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行业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供电设备在其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规的供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运行障碍,这就要求供电设备运行和检修人员对设备的情况进行动态把握,掌握有效的检修和保护措施。本文就对供电设备的检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供电设备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供电设备;检测系统;保护装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都有所增加,而供电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会对我国电力资源的供应质量和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若供电设备出现故障,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会对我国电力供应行业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危害[1]。
1、供电设备的检测
供电设备检测系统是一种以现代诊断技术和现代监测技术为基础的电力系统,也是一种现代化的供电设备检修方式,其主要价值在于,在时间上具有设备检修的可预知性,设备检修目标十分明确,检修内容较为系统全面[2]。供电设备检修系统首先考虑的就是供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从设备具体情况出发,对检修时间和方法进行系统安排,在保证电网和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供电设备和材料的浪费,确保供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于供电设备检修人员来说,应同时具有应对和处理能力以及长远的规划能力,在实际工作之中逐步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供电设备检修系统需要对设备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和监测,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注重统筹兼顾,是供电设备保持最佳的使用状态[3]。
供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是检测系统的最主要作用,包括油色谱分析和红外线测温等,有助于供电设备潜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供电设备检测系统能够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准确、可靠、实时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作为分析设备状态的主要依据[4]。从特定意义上来说,供电设备检测系统的检测信息具有全面性、及时性、恶化准确性的特征,而这一特点也能够决定供电设备检测和维修工作能否成功。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检测系统监测供电设备情况,有助于状态监测点的选择。供电设备自身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且自身体积较重、尺寸较大,其主要工作介质是油,包括油系统、供电设备、机械设备等结构,因而故障的表现形式也较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异常噪音、稳定异常改变和震动等等,供电设备故障的主要影响在于破坏整体稳定性[5]。供电设备监测、维修和运行数据是故障诊断和状态分析的主要依据,所以,供电设备检测人员应从其基本特征出发,对检测方法和监测点进行选择。所以,供电设备检测系统会受到检测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检修成本核算的加强,供电设备检修的安全问题,以及编制的检修计划要适应电力市场变化三种。其所需遵循的原则包括:避免为了达到创一流、达标的目的而进行设备停电检修;若供电设备没有明显的运行障碍,不会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则不能盲目进行停电检修;提高供电设备状态检测速度,加强状态监测[6]。
2、供电设备的保护装置
第一,供电设备的电压保护装置。供电设备的电压保护装置通常与零序过压同时运行,但其通常不会出现跳闸保护现象,而是仅仅发送警告信号。所以,一旦供电设备发送电压过高现象,则整个供电系统都会受到不良影响,若此时发生跳闸,则会产生大面积停电现象。利用电压保护装置,有助于动态监测电压信号,最终达成保证供电设备电压稳定的目标。
第二,供电设备的防短路保护装置。供电设备防短路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在于将电力快速切断,以避免短路诱发的种种故障。在短路保护过程中,应根据保护范围末端最小的短路电流加以检测,为了提高电路系统的安全性,应保证最小电力定值的最小化。在运行供电设备时,系统内会形成强大的电流,而这一电流会直接影响整个短路保护装置的电流判断,进而形成判断失误问题。另一方面,一旦馈电开关发生短路,则母线内电压会急剧降低,受到反馈作用的影响,短路保护装置也会随着母线电压而改变。因此,在短路保护装置安装过程中,需要尽量应用相敏保护装置,从而提高短路保护装置判断的准确性,提高保护设备的敏感程度。
第三,供电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内应用的继电保护装置包括微机电路和集成电路两类,其中,微机式保护装置国内没有制定统一系列标准的保护装置,保护原理基本相同,其基本优势在于与短路器直接连接,并按照供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对高压保护方案进行适当选择,且该计算现阶段基本达成了智能化的运行目标,有助于高压供电设备的更有效和安全的保护。而集成电路式保护装置则包含多个集成电路,并依次为基础对各类小故障进行判断,利用磁保持原件构成保护装置的记忆系统,从而准确记录设备故障发生情况,并通过RC器加以保护,在一些常用的不接地的中性点供电系统中,这一保护装置具有明显的优势,即:操作简便、经济性好等等,但在各类参数的确定以及检测的准确性上,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第四,供电设备的接地保护装置。现阶段我国的供电设备的接地保护装置通常为ZD-4、BLD-3和BLD-2型接地保护装置,各类接地保护装置均在设计时设定了跳闸反应条件,并设置恶劣信号和动作保护措施,一旦高压供电系统发生电力网单相接地问题,则系统能够获得充分的反应时间。同时,地面变电站选择性接地保护装置的安装,有助于实时监控各个线路中的单相接地,发生问题或故障后,会及时发送报警信号,并提示相关检测和维修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另一方面,相比传统的绝缘监控装置,接地保护装置的信号发出速度更快,从信号发出,为检修人员提供警报,到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全面检查,直至故障发生点的确定,其时间间隔都明显短于传统设备,有助于保证停电处理的及时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停电诱发的经济损失。
3、总结
综上所述,供电设备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运行障碍,为了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需要最大限度保证供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避免运行障碍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所以,供电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安装供电设备保护装置,对于出现故障的供电设备,根据其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明明.基于DSP的地铁直流供电系统保护装置的设计研究[J].电子制作,2012,1(1):18-20.
[2]薛士敏,陈超超,金毅等.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19(7):3114-3122.
[3]邸荣光.地铁直流馈线保护方案及保护装置设计[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4):352-355.
[4]韩正清,刘淑萍,魏鑫等.同相供电设备有功功率差动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6):802-804.
[5]韩正清,刘淑萍,魏鑫等.同相供电设备保护方案研究[J].铁道学报,2013,35(2):21-22.
[6]毛安华.煤矿供电设备中的电气保护[J].工程技术,2013,17(1):221-222.
【关键词】供电设备;检测系统;保护装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都有所增加,而供电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会对我国电力资源的供应质量和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若供电设备出现故障,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会对我国电力供应行业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危害[1]。
1、供电设备的检测
供电设备检测系统是一种以现代诊断技术和现代监测技术为基础的电力系统,也是一种现代化的供电设备检修方式,其主要价值在于,在时间上具有设备检修的可预知性,设备检修目标十分明确,检修内容较为系统全面[2]。供电设备检修系统首先考虑的就是供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从设备具体情况出发,对检修时间和方法进行系统安排,在保证电网和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供电设备和材料的浪费,确保供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于供电设备检修人员来说,应同时具有应对和处理能力以及长远的规划能力,在实际工作之中逐步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供电设备检修系统需要对设备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和监测,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注重统筹兼顾,是供电设备保持最佳的使用状态[3]。
供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是检测系统的最主要作用,包括油色谱分析和红外线测温等,有助于供电设备潜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供电设备检测系统能够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准确、可靠、实时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作为分析设备状态的主要依据[4]。从特定意义上来说,供电设备检测系统的检测信息具有全面性、及时性、恶化准确性的特征,而这一特点也能够决定供电设备检测和维修工作能否成功。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检测系统监测供电设备情况,有助于状态监测点的选择。供电设备自身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且自身体积较重、尺寸较大,其主要工作介质是油,包括油系统、供电设备、机械设备等结构,因而故障的表现形式也较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异常噪音、稳定异常改变和震动等等,供电设备故障的主要影响在于破坏整体稳定性[5]。供电设备监测、维修和运行数据是故障诊断和状态分析的主要依据,所以,供电设备检测人员应从其基本特征出发,对检测方法和监测点进行选择。所以,供电设备检测系统会受到检测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检修成本核算的加强,供电设备检修的安全问题,以及编制的检修计划要适应电力市场变化三种。其所需遵循的原则包括:避免为了达到创一流、达标的目的而进行设备停电检修;若供电设备没有明显的运行障碍,不会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则不能盲目进行停电检修;提高供电设备状态检测速度,加强状态监测[6]。
2、供电设备的保护装置
第一,供电设备的电压保护装置。供电设备的电压保护装置通常与零序过压同时运行,但其通常不会出现跳闸保护现象,而是仅仅发送警告信号。所以,一旦供电设备发送电压过高现象,则整个供电系统都会受到不良影响,若此时发生跳闸,则会产生大面积停电现象。利用电压保护装置,有助于动态监测电压信号,最终达成保证供电设备电压稳定的目标。
第二,供电设备的防短路保护装置。供电设备防短路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在于将电力快速切断,以避免短路诱发的种种故障。在短路保护过程中,应根据保护范围末端最小的短路电流加以检测,为了提高电路系统的安全性,应保证最小电力定值的最小化。在运行供电设备时,系统内会形成强大的电流,而这一电流会直接影响整个短路保护装置的电流判断,进而形成判断失误问题。另一方面,一旦馈电开关发生短路,则母线内电压会急剧降低,受到反馈作用的影响,短路保护装置也会随着母线电压而改变。因此,在短路保护装置安装过程中,需要尽量应用相敏保护装置,从而提高短路保护装置判断的准确性,提高保护设备的敏感程度。
第三,供电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内应用的继电保护装置包括微机电路和集成电路两类,其中,微机式保护装置国内没有制定统一系列标准的保护装置,保护原理基本相同,其基本优势在于与短路器直接连接,并按照供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对高压保护方案进行适当选择,且该计算现阶段基本达成了智能化的运行目标,有助于高压供电设备的更有效和安全的保护。而集成电路式保护装置则包含多个集成电路,并依次为基础对各类小故障进行判断,利用磁保持原件构成保护装置的记忆系统,从而准确记录设备故障发生情况,并通过RC器加以保护,在一些常用的不接地的中性点供电系统中,这一保护装置具有明显的优势,即:操作简便、经济性好等等,但在各类参数的确定以及检测的准确性上,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第四,供电设备的接地保护装置。现阶段我国的供电设备的接地保护装置通常为ZD-4、BLD-3和BLD-2型接地保护装置,各类接地保护装置均在设计时设定了跳闸反应条件,并设置恶劣信号和动作保护措施,一旦高压供电系统发生电力网单相接地问题,则系统能够获得充分的反应时间。同时,地面变电站选择性接地保护装置的安装,有助于实时监控各个线路中的单相接地,发生问题或故障后,会及时发送报警信号,并提示相关检测和维修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另一方面,相比传统的绝缘监控装置,接地保护装置的信号发出速度更快,从信号发出,为检修人员提供警报,到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全面检查,直至故障发生点的确定,其时间间隔都明显短于传统设备,有助于保证停电处理的及时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停电诱发的经济损失。
3、总结
综上所述,供电设备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运行障碍,为了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需要最大限度保证供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避免运行障碍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所以,供电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安装供电设备保护装置,对于出现故障的供电设备,根据其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明明.基于DSP的地铁直流供电系统保护装置的设计研究[J].电子制作,2012,1(1):18-20.
[2]薛士敏,陈超超,金毅等.直流配电系统保护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19(7):3114-3122.
[3]邸荣光.地铁直流馈线保护方案及保护装置设计[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4):352-355.
[4]韩正清,刘淑萍,魏鑫等.同相供电设备有功功率差动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6):802-804.
[5]韩正清,刘淑萍,魏鑫等.同相供电设备保护方案研究[J].铁道学报,2013,35(2):21-22.
[6]毛安华.煤矿供电设备中的电气保护[J].工程技术,2013,17(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