社北京2017年4月1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一、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  1.外因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
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地理试题总体上延续了前几年的基本风格,试题稳中有“变”,稳中出“新”。题目设计立意深远、思维灵活,注重对基础知识、原理、规律和地理思维过程的考查,紧扣中学地理教材主干知识,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充分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一、试题评价    1.注重考查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内容,如除第1~2题为人文地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