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全面的发展。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活动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实现教学有效性,具体来讲,也就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路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提倡能力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将重点放在了挖掘学生潜能方面,可以体现出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育当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并不好,很难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即便某些老师精心设计了很多环节,但也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这会影响到教学计划的进度,也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所以就目前来说,我们应当进一步改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其有效性。
一、教学理念的有效性
按照惯例,高中数学教学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没有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现应用能力,这会给他们带来畏难的情绪,并且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他们通常都不能独立的解决问题,很多学生虽然数学成绩很高,但是能力却不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明确了全局性的教学目标,提倡教育全面发展[1]。第一,重新定位数学,认识到数学的实践价值,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连接起来,进一步把握数学特征,挖掘数学文化价值,这也是高中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第二,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正确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反思以及完善,具备了这种能力,不但可以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还能实现个人的全方位发展;第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侧重于思维的锻炼,采取论证以及推理的方式进行求证,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第四,新课改背景之下的教学理念,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重点放在了培养信心以及发现动机等方面,这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从提升能力到培养数学精神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2]。
二、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应用情境模式,可以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更好的连接起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使抽象知识更加的具体,方便学生理解掌握,通过这种关联性,客观的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学生通过体验活动,可以更快的了解知识点,从而提升自身的技能,这体现出数学这门学科的优势所在,不可否认的是,不是全部的知识点都和生活相关,也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设置情境,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引入情境模式,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强调生活的关联性是为了培养数学实践能力,但这都不是硬性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正确的理解新课改精神,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这个环节蕴含了一定的教学技巧,合理的设计问题,有利于体现出教学重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能力,积极的寻找解决途径,并且找到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会自然而然的形成学习数学的信心。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互动以及讨论的方式,推动学生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师以及学生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具体到提问环节,也就是可以平等的融洽的相互讨论,教师主要发挥启发作用。针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可以实现深度的挖掘,有利于拓展基础知识的内涵,而且通过谈论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彰显自己的个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3- 4]。
四、課堂练习的有效性
在设计高中数学作业时,不能简单的适用大量的题海战术,设计练习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尺度,不能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身心压力,否则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厌倦学习,对学习产生敷衍的情绪。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实际上是重复性的劳动,这会让学生感觉厌倦,降低作业反馈效果。从课堂练习设计的角度来讲,为了实现合理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题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必须保证在高中生的承受范围之内;第二,在设计习题时,要重视难易相结合,由浅入深,设计题目时,应当侧重于知识点和生活常识的关联性,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在学习的同时,体会到一种乐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设计习题必须紧紧围绕教学任务,随堂作业应当在课堂上完成,不能出现拖拉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5]。
五、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课程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程度以及范畴。为了实现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设置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认真设计课堂练习,把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所有环节都联系起来,实现整体优化,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亮群.试论高中数学的课堂有效教学[J].读与写(下旬),2012,09(4):122-123.
[2] 李彦博,孙丽娜.通向有效教学的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9(04):127-128.
[3] 吉世龙.试论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16).
[4] 刘惠玲.试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J].考试周刊,2013(14):66.
[5] 毛兴权.试论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路径”[J].科学咨询,2010(12):52-53.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路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提倡能力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将重点放在了挖掘学生潜能方面,可以体现出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育当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并不好,很难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即便某些老师精心设计了很多环节,但也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这会影响到教学计划的进度,也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所以就目前来说,我们应当进一步改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其有效性。
一、教学理念的有效性
按照惯例,高中数学教学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没有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现应用能力,这会给他们带来畏难的情绪,并且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他们通常都不能独立的解决问题,很多学生虽然数学成绩很高,但是能力却不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明确了全局性的教学目标,提倡教育全面发展[1]。第一,重新定位数学,认识到数学的实践价值,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连接起来,进一步把握数学特征,挖掘数学文化价值,这也是高中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第二,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正确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反思以及完善,具备了这种能力,不但可以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还能实现个人的全方位发展;第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侧重于思维的锻炼,采取论证以及推理的方式进行求证,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第四,新课改背景之下的教学理念,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重点放在了培养信心以及发现动机等方面,这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从提升能力到培养数学精神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2]。
二、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应用情境模式,可以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更好的连接起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使抽象知识更加的具体,方便学生理解掌握,通过这种关联性,客观的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学生通过体验活动,可以更快的了解知识点,从而提升自身的技能,这体现出数学这门学科的优势所在,不可否认的是,不是全部的知识点都和生活相关,也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设置情境,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引入情境模式,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强调生活的关联性是为了培养数学实践能力,但这都不是硬性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正确的理解新课改精神,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这个环节蕴含了一定的教学技巧,合理的设计问题,有利于体现出教学重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能力,积极的寻找解决途径,并且找到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会自然而然的形成学习数学的信心。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互动以及讨论的方式,推动学生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师以及学生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具体到提问环节,也就是可以平等的融洽的相互讨论,教师主要发挥启发作用。针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可以实现深度的挖掘,有利于拓展基础知识的内涵,而且通过谈论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彰显自己的个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3- 4]。
四、課堂练习的有效性
在设计高中数学作业时,不能简单的适用大量的题海战术,设计练习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尺度,不能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身心压力,否则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厌倦学习,对学习产生敷衍的情绪。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实际上是重复性的劳动,这会让学生感觉厌倦,降低作业反馈效果。从课堂练习设计的角度来讲,为了实现合理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题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必须保证在高中生的承受范围之内;第二,在设计习题时,要重视难易相结合,由浅入深,设计题目时,应当侧重于知识点和生活常识的关联性,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在学习的同时,体会到一种乐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设计习题必须紧紧围绕教学任务,随堂作业应当在课堂上完成,不能出现拖拉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5]。
五、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课程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程度以及范畴。为了实现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设置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认真设计课堂练习,把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所有环节都联系起来,实现整体优化,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亮群.试论高中数学的课堂有效教学[J].读与写(下旬),2012,09(4):122-123.
[2] 李彦博,孙丽娜.通向有效教学的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9(04):127-128.
[3] 吉世龙.试论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16).
[4] 刘惠玲.试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J].考试周刊,2013(14):66.
[5] 毛兴权.试论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路径”[J].科学咨询,2010(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