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所谓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是指由师范院校的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及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特质共同体。本文重点就普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进行剖析,同时就如何建设好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做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
在当今多元化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作为社会文化中最高层次亚文化的校园文化,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普通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新世纪各类合格教育师资的重任,其教育质量如何,不仅决定着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而且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未来。因此,加强普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一、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活动当中、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是指由师范院校的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及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特质共同体。同时,师范院校具有传道授业、传承文明、引领教育发展、树立教育规范等突出个性功能;具有崇教厚德、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师范文化传统。
二、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师范院校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教育,承担着区别于一般类型学校的特殊职能,这就决定了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师范性、开放性、导向性。
1.师范性
师范性作为教师教育的最根本的性质,是由教师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任务决定的。所以师范院校必须对他们进行当教师的职前培训,为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五练一熟”活动,即练普通话演讲、练三笔字、练识谱唱歌、练制作教具、练组织管理能力和熟悉中学教材;在学生中举办中小学课件制作大赛、网页设计大赛、flash制作大赛以及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师范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使各个专业师范特征更加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师范院校的师范性。
2.开放性
处于开放社会中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开放性不断增强。由于师范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并带有职业教育的性质。因此,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还应当向其未来的职业开放,向广大中小学开放。师范院校既可以“送教”到一线,还可以为一线的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回归教育、继续教育,甚至引入基础教育的优秀师资参与师范院校的课程文化的传授、创建。
3.导向性
师范院校应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发展相应的智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从而为地方基础教育更好的服务。
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把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作为指导思想。如在师范类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孕育一种艰苦建学、勤俭育人的氛围,使校园内充溢高尚的文化学术气氛。我们的学生,尽管智力爱好性格情趣有异,但共同的文化活动,往往能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使校园内生活得更为和谐轻松,更为活跃高雅。
2.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师范教育作为专门培养师资的行业教育,它所培养的师范学生将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与其他性质高校相比,师范教育理应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应注重表述规范、板书规整、条理清晰,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示范引导作用,从侧面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师范功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从而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发展学生的智力,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蕴藏着潜移默化的重要的育人功能,是促进师范院校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校园中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例如,各种文学作品展、征文大赛、辩论赛、演讲赛、话剧表演、计算机技能大赛、绘画、书法、雕刻、歌曲、舞蹈等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动,不仅能补充课堂教学的单调,提高学生的创新力,还能造就高雅的校园文化文化氛围。
四、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理念创新
普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为当地基础教育服务的原则,着眼于教育发展的实际,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结合的思想,相鼓励毕业生“热爱家乡,献身农村基础教育”的理念,培养思想作风樸实,专业基础厚实,实践能力扎实,适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因此,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归结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简单开设几门艺术课,组织几场学术讲座,简单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活动,而是要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氛围中去思考、感悟、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2.机制创新
在新的形势下,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应当在机制上下功夫,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师范院校的制度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机地衔接起来。在认真研究创新现代师范院校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比较系统完善的决策、管理、议事、协调、指导、考核制度,对学生课堂、各种讲座、论坛、学生社团、网络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师范院校内部结构主要由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部分组成。管理者群体在提升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层次、构建优秀校园文化上发挥导向性职责;学生群体是学校的主体和工作对象,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充分发动、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他们素质的目的。
3.内容创新
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他们在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不但要掌握所教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知识,使自己具有较高的相应文化水平和较宽的文化知识背景,还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有效地传授知识的能力和育人的能力和艺术。因此,普通师范院应将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多与基层教学单位合作,建立严格的教育实习监控制度,形成“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教育实习管理体制。通过参与基层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经验,使实践教学体系也得到不断完善。
建设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自发形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这既需要历史的积淀、继承,更需要现实的再造与创新。只有在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培育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才能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许磊.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J].宿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2):67.
[2]杨伊生,张瑞芳.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1):35.
[3]郑秋文.论师范学校校园文化及育人功能.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
在当今多元化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作为社会文化中最高层次亚文化的校园文化,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普通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新世纪各类合格教育师资的重任,其教育质量如何,不仅决定着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而且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未来。因此,加强普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一、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活动当中、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是指由师范院校的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及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特质共同体。同时,师范院校具有传道授业、传承文明、引领教育发展、树立教育规范等突出个性功能;具有崇教厚德、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师范文化传统。
二、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师范院校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教育,承担着区别于一般类型学校的特殊职能,这就决定了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师范性、开放性、导向性。
1.师范性
师范性作为教师教育的最根本的性质,是由教师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任务决定的。所以师范院校必须对他们进行当教师的职前培训,为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五练一熟”活动,即练普通话演讲、练三笔字、练识谱唱歌、练制作教具、练组织管理能力和熟悉中学教材;在学生中举办中小学课件制作大赛、网页设计大赛、flash制作大赛以及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师范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使各个专业师范特征更加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师范院校的师范性。
2.开放性
处于开放社会中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开放性不断增强。由于师范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并带有职业教育的性质。因此,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还应当向其未来的职业开放,向广大中小学开放。师范院校既可以“送教”到一线,还可以为一线的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回归教育、继续教育,甚至引入基础教育的优秀师资参与师范院校的课程文化的传授、创建。
3.导向性
师范院校应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发展相应的智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从而为地方基础教育更好的服务。
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把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作为指导思想。如在师范类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孕育一种艰苦建学、勤俭育人的氛围,使校园内充溢高尚的文化学术气氛。我们的学生,尽管智力爱好性格情趣有异,但共同的文化活动,往往能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使校园内生活得更为和谐轻松,更为活跃高雅。
2.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师范教育作为专门培养师资的行业教育,它所培养的师范学生将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与其他性质高校相比,师范教育理应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应注重表述规范、板书规整、条理清晰,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示范引导作用,从侧面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师范功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从而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发展学生的智力,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蕴藏着潜移默化的重要的育人功能,是促进师范院校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校园中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例如,各种文学作品展、征文大赛、辩论赛、演讲赛、话剧表演、计算机技能大赛、绘画、书法、雕刻、歌曲、舞蹈等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动,不仅能补充课堂教学的单调,提高学生的创新力,还能造就高雅的校园文化文化氛围。
四、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理念创新
普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为当地基础教育服务的原则,着眼于教育发展的实际,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结合的思想,相鼓励毕业生“热爱家乡,献身农村基础教育”的理念,培养思想作风樸实,专业基础厚实,实践能力扎实,适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因此,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归结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简单开设几门艺术课,组织几场学术讲座,简单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活动,而是要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氛围中去思考、感悟、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2.机制创新
在新的形势下,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应当在机制上下功夫,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师范院校的制度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机地衔接起来。在认真研究创新现代师范院校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比较系统完善的决策、管理、议事、协调、指导、考核制度,对学生课堂、各种讲座、论坛、学生社团、网络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师范院校内部结构主要由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部分组成。管理者群体在提升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层次、构建优秀校园文化上发挥导向性职责;学生群体是学校的主体和工作对象,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充分发动、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他们素质的目的。
3.内容创新
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他们在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不但要掌握所教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知识,使自己具有较高的相应文化水平和较宽的文化知识背景,还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有效地传授知识的能力和育人的能力和艺术。因此,普通师范院应将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多与基层教学单位合作,建立严格的教育实习监控制度,形成“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教育实习管理体制。通过参与基层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经验,使实践教学体系也得到不断完善。
建设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自发形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这既需要历史的积淀、继承,更需要现实的再造与创新。只有在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培育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才能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许磊.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J].宿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2):67.
[2]杨伊生,张瑞芳.论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1):35.
[3]郑秋文.论师范学校校园文化及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