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104毫微米直到X射线区的起始点(10毫微米左右)这一波长范围称为极紫外波长区,处于这一波长区的光源对于分子光谱学及固态表面研究具有特殊意义。但这种极紫外区产生有其特殊的困难。光束必须在真空中传输,而且在这些波长上不再有任何固体材料适合于作真空窗口,也没有任何波长较长的光源可用谐波产生方法来获得极紫外光。氟化锂晶体是在紫外区保持其透明度的最后一种固体,它在104毫微米处就变得完全不透明。极紫外光束当然可以用同步加速器辐射源来产生,但它们的实用性受到限制:同步加速器射束不提供相干极紫外光。现今它们的光谱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04毫微米直到X射线区的起始点(10毫微米左右)这一波长范围称为极紫外波长区,处于这一波长区的光源对于分子光谱学及固态表面研究具有特殊意义。但这种极紫外区产生有其特殊的困难。光束必须在真空中传输,而且在这些波长上不再有任何固体材料适合于作真空窗口,也没有任何波长较长的光源可用谐波产生方法来获得极紫外光。氟化锂晶体是在紫外区保持其透明度的最后一种固体,它在104毫微米处就变得完全不透明。极紫外光束当然可以用同步加速器辐射源来产生,但它们的实用性受到限制:同步加速器射束不提供相干极紫外光。现今它们的光谱亮度(每单位波长间隔上的功率)处于高分辨率分子光谱学的边缘。此外,同步加速器射束仅在大型存储环装置中才能获得;不能把它带到实验人员的实验室中去。
其他文献
利用动态激光散斑的统计特性,研究了黑白散斑图像的无失真压缩问题,设计了黑白散斑图像无失真编码器。编码器由图像切割、位移估计、预测、上下文形成与熵编码组成,主要特点包括散斑位移估计的快速算法、基于散斑统计特性的优化预测以及自适应算术编码。介绍了编码器的工作过程以及对应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黑白散斑图像无失真编码器的压缩性能取得了较大的提高。
微波消解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相结合,通过对仪器工作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测定蒙药中Zn,Fe,Ca,Mn,K,Mg,Sr和Na等8种元素的微波消解-ICP-AES法。该方法采用一次溶样,多元素同时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2.2%~113.3%范围,RSD值在0.4%~3.2%范围。为验证方法的准确度,用该方法对国家标准物质杨树叶(GBW070602)进行了测试,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说明该方法结果是可靠的。
We show that a metasurface composed of a subwavelength metallic slit array embedded in an asymmetric dielectric environment can exhibit either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EOT) or extraordinary optical diffraction (EOD). The cascaded refractive ind
建立了一个有关敏化荧光的解析模型。用敏化荧光和共振荧光的实验数据,可由该模型定出由于电子与原子碰撞而产生的原子能级间的转移速率。作为例子,用此法具体确定了部分离化的氦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是5×10~(14)cm~(-3),电子温度1.1eV中氦原子的3~3P能级的总去激发速率以及能级3~3D到3~3P的转移速率。
研究了Offner型成像光谱仪消像差结构的参量和性能.用几何法推导出Offner型成像光谱仪的波长使用范围、系统线色散以及光谱分辨率的计算公式;在理想像差条件下,分析了Offner型成像光谱仪光谱分辨率与入射狭缝的宽度、凸面光栅分辨率和探测器像元尺寸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提高光谱分辨率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解决了光谱仪的各个参量和光谱分辨率之间的矛盾.研究表明:当系统像差很小可忽略时,通过减小狭缝宽度,有利于提高光谱分辨率; Offner型成像光谱仪的分辨率由入射狭缝宽度、光栅和CCD像元尺寸三者中分辨本
研究了光纤通信中存在损耗的时候, 光孤子的幅度随传距离ζ的变化关系, 结果得出光孤子的幅度随距离呈指数衰减。
旋光双反射结构能够利用反射镜自身的偏振特性,配合旋光晶体实现光子偏振态的自动补偿,以减小移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反射镜引入的量子误码率。而该结构要求两面反射镜偏振特性完全相同,旋光晶体能够实现90°的完美旋光。从反射镜不匹配和旋光晶体旋转角度不准确两个方面对旋光双反射结构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选择折射率相对大的反射镜,并且保证旋光晶体之间和反射镜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可以保证输出偏振态的稳定。
用变换矩阵理论分析了光频谐振腔的某些特性,指出腔的本征态只有点光束和高斯光束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