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文献报告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可使急性白血病缓解,小剂量三尖杉酯碱(LD-Harr)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机 构】
: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文献报告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可使急性白血病缓解,小剂量三尖杉酯碱(LD-Harr)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其他文献
患者男,68岁。因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进行性肿大2年,近期加重而于1986年12月13日入院。入院检查:T38℃,P110次,Bp13.3/9.33kPa(100/70mmHg)。颈部双侧、双腋下、双腹股沟,均可触及数个淋巴结,小至米粒,大至伍分硬币,活动尚可。病史:该患者1984年因对肤疾宁药物过敏而出现全身皮肤发红、瘙痒。曾在其他医院治疗,痊愈后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疑为淋巴瘤扩散,取该部淋巴结
体内众多的锌依赖酶决定了锌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观察了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各150例的淋巴细胞和血清锌,并探讨了它们的临床意义。
本文报道41例常年食用温泉高氟(含氟量8~11PPm)水所致地方性氟中毒。口服碳酸钙2400mg/d、氧化镁300mg/d病人3天后粪氟排泄明显增加(P<0.05),一月后血氟下降(P<0.05)。患者肢麻、抽搐,骨痛等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6.9%、100%、95.7%(P<0.005)。以上说明钙镁制剂能阻止肠道对氟的吸收,具有治疗和预防氟中毒的作用。
应用CPBA法测定血25-OH-D3浓度,正常人94例,骨质软化症和佝偻病42例,由维生素D缺乏所致者12例中11例均≤7.0ng/ml,其它三种不同病因造成者均值皆正常。小肠吸收不良18例中15例,慢性肝病24例中16例,服抗癫痫药10例中6例其血25-OH-D3值≤7.0ng/ml,都明显低于正常值(P<0.001)。维生素D过量4例,25-OH-D3值较正常明显增高。此测定为观察机体维生素D
我们观察了1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12名正常人的夜间胃酸分泌,发现前者的分泌量比后者明显增多。当晚间一次口服甲氰咪胍0.8g后,两组受试验者的夜间胃酸分泌量受到显著的抑制,胃酸抑制与血清甲氰咪胍水平相互平行。又将7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甲氰咪胍晚间口服0.8g或一天口服4次,总量1g进行治疗,两组6周疗程的溃疡愈合率依次分别为83.8%和80.6%。结果表明,控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测定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替代治疗后甲减和正常人各10例淋巴细胞核T3受体。甲减未治组核T3受体最大结合容量增高达8.06±0.80fmol/μgDNA,为正常组的2.1倍;替代治疗后最大结合容量降低到正常水平;核T3受体最大结合容量与血清T3、T4、FT3、FT4、rT3浓度呈负相关,与TSH浓度正相关。各组核T3受体Kd值差异无显著性。甲亢组核T3受体变化不明
Kveim试验是用活动性结节病病人的淋巴结、脾脏等病变组织制成的1∶10生理盐水混悬液,以0.1~0.2ml注入拟诊结节病病人皮内。注射局部出现皮疹、红色硬结,于第4~6周该处皮肤活检见上皮样细胞增生并形成结节,为Kveim试验阳性。虽经国际肉芽肿病会议讨论,对Kveim抗原的制作有统一标准,但各家报告阳性率不同,James和Thomson报告为75%。一般39岁以下,Ⅰ期胸内结节病同时侵犯眼或有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M)系遗传性NADH-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NADH-MHb-red)缺陷所致。本文一家族2例HM患者,笔者从1975年一直追踪观察至今,对其家族作了家系调查,并做了红细胞内NADH-MHb-red活力测定。治疗观察10余年,口服维生素B2、C联合治疗获得成功。
心房钠尿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是心脏分泌的一种循环激素,具有利尿和钠尿、舒血管及降低血压等多种生理作用。近两年来,有关ANF降压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ANF特异性放射免疫法已用于测定正常人和某些患者的血浆ANF浓度;ANF也已试用于治疗疾病,取得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