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尿道拖入术治疗后尿道狭窄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型尿道拖入术对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01年9月至2010年12月入院手术的后尿道狭窄患者129例(均为骨盆骨折所致;狭窄长度1.5~5.3 cm;53例为曾在外院经历过至少1次尿道狭窄手术失败的患者).采用对传统的尿道拖入术(Badenoch 手术)进行二次改良后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第一阶段(2001年9月至2008年1月)改良内容包括:(1)将远端尿道贯穿缝扎于一气囊导尿管上;(2)以导尿管的气囊作牵引,远端尿道被固定于近端尿道内、并且使两断端套叠1.5 cm;(3)于手术3周后开始,试着将导尿管向膀胱方向推移,待尿道残端坏死、脱落、导尿管与尿道分离后,拔除尿管.第二阶段(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改良内容为:在上述基础上,改用带有冲洗功能的导尿管,术后以呋喃西林液冲洗尿道,3次/d.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如患者无自觉排尿困难、最大尿流率(Qmax)> 15 ml/s,则视为治疗成功.记录各种并发症.结果 第一阶段共96例患者(102次)接受该手术,88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2%);8例于拔除导尿管1~13 d后尿道狭窄复发,再次膀胱造瘘3~11个月后再次手术(其中3例是在“第二阶段”内进行手术),均治疗成功.第二阶段共33例患者(36次)接受该手术,1例失败(成功率97%).所有病例实际随访时间为7~93个月(平均37.6个月);手术6个月后Qmax(22±5)ml/s.3年以上的随访率51.1%.无尿失禁、勃起痛、尿道短缩等并发症.结论 与Badenoch手术相比,经过我们二次改良后的新型尿道拖入术治疗后尿道狭窄,具有手术方法更加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该新型尿道拖入术尤其适用于复杂的后尿道狭窄.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单肺机械通气时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泪膜变化.方法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行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133例患者13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伴高血压病的47例47只眼作为A组,无
目的 研究胃转流术(gastric bypass,GBP)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的32例T2DM患者
概述了采用气体检测管测定硫化氢气体含量的分析技术,在试验条件下将一定体积的含有硫化氢的气体试样匀速注入检测管,由检测剂变色长度(由白色变为棕色)直接得出硫化氢气体的
农民素质的提高对于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新农村、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临县农民为个案,试图通过对农民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寻求
目的 探讨朗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患儿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对就诊于北京儿
目的 分析尚未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405例尚未行肾脏替代治疗CKD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资料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特征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6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收集其甲状腺癌结节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颈
目的观察早期微量喂养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HMD新生儿的临床喂养情况,分别统计实行早期微量喂养(早期微量喂养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文献统计,第一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死率达30%[1].其发病急,病情危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