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为一极少见之病症。其临床特征为全身或局部经受寒冷后可发生急性溶血及血红蛋白尿,伴有全身不适、头痛及背部、小腿或腹部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畏寒、发抖、发热、发绀等现象,发作时肝、脾常见肿大,本病与梅毒之感染似有密切之关系,因其常与先天或后天梅毒同时存在。
【机 构】
:
安徽合肥省立医院内科,安徽合肥省立医院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为一极少见之病症。其临床特征为全身或局部经受寒冷后可发生急性溶血及血红蛋白尿,伴有全身不适、头痛及背部、小腿或腹部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畏寒、发抖、发热、发绀等现象,发作时肝、脾常见肿大,本病与梅毒之感染似有密切之关系,因其常与先天或后天梅毒同时存在。
其他文献
九江位于扬子江中游,在鄱阳湖与隔江安徽太湖相对之间,为血吸虫病之严重感染区,因之,早期血吸虫病过去有“扬子热”及“九江热”等名称。血吸虫病本为地方性职业性疾病,患者以农民、渔夫为多,但本文报告之81例则大多不属上述职业者。如在1953年11月份收容之8例里有6例为军人,2例为职工,均偶因在疫区捕鱼而受感染。1954年7-11月间收容之73例,除5例为农民外,其余患者以机关干部为最多,工人、市民等次
布氏杆菌病近来国内各地报告渐多,其散在发生地区几遍及全国各地。本病于东北地区,早年即有流行。东北解放后,据文献记载;有赵氏于哈尔滨报告一例,温氏于1954年在吉林报告13例,单氏1955年于哈尔滨报告17例,郭氏于黑龙江省报告105例。因此本病之流行在东北有日渐增多之趋势。著者等于1954年冬,曾在东北某地专设布氏杆菌病医院诊察数十例,另于本院亦收容一部分病人,总计90例,兹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肝性昏迷是肝脏疾病的一种末期表现。作者最近有机会使用麦氨酸钠治疗肝性昏迷三例。
患者男性,54岁,泰州人,炊事员,已婚,于1954年4月14日下午五时许入院。自诉两脚发麻三日,左侧较重。三日前,由于(一)工作过度劳累,(二)隔夜遗精,污及衣裤,次日洗澡时又受寒冷,旋即感觉自阴囊部起,延至股部、小腿及足部出现阵发性之麻木及尿道中流出白色的液体。发病前二日,尚能勉强工作,后因麻木加重,尤以左脚的阵发性麻木转剧而休息。这时全身大量出汗,二下肢尤多,同时又有阵发性强直出出,夜间因这种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为病毒脑膜炎之一种,此病在我国仅有张氏等(1)于1954年报告慢性患者一例。自1955年1-4月间,中央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先后共发现七例,其诊断悉经血清或脑脊液之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补体结合试验证实。由此次在短期内发现七例来看,本病在国内并非一罕见之疾患,因本病症状轻微,病程一般较短,若不提高警惕,施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及免疫学检查,则本病之诊断往往易被忽略。故特将此七例之
实用医学中广泛地采用催眠药物。近年来这类化合物由于用之于睡眠疗法所以就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用药物在大脑皮层上建立医疗保护性抑制在很多疾病时是有效的措施。临床上,对催眠药的评价通常是这样一些因素:如发挥作用的速度。作用的持久性、药物的毒性和用法的简繁。但是,催眠药的特征还不谨限于以上列举的性质,这些化合物除了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还能改变在末梢神经装置中特别是在植物神经节中兴奋的传导。本文探讨某些
不久以前我们曾报告了用肝脏虫卵干粉抗原来做血吸虫病皮内试验获得相当满意的结果(1)。那时我们只在较少数的病例进行了观察,所以不能完全定论。以后我们在北京搜集了较多的血吸虫病病例,并将我们制备出的肝脏虫卵干粉抗原寄到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杭州第一医院及粤中人民医院,在较多数的病例进行了用肝脏虫卵干粉冷浸抗原液做皮内试验。前二个医院肝脏虫卵干粉冷浸抗原液的制备方法,所用的稀释度、对照液及判定结果的标准都是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所发生之电解质紊乱”一文的几点意见
布氏杆菌病在我国并非罕见疾病,综合国内文献报告之病例,初步统计已达289例。其散在地区几乎遍及全国(重庆、长沙、福建、上海、北京、内蒙古、天津、兰州、吉林、哈尔滨、黑龙江、湖南、新疆等地)。其中就较多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者,为数不多。于1955年作者报告之105例,从流行病学方面进行了分析。继前文之后,又把1954年冬及1955年冬在肇东县地区,对另外165例本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