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种子雨老化将影响种子的萌发,从而影响植被天然更新及恢复.采用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木麻黄种子老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木麻黄种子置于海口木麻黄海防林不同微生境中进行自然老化,共设置12个处理;人工老化在实验室进行,共设置6个处理.结果表明,1)实验室自然存放条件下,木麻黄种子在27周内无老化迹象,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范围为42.0%~72.0%;2)悬挂在树干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实验室对照组发芽率(p凋落物中>腐殖质中;3)水分反复胁迫显著加速了种子老化(p<0.05).综上所述,木麻黄原生境高
【机 构】
:
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动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口 57115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雨老化将影响种子的萌发,从而影响植被天然更新及恢复.采用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木麻黄种子老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木麻黄种子置于海口木麻黄海防林不同微生境中进行自然老化,共设置12个处理;人工老化在实验室进行,共设置6个处理.结果表明,1)实验室自然存放条件下,木麻黄种子在27周内无老化迹象,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范围为42.0%~72.0%;2)悬挂在树干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实验室对照组发芽率(p凋落物中>腐殖质中;3)水分反复胁迫显著加速了种子老化(p<0.05).综上所述,木麻黄原生境高温,晴天-雨天交替变化导致水分生态因子的震荡波动是加速木麻黄种子老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以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W 3,抗冻、具冷驯化能力)和S.cardiophyllum(Cph 12,霜冻敏感、不具冷驯化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五种光合相关蛋白基因在冷驯化期间的转录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冷驯化期间,两种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均呈先降后增趋势;W 3植株叶绿素呈先增后降趋势,Cph 12植株叶片叶绿素变化不明显;叶绿体放氧增强蛋白1、叶绿体锰稳定蛋白-Ⅱ与叶绿体细胞色素f在转录水平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叶绿体光系统Ⅱ修复蛋白PSB 27-H 1在转录水平先升高,后降低
为构建玉米杂交种北青340及其亲本的指纹图谱,以40对玉米核心引物,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北青340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7对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umc 1147 y 4、bnlg 1671 y 17、umc 1999 y 3、phi 299852 y 2、umc 1936 k 4、umc 2163 w 3、bnlg 2291 k 4).并将该指纹图谱用“0”和“1”构建成数字化指纹,同时,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出与其有相同指纹的概率极低,为2.98×10-8.研究表明,这7对引物可用来鉴定北青340及其
选用36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对7个植株性状进行变异程度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选取10个自交系分别与郑58和昌7-2进行杂交组配,评价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自交系各性状之间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可将自交系划分为不同类群,类群间距离越大,性状差异越大,但部分杂交种双亲被划分在同一类群.杂交种分析表明,部分性状杂种优势明显,且与母本显著相关.
为探索大豆耐旱性生理机制,筛选适宜科尔沁沙地种植的抗旱型大豆品种,采用称重法人工控水、旱棚盆栽方式,结合抗旱变化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综合抗旱性分析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7份大豆开花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各品种单株粒重、单株荚皮重和根瘤数显著降低,而叶片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显著增加,其中,黑农44和四粒黄丙二醛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变化率分别为1.12和1.00,吉育86变化率最低,仅为0.07;相对电导率值以黑农44最高,四粒
以分布在新疆北疆境内的大叶补血草为材料,通过模拟野外3种不同胁迫环境(即0~300 mmol/L NaCl溶液、0~150 mmol/L Na2 CO3溶液、0~595 mmol/L甘露醇溶液)对种子萌发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种子萌发时间推迟,发芽指数先增加后减少,在50 mmol/L NaCl时最大;随NaCl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势升高,萌发率曲线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且在300 mmol/L NaCl处理时,种子萌发率最低;随Na2 CO3浓度增加,发芽指数先增加后减少,50
为了研究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中国北方常见水土保持树种紫穗槐为研究对象,设置6组不同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分别为0、50、100、150、200、250 mg/L)浸泡紫穗槐种子,测定紫穗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相关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氧化石墨烯对紫穗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经过浓度为50、100、150 mg/L氧化石墨烯溶液处理的紫穗槐种子萌发率分别提高了14%、22%、23.33%,株高提高了1.05 cm、2.09 cm、1.
以145份贵州地方番茄资源为材料,测定其平均单株产量、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等10个性状,采用统计分析法结合DTOPSIS法对各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分别分布在303.71~7247.90 g、2.51~59.90 g、0.48~1.71、1.33%~6.97%、9.78~50.76 mg·(100 g)-1、0.31%~4.47%、1.05%~8.97%、0.05~2.25、0.86~8.91 mg·g-1和0.13~2
本研究选取10个黍子品种的7个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进行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10个黍子品种聚为3类,第一类包括晋黍8号、晋黍9号、晋黍5号、晋黍7号、雁黍7号、晋黍6号和晋黍3号共7份材料,其生物产量、株高、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均较低;第二类仅有齐黍1号,其籽粒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第三类包括榆黍1号和晋黍1号,表现为籽粒产量、生物产量较高、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较高等特点.10个黍子品种生长特性、籽粒品质、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存在明显差异,榆黍1号和晋黍1号品种表现优于其他品种,株高分
为了明确紫苏籽粒表型性状与其分类、品质产量间的相关性,为紫苏资源开发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对431份中国紫苏的籽粒形态特征(大小、千粒重、颜色、脊纹、硬度),品质(含油量及亚麻酸)及产量进行考察及分析.结果表明,供试6个指标变异系数从大到小分别为单株产量、千粒重、硬度、含油量、籽粒大小、α-亚麻酸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千粒重、大小、硬度与籽粒含油量品质相关性较高.产量与品质性状也表现为显著正相关.通过籽粒特征进行的聚类分析可以有效的对材料进行分类利用.籽粒特征聚类与种质分类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种质来源地点与
为探讨不同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种子的耐贮藏性,筛选出优异藜麦种质,本试验以4份藜麦为材料,采用45℃、75%RH老化法模拟种子贮藏,研究老化处理对藜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老化指数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4份藜麦种子活力水平和耐贮藏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老化处理后4份藜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呈降低趋势,而平均发芽时间和老化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对老化响应存在一定差异.老化3d处理能够将4份藜麦种子区分开,可较好地评价藜麦种子活力水平和耐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