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当中,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总抓手,是一个长久的战略之计,改善农村能源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要“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近几年,北京市按照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途径,从解决农村实际需求出发,在郊区农村实施了“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5项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郊区循环经济发展。
北京市开展新农村建设两年以来,市政府聚集多部门资金10多亿元投入到“三起来”工程中,本着“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农村能源发展方针,以“生态优先、服务郊区、富裕农民”为宗旨,以“改善郊区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保护京郊农业生态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以“自然资源和自有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手段,引进、开发了一大批适合北京农村特点的能源利用技术,并在北京郊区进行广泛推广。
两年来,围绕“亮起来”工程,市政府各个部门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在郊区县共安装了8万多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农村“入夜一抹黑”的情况,让郊区的农村夜晚变得丰富多彩。围绕“暖起来”工程,一方面引入先进、实用的吊炕技术,在农村大规模示范推广,将吊炕技术传授给农民,调动农民积极性,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良性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建筑节能方面,大力推广新型建材和保温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温度,同时还开发了太阳能采暖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玻璃台、挂甲峪、将军关等一批新农村建设明星村庄。围绕“循环起来”工程,各部门大力挖掘生物质能资源潜力,开发各式各样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通过2年多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北京市已经站到了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前列,生物质压缩成型、大型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炉具、大型沼气工程技术等各式各样的生物质利用技术在北京市郊区广泛推广。截至到目前,北京市已经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50多处,生物质集中供气站60多处,推广户用节能炊事炉3.7万多个、采暖炉3000多个,极大地改善了郊区生态环境,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受到郊区农民的热烈欢迎。
目前,北京农村新能源建设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北京市开展新农村建设两年以来,市政府聚集多部门资金10多亿元投入到“三起来”工程中,本着“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农村能源发展方针,以“生态优先、服务郊区、富裕农民”为宗旨,以“改善郊区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保护京郊农业生态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以“自然资源和自有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手段,引进、开发了一大批适合北京农村特点的能源利用技术,并在北京郊区进行广泛推广。
两年来,围绕“亮起来”工程,市政府各个部门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在郊区县共安装了8万多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农村“入夜一抹黑”的情况,让郊区的农村夜晚变得丰富多彩。围绕“暖起来”工程,一方面引入先进、实用的吊炕技术,在农村大规模示范推广,将吊炕技术传授给农民,调动农民积极性,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良性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建筑节能方面,大力推广新型建材和保温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温度,同时还开发了太阳能采暖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玻璃台、挂甲峪、将军关等一批新农村建设明星村庄。围绕“循环起来”工程,各部门大力挖掘生物质能资源潜力,开发各式各样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通过2年多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北京市已经站到了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前列,生物质压缩成型、大型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炉具、大型沼气工程技术等各式各样的生物质利用技术在北京市郊区广泛推广。截至到目前,北京市已经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50多处,生物质集中供气站60多处,推广户用节能炊事炉3.7万多个、采暖炉3000多个,极大地改善了郊区生态环境,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受到郊区农民的热烈欢迎。
目前,北京农村新能源建设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