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 村子,梁镰芝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p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家梁镰芝自己说,他曾经是个叛徒。他背离了美术学院教育体系所灌输的传统具象的唯美价值,将触角伸向了意象绘画。然而,意象主义美学的某些束缚令他更加向往自由,于是他再次反叛,他走向了抽象绘画的无边疆野。
  而从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的绘画,是一个毫无必然关联的多维体系,梁镰芝之所以背叛了前两者,取决于他创作思维中跳跃的因素,而当这些因素从跳跃状态坠落时,必然落入人的思维空间所感知到的常态化模式,这令肆意想象已成习惯的梁镰芝很不喜欢。
  是人就会有困惑,每一个人都曾有过是死是活不知往哪里去的记忆,而艺术家在其每一个艺术拐点上也都会有过茫然不知所措的尴尬,梁镰芝岂能例外?当他从艺术追求的A点努力跳到B点时,所收获的成就或许曾让他有过短暂的快感,但当他不再满足B点的成就高度,意欲再往新的高度跃跃欲试时,他却像一只起飞后不知在哪里栖息的鸟失去了方向。正在梁镰芝以满脸的茫然面对每一幅昨天还为之欣喜若狂,而一夜之后又为之生厌的作品时,从不信命的梁镰芝平生第一次相信了命运的力量,就在梁镰芝为寻找艺术出口一筹莫展时,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命运让他认识了国际知名抽象派艺术大师郑凯,恰是这次偶遇,改变了梁镰芝很多,从此他成了郑凯的学生,从此他找到了突围的方向。
  郑凯,是全世界有着广泛影响的美籍华人画家,由于很早就移居美国并周游世界,其见识与艺术理念独树一帜魅力深远。更让梁镰芝着迷的是郑凯低调为人、平淡处世的境界。于是梁镰芝在郑凯的艺术传授中如饥似渴如沐春风。如今,梁镰芝从中不仅找到了自己,而且令他坚定的认识到,作品成为别人的影子是多么可耻的事。
  梁镰芝在背离了意象艺术目标后,郑凯的艺术思想最终令梁镰芝由意象艺术的“叛徒”者变成了一名探讨和研究“色彩和空间的气场关系”的“侦探”。为此,梁镰芝找到了让自己灵魂安静下来的理由。从2011年起,他散尽了心中的繁华,从广州城里来到从化钟楼古村,继续着他对学问抽丝剥茧般的细致研究。
  钟楼古村,这是一个以清末民初建筑为特色的古村落,由于村民们大部分已移居新址,年久失修的古村便显得败落而凄凉。然而,村里棋盘式的房屋布局恰巧与梁镰芝关于格子的遐想不谋而合。而古老建筑灰色的格调,恰是梁镰芝在略显悲情的平静中所乐意接受的意境。在静得连耳鸣声都显得很响亮的村子里,梁镰芝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做了很多关于格子的研究,他把“色彩和空间的气场研究”作为他孤獨时期唯一的伴侣,他不停的与气场和空间较量,并在此发现了自己对油画理论的另一种理解。在“色彩和空间的气场关系”研究中,看上去梁镰芝做的很像是孤独成长的孩子自己和自己玩耍的一种游戏,当一叠一叠画满格子并标注了各种颜色和符号的纸摆在面前时,很多人都会茫然,然而,这些茫然的方格对梁镰芝而言,恰是他寻找色彩规律和绘画气场的必然步骤。梁镰芝说,这些格子就像是迷魂阵,如同走在这个古村夜晚暗淡的石板路上一样,踏入它的第一格开始,便意味着挑战性必然在下一步体现。
  梁镰芝研究的这些格子,并非二十世纪初荷兰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藏在格子与线条中对色彩的解构,而是要解决抽象绘画中永远不可回避的色彩和空间所存在的气场关系,也就是说,当人们关注某幅抽象绘画时,必然会产生或美好、或厌恶、或平淡等各种直观感受,而这些感受也许是色彩、也许是空间构图所营造出的视觉效果,在每幅画中似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拨弄着你的情感,左右着你的想象,甚至似乎占有了你的肉体。
  为什么要将梁镰芝比作一名“侦探”而不是别的角色,是因为在他的研究和探索中,他已经自然不自然的将每一步骤和结果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最终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色彩中的每一个形态和结构,都是这个“案情”里所相关联的故事主角,他以蒙太奇的手法,对这些成份统统赋予了必要的结局,或悲或喜,梁镰芝对此已然可以做到了然于胸。
  在探讨梁镰芝的绘画艺术和学术研究时,发现他的一切主张都围绕着“彻底”二字,他的反叛和革命,都建立在彻底的埋葬和毁灭中。当人们还在为梁镰芝的研究方向发出不同声音的时候,他的反叛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每次去关注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已经在艺术上脱胎换骨的梁镰芝,似乎已从一个大男孩成长为了一个敢作敢为的汉子,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敢于面对孤独的人才具备智者和强者气质,而梁镰芝做到了。
  每当入夜,孤静的钟楼古村唯一的光亮,便是从梁镰芝的窗子里散发而出的。就是这一缕的光线,伴随着夜晚的风或雨,摇响了梁镰芝内心的风铃,而这个风铃发出的美妙声音,驱散了内心偶尔出现的恐惧、孤独和阴冷,直至早上起来的屋檐下洒下了一米的阳光。
  在这里,梁镰芝做了许多常人不可能做到的事。他独自画画,独自看书,独自听音乐,独自煮饭,独自吃饭,独自感受着老旧木质楼板发出的怪声,然后他独自思考,独自睡觉,独自在漆黑的夜里等待天亮,一切都是独自的,在所有震撼、哀鸣、颤抖过后他的毛孔打开了,在这个瘦弱男孩身上散发出的却是无畏和悲壮。
  梁镰芝的画室里已经堆积了足够多的画幅,有油画的,有国画的,有水彩的,有其它各种综合材料的,而这些繁多的绘画作品,都无一例外的体现了梁镰芝从叛逆以来所留在物质载体上的痕迹,而这些都是他多年对于探索和研究付出的代价。
  如今,那个从化的孤寂的古村,由于梁镰芝的存在已变得不再那样孤寂,有很多人沿着梁镰芝探索“色彩和空间的气场关系”的那条石板小路,渐渐地接近了这个传说中的主人,梁镰芝平淡、柔弱的外表,在他居住了五年的落寞房屋的衬托下,显出了高大和传奇,梁镰芝的艺术根基在这里被安静、孤独和智慧夯实了,他的未来未必与这个村子有关,但这个村子必然会与他有关。
其他文献
“现在我本人在什么奖项的获得上看得比较淡,因为获得的已经过去了,跟作品的创作一样,总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件作品会做得更好。”在辜柳希自述里最后一段里,他如是说。初见辜柳希大师,他的穿着打扮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是一名木雕大师。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所谓大隐隐于市,用在辜柳希大师身上正是合适。  “辜”字,上古下辛,意为“古人有辛”。就如辜柳希的年少时期,命运曲折,生活环境艰苦。但“宝剑锋从磨砺出,
期刊
一幅K金立体双面垫绣潮绣作品《好运来》金龙鱼,其逼真程度,不管远看还是近看,仿佛这条金光灿灿的金龙鱼正在水中畅游,下一秒将穿破布料而出,向人们游来。何以潮绣作品能作出如此逼真效果,一切有赖于潮绣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繡传承人孙庆先独具创意的发明“金线双面立体垫绣”。  潮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主要支流。图案秀丽、色彩浓烈、造型立体、金碧辉煌,以
期刊
画家圈里,我有一位结交了30多年的朋友。他没办过个展,也没出过集子,更没人写过介绍他的文章。他当过知青,干过工人,恢复高考后考入原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大)油画专业,毕业后又公费选派到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两年油画。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笔耕不辍。别人介绍他的时候会说:“这是油画家易台华。”而我,一直叫他“台哥”。  台哥已经快70岁了。他曾在涟钢宣传部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一生以酒和油画为伴,他喝过的酒
期刊
2005年,辜柳希首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大赛,就斩获了第39届全国“金凤凰”原创旅游品、工艺品设计大奖赛的设计创新奖金奖、技术技艺创新奖银奖、优秀作品奖三项佳绩。这些骄人的成绩对于原来从来没有意识要去参加国家任何展览大赛、只知道勤勤恳恳地经营自己的木雕厂和创作木雕艺术作品的辜柳希来说,荣誉实至名归。之后的八年间,辜柳希可谓潮州木雕的“获奖专业户”,各种奖项接踵而至……辜柳希的木雕艺术也在这一系列密集
期刊
人类爱上了人类  爱的死来活去  但总是得不到  因为从来没有去真心爱过人类的主人  永远不会知道真爱也不会遇到真爱  永远找不到真爱  感受不到天地之间的爱  那不叫爱  爱是伟大的  它的伟大意义就是内心有没有感受到了《它》  世界上你所看的是人造一面  远离了事实  世界的事实是一个密秘  如果人类知道的事实的那一天  人们说  我会接受任何惩罚  不要渴望另一个世界的天堂  珍惜眼前的天堂
期刊
我认识王友智先生是先认识他的书法作品。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位朋友家中我看到了友智先生写的一幅草书。顿时眼前一亮,似見龙蛇飞舞,气贯山河,氤氲着一篇浓郁的诗意情境雨与厚重的文化气息。  我知道,真正的草书是书家性情与性格的直接表达,诗意的纵情呈现,胸中激情的奔涌入形,灵魂中心源的神韵飞扬。正如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  这次,我走近友智的草书作品《离骚》,就犹
期刊
一  王冰的书法我读了多年,面目在不断变化,功力在不断地增强,书外的和书内的蕴藉愈来愈多,人也随着道与艺的双进而变得更加平和。书法除了自身的本体外,有很多赋值的东西,传统从来都是清晰的也是模糊的,书法的传统与人的习惯并行双构,每一个笔端的变化都包含着巨大的人的因素和这个人特殊的书法阶段的状态。  王冰是沿着书法的陡坡攀缘的人,入道愈深,更见风光,更见变化。他如今就工作在书法的圣殿——碑林,眼目所触
期刊
史载,壶早于商代至汉代已在我国流行,古人以壶包容天机与审时度势之哲理。古往今来,壶作为茶文化的载体,并在茶道的渗透中,从容地诠释东方的伦理、美学与生活智慧。  宜兴紫砂壶始于宋,盛于明,繁荣于当代。明代聞龙在《茶笺》中对紫砂壶有:“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描述。紫砂壶承载着历史悠久的儒家与道家文化,除了卓越的使用功能外,其“温文尔雅而不张扬”的品性与内涵,颇吻合国人的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125-01    《语文课程标准》里有这样几句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如何利用小班化教育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那就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在日常
期刊
孙庆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从事潮州刺绣工艺设计30多年。他创立的“立体双面绣”的独特工艺令人拍案叫绝,独树一炽。  潮绣是潮州的主要传统工艺品,自清代以来刺绣艺术在潮州民间十分兴盛。潮绣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实用装饰品上。家家摆绣框,户户有绣娘,在清代,绣房工人大多是广州人和潮州人,潮州绣工技巧高超,远近闻名,特别是很多男子也都精于绣工,这是其他地方所罕见的。孙庆先就是从小受到母亲耳濡目染喜欢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