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孩子犯错,家长有时会耐不住性子而批评孩子。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连简单的错误也总会一犯再犯,即使吃了“皮肉之苦”依旧还“我行我素”。其实家长们有没想过,这跟你们批评孩子的方式大有关系。
案例一:
小雪的妈妈在单位由于工作粗心受了领导批评,回家后还生着闷气。做晚饭时,小雪趁妈妈不注意,拿了砧板上的菜刀就去切手中的零食袋子。妈妈看到了,满脸怒容大喊:“你在干什么?快把刀放下!”声音几近歇斯底里,吓得小雪赶紧扔掉手中的刀,目瞪口呆地看着妈妈。
分析: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有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尤其是心情不好时,更是容易将怒火发泄到孩子身上。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对孩子发脾气将严重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永久的创伤。
建议:找亲人或朋友倒倒“苦水”,或者打开窗户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以便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用轻缓的语气告诉孩子错在哪里。通常孩子是能理解家长这份苦心的,以后便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案例二:
4岁半的强强非常调皮,经常把家里的东西扔得到处都是。强强爸忍无可忍,逐渐养成了一边骂强强,一边打强强的习惯。每当这时,小强强都忍着泪噘着嘴不吭声。不久,强强爸就接到了幼儿园老师的“投诉”—强强经常对小伙伴们拳打脚踢。
分析:3~8岁是孩子精力十分旺盛的时期,尤其是男孩,对外界什么都感到好奇,都想亲手尝试。其实,孩子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和认识身边的世界。家长动辄拳脚相加,不但不能让孩子“改邪归正”,反而会伤害亲子感情,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变本加厉地一犯再犯;而且这时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对暴力行为的仿效更是轻而易举。
建议:请喜欢动手动脚“教育”孩子的家长,在拳脚加诸孩子前,先深深地吸一口气,认真考虑一下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有多大!
案例三:
小超妈去接小超下课,刚走到校门口,就见小超的同学樱子哭哭啼啼地跑过来说:“阿姨,小超今天偷了我的铅笔,被我发现拿回去后又被他抢走了……”小超妈拉过小超就是一顿恶训:“小小年纪就学会偷东西,长大了那还得了?回去看我不叫你爸爸狠狠揍你一顿……”
分析:孩子“偷东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孩子并没有物权观念,只要自己喜欢,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偷取”。其实,这根本不能算“偷”,只是孩子的无意识行为。
建议:告诉孩子:“这是好朋友非常喜欢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走。如果宝贝很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你是不是会不答应呢?”如果孩子表现出特别喜欢,可酌情考虑买给孩子同样的东西。许多时候,孩子是因为有需要或者非常喜欢,才去“偷”伙伴的东西的。
教育感言:
孩子做错事后,心里也会惴惴不安。此时父母要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清楚他错在哪里,好孩子应该怎么做(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别人把他当作好孩子)。而如果大人发脾气,很可能发展到打骂孩子的境地。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伤害亲子感情。家长教育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方法不恰当,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案例一:
小雪的妈妈在单位由于工作粗心受了领导批评,回家后还生着闷气。做晚饭时,小雪趁妈妈不注意,拿了砧板上的菜刀就去切手中的零食袋子。妈妈看到了,满脸怒容大喊:“你在干什么?快把刀放下!”声音几近歇斯底里,吓得小雪赶紧扔掉手中的刀,目瞪口呆地看着妈妈。
分析: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有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尤其是心情不好时,更是容易将怒火发泄到孩子身上。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对孩子发脾气将严重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永久的创伤。
建议:找亲人或朋友倒倒“苦水”,或者打开窗户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以便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用轻缓的语气告诉孩子错在哪里。通常孩子是能理解家长这份苦心的,以后便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案例二:
4岁半的强强非常调皮,经常把家里的东西扔得到处都是。强强爸忍无可忍,逐渐养成了一边骂强强,一边打强强的习惯。每当这时,小强强都忍着泪噘着嘴不吭声。不久,强强爸就接到了幼儿园老师的“投诉”—强强经常对小伙伴们拳打脚踢。
分析:3~8岁是孩子精力十分旺盛的时期,尤其是男孩,对外界什么都感到好奇,都想亲手尝试。其实,孩子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和认识身边的世界。家长动辄拳脚相加,不但不能让孩子“改邪归正”,反而会伤害亲子感情,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变本加厉地一犯再犯;而且这时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对暴力行为的仿效更是轻而易举。
建议:请喜欢动手动脚“教育”孩子的家长,在拳脚加诸孩子前,先深深地吸一口气,认真考虑一下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有多大!
案例三:
小超妈去接小超下课,刚走到校门口,就见小超的同学樱子哭哭啼啼地跑过来说:“阿姨,小超今天偷了我的铅笔,被我发现拿回去后又被他抢走了……”小超妈拉过小超就是一顿恶训:“小小年纪就学会偷东西,长大了那还得了?回去看我不叫你爸爸狠狠揍你一顿……”
分析:孩子“偷东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孩子并没有物权观念,只要自己喜欢,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偷取”。其实,这根本不能算“偷”,只是孩子的无意识行为。
建议:告诉孩子:“这是好朋友非常喜欢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走。如果宝贝很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你是不是会不答应呢?”如果孩子表现出特别喜欢,可酌情考虑买给孩子同样的东西。许多时候,孩子是因为有需要或者非常喜欢,才去“偷”伙伴的东西的。
教育感言:
孩子做错事后,心里也会惴惴不安。此时父母要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清楚他错在哪里,好孩子应该怎么做(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别人把他当作好孩子)。而如果大人发脾气,很可能发展到打骂孩子的境地。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伤害亲子感情。家长教育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方法不恰当,效果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