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且高效的不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体外培养方法,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GW5074对imDC体外诱导同种初始性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培养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和imDC,并对mDC和imDC的免疫表型和功能进行鉴定.取新生儿脐静脉血分离初始性CD4+T淋巴细胞.实验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为单纯培养的初始性CD4+T淋巴细胞,不做任何处理;(2)阳性对照组将imDC与初始性CD4+T淋巴细胞以1∶10的细胞比例混合培养;(3)低浓度GW5074组;(4)中浓度GW5074组;(5)高浓度GW5074组.后3组在阳性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入终浓度为8、24和40μmol/L的GW5074.培养5 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初始性CD4+T淋巴细胞转化为Treg细胞的转化率.结果 imDC呈CD1a高表达,CD80和CD83低表达;mDC呈CD1a低表达,CD80和CD83高表达.imDC和mDC的刺激指数分别为1.12±0.03、2.85±0.07.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中及高浓度GW5074组的CD4+CD25+Treg转化率分别为(5.81±1.36)%、(35.73±2.07)%、(22.53±2.11)%、(11.55±1.73)%和(4.97±1.83)%,除空白对照组与高浓度GW5074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联合诱导人外周血PBMC可获得高纯度imDC,ERK1/2信号传导通路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GW5074可抑制初始性CD4+T淋巴细胞向Treg转化。
GW5074对不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初始性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Treg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且高效的不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体外培养方法,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GW5074对imDC体外诱导同种初始性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培养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和imDC,并对mDC和imDC的免疫表型和功能进行鉴定.取新生儿脐静脉血分离初始性CD4+T淋
【机 构】
: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421001,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移植科,421001,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移植科,421001,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移植科
【出 处】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发表日期】
:
2011年32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前,常用的预处理药物有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氟达拉滨(Flu),我们对采用Flu者和ATG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不同预处理对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供者供肾儿童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供者为男性,年龄49岁,属“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分类标准”中的中国三类;受者为男性,14岁,原发病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取供者右侧肾脏作为供肾,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者髂总动脉、静脉行端侧吻合,移植肾输尿管内置带线双J管后与受者膀胱行隧道式包埋手术,将移植肾放置于受者右侧髂窝上方腹膜后腔.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2 min,冷缺血时间为2h.使
目的 探讨肝静脉属支的直径与引流域的相关性及活体肝移植术前评估肝静脉引流域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8例供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利用GE Advantage Windows 4.2工作站和IQQA(R)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对图像进行重建与分析,标记肝静脉各属支,测定静脉直径与相应引流域,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计算左、右半肝的功能肝体积,并依据术中血管重建情况计算有效肝体积及所对应的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人群中较为普遍,而尿毒症患者因长期透析治疗,免疫力低下,有的还需输注血液制品,HBV感染率更高[1].感染HBV也并非肾移植的禁忌证,已有研究指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肾移植受者在无其他危险因素影响下,移植肾1、5、10年存活率仅较HBsAg阴性受者低3%~4%[2],但HBV感染者在肾移植后的治疗上与未感染者比较,有较大差异.本文回顾分析了32例HB
期刊
器官联合移植作为器官移植领域的巅峰,在我国已有多个中心常规开展.近年来,不仅常见的腹部器官联合移植,如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联合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和心肝联合移植也相继开展.我国所开展的器官联合移植几乎囊括了目前国际上能开展的所有器官联合移植项目,同时在数量上也处于世界前列。
期刊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3组:L组大鼠制成IRI模型,于夹闭肾动静脉前5 min及松开动脉夹后30 min,分2次经尾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各500mg/kg;I组大鼠制成IRI模型,仅注射生理盐水;C组仅分离双侧肾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后3、6和24 h处死各组大鼠.处死前经下腔静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
他克莫司(Tac,商品名普乐可复)属于狭窄治疗指数药物(NTI),上期专栏我们曾探讨了狭窄治疗窗的概念,指出NTI药物浓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严重临床后果.本文和大家一起回顾Tac的理想目标浓度谷值,以及解析如何维持其目标浓度谷值以保障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多年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Tac目标浓度谷值维持在5~10 μg/L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的有力保障.2005年的一项大型荟萃分析比较了Tac和环孢素A(
期刊
2012年6月2-4日,第12届美国移植大会(ATC)在美国波士顿召开,作为器官移植界最重要的大会之一,ATC展示了移植领域最前沿的诸多研究进展.现撷取ATC有关肾移植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各位共飨.一、ATG的基础与临床关于抗胸腺免疫球蛋白(ATG)的使用仍是免疫诱导研究中的主力军.有报道指出,在免疫高危患者中,与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单克隆抗体相比,ATG能更好的抑制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
期刊
目的 观察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肾移植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再激活状况,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肾移植前后的临床资料.88例术前肝功能均正常,血清HBsAg阳性,HBV DNA< 106拷贝/L;移植后均采用他克莫司(或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88例中,56例采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