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晚年卢卡奇的历史概念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qq11qq11qq11qq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卢卡奇晚年对自己青年时期的许多观点都做了修正。这里仅对其中的历史概念进行一个粗浅的解析。在他看来历史不再仅仅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它还是一个自然范畴的概念。卢卡奇用“劳动”把历史与自然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从而使他的历史概念有了很大地丰富与提高。
  [关键词]卢卡奇;历史;劳动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当青年卢卡奇确立了历史的本体地位时,自然的属性也就被规定了。为了高扬历史的主体性,自然仅仅被当作一种社会范畴来理解,只承认社会中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针对早年的这种错误,卢卡奇在“67序言”中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他说:“我将马克思主义仅仅看作是一种关于社会的理论、社会的哲学,因而忽视或否认它同时也是一种关于自然的理论的倾向。”也正是这种忽视或否认,“资产阶级世界观和社会主义世界观之间真正彻底的区别被模糊了”,“马克思主义特征被消弱,它们真正高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东西被无意识的取消了。”[1]为了真正地回到马克思,消除在黑格尔逻辑框架内来理解马克思的唯心主义本质,晚年的卢卡奇在他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修正了他的自然——历史观,重新规定了历史与自然的关系,并通过“劳动”这一中介将自然和历史有机的统一起来。
  一、重新规定历史与自然的关系
  在对历史概念本身的理解上,卢卡奇的早期和晚年有所不同。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历史仅是一种人类史,而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历史不仅是人类史,也包括自然史。这个观点直接来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仅仅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2]
  在对自然和历史,或自然本体论和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关系问题上,晚年卢卡奇作了重新规定,他把自然本体论确立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前史。从《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书名上看,卢卡奇的目标是要从本体论角度探讨社会存在。可是要探讨社会存在之前,必然要涉及到社会存在之外的其他存在,也就是说要讲清楚社会存在,就必须先规定整体存在及整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这是一个前提性的工作。为此,卢卡奇将整体存在划分为三种:无机存在、有机存在和社会存在。无机存在和有机存在又合称自然存在。它们不是孤立并存的,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存在在自然存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主要是指它们都具有历史性。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作为存在的基本特征——历史性构成了正确理解全部问题的本体论的出发点。”[3]并且,马克思不承认作为本体论原则的历史性在普遍性方面还有什么界限。也就是说,全部存在都应当被理解为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也只有把自然存在也看作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才能理解从自然存在向社会存在的过渡,把社会存在理解为统一的物质运动过程的一个更高级的、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存在以扬弃的形式把自然存在作为基础保存在自身之中,自然存在对于社会存在来说,始终处于本体论上更原始、更基础的地位。但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并不能视为马克思哲学的两个平行的本体,因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或三大存在之间还存在着差异。无机存在缺乏任何意识的最微小的萌芽,而相对与无机存在来说,有机体形成是一个急剧的变化,因为每一种有机体都是由内部力量所推动的复合体,其中,形成与消亡即是它的存在方式的基本规定性。在这里,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只是消极的适应关系。而社会存在显然与此不同,从有机体变为人是一种突变。这种突变的根本标志是,由对外界环境的消极适应转变为积极适应,除了因果性规律发挥作用外,目的性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自然本体论只能作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前史”。
  总之,在卢卡奇看来,虽然就当下而言,研究存在得从社会存在着眼,才能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因为马克思的本体论中心不是去研究自然退缩外世界,而是现存的社会存在的世界,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界也只是在“退缩”,自然并未消失,自然的限制也从来没有消失,他仍然制约着社会存在。这将意味着历史的主体性是有限度的。这也是马克思抛弃一切旧的本体论,建构起实践的历史性生存的同时,仍然坚持自然界永远先在性的深刻意义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卢卡奇倒是真的理解了马克思。另外,我们也看到,卢卡奇在对历史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其立论基础已经不再是黑格尔的绝对主体,不再是早年的唯主体性的历史概念了,而是马克思的一种过程性的历史性原则。三大存在的构想,正是这一原则的发挥。
  二、劳动是社会存在的根基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的历史已经不再是黑格尔式的主体性的历史(人类史)了,而且也包括作为其基础的自然史。历史性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统一的基本原则。这个历史性也不再是来自黑格尔的主、客体同一思想,而是直接来自马克思。但是,这还不足以说明卢卡奇就摆脱了黑格尔化倾向,因为按照黑格尔的解释,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不管是个人意识,还是人类精神,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是辩证发展的过程。从自然哲学到精神哲学,精神哲学中从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到客观精神(人类社会),再到绝对精神(人类精神),都是在辩证法(历史性、过程性)的逻辑中螺旋式发展的。所以想要真正地在现实中而非哲学上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精神,就必须找到从自然存在到社會存在过渡的现实中介,没有它,就谈不上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卢卡奇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67序言”中说:“无可置疑,在这里经济必须是核心……但是,对经济还是做了狭隘的理解,因为它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作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中介的‘劳动’被遗忘了……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重要的现实支柱不见了,从而,这种以最激进的方式推断马克思主义根本革命内涵的尝试失去了真正的经济基础。[4]这样,构成一切存在的本质的历史概念,不仅没能消除其黑格尔化倾向,相反,过渡夸大其功能而走向反面,重新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直观之中。   因此,要想真正地消除历史概念的黑格尔化倾向,卢卡奇认为,必须得在现实中找到自然存在向社会存在转变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劳动是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出发点”,“劳动到处都处于中心范畴,在劳动中所有的其他规定都已经概括地表现出来了。”[5]也“只有劳动才具有一种明显的过渡特征。劳动在本质上是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能够标志出发生在劳动者的人的身上的纯生物性存在到社会性存在的过渡”。[6]关于劳动的概念,卢卡奇的基本依据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说法,“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7]因此我们可以把劳动从社会存在本体的意义上加以考察。
  那么,劳动何以能够承担起本体的重任?卢卡奇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自然”既包括无机界(工具、原料、劳动对象等),也包括有机界。作为人的生存本质(劳动本质)特征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的自然基础没有改变。此其一。其二,卢卡奇更关注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劳动本质时的如下思想:“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己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變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8]卢卡奇认为,马克思的这段话很关键。他反复引证马克思这一论述的用意在于:这段话清楚地指出了人的劳动不仅改变了自然物的形式,而且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单就改变自然物的形式而言,一般的较高级动物也能做到,但是它们不能在自然物上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进一步地说,社会存在区别于无机存在和有机存在的根本标志就在于“目的性设定”。卢卡奇这样说道:“我们所知道的最高级的存在形式即社会存在,只是由于目的论的东西在它内部现实地发挥作用,才能作为独特的存在结构而从它的实存赖以为基础的那种有机生命的存在阶段中形成出来,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存在类型。”[9]这段论述的涵义是说,社会存在的形成过程,它对自己的基础(自然存在)的超越以及获得独立的过程,都是以劳动的目的论设定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社会存在的本质特点。
  但是劳动目的论设定与一般目的论不同。黑格尔是在一般意义上谈论目的性的,按照他的逻辑学方法,主体走出自身而成为自己的对立面,即客体,然后在合题中返回它自身,客体向主观性的这种逐步回复显示出三个阶段——机械性、化学性和目的性。即从纯粹的外在客体堆积,到各客体内在性质的吸收、中和,再到差别中的统一,即普遍,这恰恰是黑格尔的“概念”。这样,由机械性与化学性的统一实现的目的性(概念),只不过承担了自然通向绝对理念的逻辑中介。黑格尔的错误在于,他忽略了机械性和化学性共同作用并不必然产生目的性,尽管机械性与化学性共同作用也常常在目的性设定中出现,但它永远只是因果性的。其实质是,他把自然活动变成了被设定的活动,自然因果性与目的性设定是同一的了,自然因果性也就具有了与目的性设定在本体论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同等地位。卢卡奇认为,与黑格尔不同,“除了劳动(人类实践)之外,马克思否认有任何目的论存在。”[10]这明确指出了仅仅在劳动中才有目的论设定,劳动不是目的论起作用的特殊场合,而是目的论起作用的唯一场合。马克思对目的论的问题作了严格的限定,把它限定在劳动范围内,劳动之外马克思否认有任何目的论的存在。在自然界里,只有因果性,没有目的性;在劳动中,目的性和因果性共同起作用。这样,目的性的设定,就把自然界中原本存在的因果性发动起来,使这种因果性服从目的性设定的要求,从而把因果性变成“被设定的因果性”。结果,目的性作用与因果性作用,在劳动活动的活动范围和具体场合下,就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结构,即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概括地说,在劳动中抽去了目的性设定,劳动就不能成为其劳动;在社会存在中抽去目的性设定的劳动,社会存在的基本事实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卢卡奇所建构的社会存在的本体理论必然要以目的论设定的劳动作为根基的原因。
  三、修正历史概念的成果及不足
  卢卡奇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对于重建和发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确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坚持了马克思本体论的研究和批判方向,用“本体论”来确定社会存在的属性,以此区别对马克思哲学的反映论研究;他坚持了以社会存在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并在与自然存在的关系中把握社会存在的含义,从而突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本性;他延续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建构以劳动为本体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学说,从而充实了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内容。然而,这并不是说卢卡奇的本体论探索就完全离开了黑格尔的存在论基地,回到了马克思。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在于他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历史概念,以及在存在论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和混乱。
  [参考文献]
  [1][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5][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6][9][10][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简介]胡娜(1987—),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态哲学与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进行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为保证路桥工程的稳固性和整体质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是必要环节。在选择加固处理方式时,施工方应中分考虑以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采用操作性强、加固作用显著的方式。在进行软土地基加固时,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路桥的可靠性,确保其拥有高质量的通行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注意节约施工成本,保证资金和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目前我国路桥施工的整体情况来看,软土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随着大量70、80、90后农民工加入到这一群体中,青年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要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2006中国国际画廓博览会于2006年4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97家知名画廊参加了此次博览会。由于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加强了对画廊资质的鉴定,
2013年7月11日下午,((南方文学))。境界杂志研讨会暨媒体推介会在漓江畔的江景楼举行。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桂林电视台、桂林电台、桂林广播电视报、桂林生活网、《潮》周刊
期刊
摘 要:电力企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供应渠道,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运营工作,保证电能输送安全、有效、可靠。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已经在电力企业中有了一定的应用地位,充分弥补了传统装表接电的各种不足,并快速促进电网运行效率与运行模式的提升与改革,实现电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本文针对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进行功能、优势以及常见问题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