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16岁的年龄,与她已经取得的成就和荣誉相比,都太不相称了。
几年以前,她还只是巴基斯坦西北部斯瓦特河谷小镇的一名普通学生,几年之后,她的形象已经荣登《时代》封面,还曾是媒体预测的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最热门人选。奥巴马一家人和她在白宫椭圆会议室促膝长谈,小小年纪的她,已经获得258个大小奖项,其中包括欧盟颁发的“萨哈罗夫人权奖”。
马拉拉的身上,为何星光闪耀?
子弹穿过她的头部
在媒体上,马拉拉的名字是与一场不幸联系在一起的。
2012年10月9日,斯瓦特河谷地区已经天气转凉,刚做完考试测验的马拉拉乘巴士返回家中。河谷的道路并不好走,巴士愈行愈慢。一名蒙面的持枪男子突然跳上车厢,大声嚷道:“你们中谁是马拉拉,快说,不然我杀了你们所有人。”很快,马拉拉被认出,持枪者对着她的脸颊扣动扳机后,迅速逃走了。
子弹从马拉拉的头部穿过,最终钉入了她的肩膀。伤势严重的马拉拉被送往省会白沙瓦抢救,终于逃过一劫。后来,她被送至英国伯明翰继续治疗,经过今年2月份的手术,她的颅骨和听力也被修复了。
在马拉拉遭枪击后,巴基斯坦塔利班新闻发言人立刻宣称该组织对这次袭击事件负责。
塔利班组织对马拉拉恨之入骨,声明之后还不忘大肆渲染,马拉拉是异教徒和淫秽的象征:“如果马拉拉在这次袭击后活了下来,塔利班一定会再次发动袭击。”
塔利班痛恨马拉拉的原因是她对塔利班统治暴行的揭露。
早在2009年,一份《来自塔利班控制区的日记》在网上流传。当时正是斯瓦特河谷第一次战争期间,马拉拉所生活的地区正经历着政府军和塔利班武装的轮流控制。
在日记中,马拉拉用化名从一个当地人的视角,第一次向世人揭示了,家乡人民特别是女孩们的自由是如何一点一点被塔利班的暴戾统治所剥夺的。当时,法兹鲁拉领导的塔利班游击队接手了该地区,不但禁止电视、网络、音乐,还剥夺了女性儿童的受教育权。
马拉拉写道:“我想讲我的故事,可这也是6100万失学儿童的故事。我想让它成为这场运动的一部分,让所有的男孩子、女孩子都能得到上学的权利。这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日记仅仅持续了三个多月,却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她的名字随即与各个政治精英人物联系在一起。2011年10月,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图图先生为她颁发国际儿童和平奖,随后,巴基斯坦又将首届国家青年奖授予她。
马拉拉的遭遇间接推动了西方世界对暴行的干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2012年11月宣布,每年的7月12日是马拉拉日,用来纪念马拉拉不畏塔利班恐怖分子威胁,积极为巴基斯坦女童争取受教育权利所作出的贡献。巴基斯坦政府则宣布为巴基斯坦的在学儿童提供每日两美元的助学金。
“为女童应有的权益站出来,她非常勇敢。”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这样评价马拉拉。
被质疑为西方的道具
然而,巴基斯坦民间社会对马拉拉所受的热捧有另一种声音。
据路透社报道,巴基斯坦有人认为马拉拉是西方导演的“肥皂剧”,她的光环是由一大堆公关公司和媒体的合谋推捧出来的。“政治家、记者和出版商将她变成一个全球品牌”。
另一些人认为,如今已经身在英国的马拉拉提供的“海外视角”,对于解决巴基斯坦的实际问题毫无帮助。巴基斯坦如今仍然有500多万女童被禁止接受教育,占全球无法接受教育女童总数的六分之一。
“千万女童在这里(巴基斯坦)生活在塔利班的阴影下,每天面临死亡威胁,马拉拉的海外观点对这里的女孩没有一点儿用处。”当地的一名职员这样告诉英国广播电视公司的记者。
甚至还有人则质疑马拉拉行为的根本意义。巴基斯坦《黎明》报专栏作家胡玛·优素福认为:“马拉拉的名声让巴基斯坦最糟糕的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西方世界对她的赞誉是虚伪的,因为这掩盖了美军无人机袭击也导致无辜巴基斯坦群众伤亡的事实。”
加拿大《星报》报道,巴基斯坦国内甚至有媒体将马拉拉视作美国中央情报局派来的间谍。
父亲和BBC造就她
回顾过往,最初发掘马拉拉的,确实有西方媒体的影子。
2008年末,塔利班势力加强了对斯瓦特河谷地区的势力渗透。英国广播公司(BBC)乌尔都语网的记者阿穆尔·汗和同事商量,如果将塔利班对河谷地区的影响通过“叙事体”的形式报道出来,一定能得到不小的反响。他们决定找到一个还在上学的女孩,让她匿名地告诉BBC的读者塔利班控制下一般人的生活。
然而,找到这样一个女孩并不容易。起初,一个名叫艾莎的15岁女孩同意写日记,但她的父母认为这个活动太过危险。
马拉拉的父亲和当地的记者有联系,便力推自己的女儿成为写日记的唯一人选。马拉拉使用笔名古尔·马卡伊,每次写下日记后,都要穿过塔利班严加控制的镇区,将日记交付给当地BBC的通讯记者,再由通讯记者扫描至电子邮件,发送至BBC乌尔都语网的记者。那时,马拉拉只有11岁。
但马拉拉的成长背后,其实离不开家人和国内的支持声音。
马拉拉的父亲齐亚丁很早就重视对女儿天赋的培养。早在2008年9月,马拉拉就在父亲推荐下,在白沙瓦一个当地记者俱乐部发表演讲,呼吁“怎能让塔利班夺取我们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在日记告一段落后,马拉拉的父亲找到了《纽约时报》的记者埃里克,将她的经历拍成了一部纪录片,自那之后,她开始接受采访。除加拿大《星报》,还有几家当地的普什图语和乌尔都语媒体,日记作者的本名也为世人所知。
在塔利班控制地区,名气越大危险也就越多。作为一个父亲,齐亚丁更是女儿坚定的声援者。马拉拉的父亲曾从收音广播里收听到塔利班的死亡威胁,而马拉拉的Facebook底部也出现了令人不快的留言。塔利班要求父亲阻止女儿的活动,可马拉拉却在齐亚丁的鼓励下,坚定了成为政治家的理想。
女儿遇袭后昏迷不醒,作为女儿的代言人,他曾说:“不论我的女儿是否能活下去,我们都心系祖国。和平是我们心中的理想,塔利班的子弹,挡不住我们为自由而发出的声音。”
尽管对马拉拉的实际作用有所怀疑,但在巴基斯坦国内,谴责塔利班的声音是压倒性的。巴基斯坦政府为有关枪击马拉拉杀手的线索提供1000万卢比(折合10万美元)的悬赏,内政部部长则为捉捕塔利班发言人艾桑拿出100万卢比的赏金。
对于遭受的其他质疑,马拉拉用实际行动予以回击。虽然身在海外,但马拉拉其实从未改变过对祖国的牵挂。受袭痊愈后,马拉拉在今年10月与奥巴马的会谈中,当面质询了美国无人机轰炸巴基斯坦领土造成的平民伤亡。她受伤后出版的《我是马拉拉》,则讲出了千百万生活在塔利班威胁下的女孩的故事,鼓舞她们“书和笔是最好的武器”。
马拉拉的星光,多少因为媒体和旁人支持而放大,但正因如此,马拉拉所做的一切,才能通过媒体,照亮每一个支持她的人。
几年以前,她还只是巴基斯坦西北部斯瓦特河谷小镇的一名普通学生,几年之后,她的形象已经荣登《时代》封面,还曾是媒体预测的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最热门人选。奥巴马一家人和她在白宫椭圆会议室促膝长谈,小小年纪的她,已经获得258个大小奖项,其中包括欧盟颁发的“萨哈罗夫人权奖”。
马拉拉的身上,为何星光闪耀?
子弹穿过她的头部
在媒体上,马拉拉的名字是与一场不幸联系在一起的。
2012年10月9日,斯瓦特河谷地区已经天气转凉,刚做完考试测验的马拉拉乘巴士返回家中。河谷的道路并不好走,巴士愈行愈慢。一名蒙面的持枪男子突然跳上车厢,大声嚷道:“你们中谁是马拉拉,快说,不然我杀了你们所有人。”很快,马拉拉被认出,持枪者对着她的脸颊扣动扳机后,迅速逃走了。
子弹从马拉拉的头部穿过,最终钉入了她的肩膀。伤势严重的马拉拉被送往省会白沙瓦抢救,终于逃过一劫。后来,她被送至英国伯明翰继续治疗,经过今年2月份的手术,她的颅骨和听力也被修复了。
在马拉拉遭枪击后,巴基斯坦塔利班新闻发言人立刻宣称该组织对这次袭击事件负责。
塔利班组织对马拉拉恨之入骨,声明之后还不忘大肆渲染,马拉拉是异教徒和淫秽的象征:“如果马拉拉在这次袭击后活了下来,塔利班一定会再次发动袭击。”
塔利班痛恨马拉拉的原因是她对塔利班统治暴行的揭露。
早在2009年,一份《来自塔利班控制区的日记》在网上流传。当时正是斯瓦特河谷第一次战争期间,马拉拉所生活的地区正经历着政府军和塔利班武装的轮流控制。
在日记中,马拉拉用化名从一个当地人的视角,第一次向世人揭示了,家乡人民特别是女孩们的自由是如何一点一点被塔利班的暴戾统治所剥夺的。当时,法兹鲁拉领导的塔利班游击队接手了该地区,不但禁止电视、网络、音乐,还剥夺了女性儿童的受教育权。
马拉拉写道:“我想讲我的故事,可这也是6100万失学儿童的故事。我想让它成为这场运动的一部分,让所有的男孩子、女孩子都能得到上学的权利。这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日记仅仅持续了三个多月,却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她的名字随即与各个政治精英人物联系在一起。2011年10月,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图图先生为她颁发国际儿童和平奖,随后,巴基斯坦又将首届国家青年奖授予她。
马拉拉的遭遇间接推动了西方世界对暴行的干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2012年11月宣布,每年的7月12日是马拉拉日,用来纪念马拉拉不畏塔利班恐怖分子威胁,积极为巴基斯坦女童争取受教育权利所作出的贡献。巴基斯坦政府则宣布为巴基斯坦的在学儿童提供每日两美元的助学金。
“为女童应有的权益站出来,她非常勇敢。”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这样评价马拉拉。
被质疑为西方的道具
然而,巴基斯坦民间社会对马拉拉所受的热捧有另一种声音。
据路透社报道,巴基斯坦有人认为马拉拉是西方导演的“肥皂剧”,她的光环是由一大堆公关公司和媒体的合谋推捧出来的。“政治家、记者和出版商将她变成一个全球品牌”。
另一些人认为,如今已经身在英国的马拉拉提供的“海外视角”,对于解决巴基斯坦的实际问题毫无帮助。巴基斯坦如今仍然有500多万女童被禁止接受教育,占全球无法接受教育女童总数的六分之一。
“千万女童在这里(巴基斯坦)生活在塔利班的阴影下,每天面临死亡威胁,马拉拉的海外观点对这里的女孩没有一点儿用处。”当地的一名职员这样告诉英国广播电视公司的记者。
甚至还有人则质疑马拉拉行为的根本意义。巴基斯坦《黎明》报专栏作家胡玛·优素福认为:“马拉拉的名声让巴基斯坦最糟糕的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西方世界对她的赞誉是虚伪的,因为这掩盖了美军无人机袭击也导致无辜巴基斯坦群众伤亡的事实。”
加拿大《星报》报道,巴基斯坦国内甚至有媒体将马拉拉视作美国中央情报局派来的间谍。
父亲和BBC造就她
回顾过往,最初发掘马拉拉的,确实有西方媒体的影子。
2008年末,塔利班势力加强了对斯瓦特河谷地区的势力渗透。英国广播公司(BBC)乌尔都语网的记者阿穆尔·汗和同事商量,如果将塔利班对河谷地区的影响通过“叙事体”的形式报道出来,一定能得到不小的反响。他们决定找到一个还在上学的女孩,让她匿名地告诉BBC的读者塔利班控制下一般人的生活。
然而,找到这样一个女孩并不容易。起初,一个名叫艾莎的15岁女孩同意写日记,但她的父母认为这个活动太过危险。
马拉拉的父亲和当地的记者有联系,便力推自己的女儿成为写日记的唯一人选。马拉拉使用笔名古尔·马卡伊,每次写下日记后,都要穿过塔利班严加控制的镇区,将日记交付给当地BBC的通讯记者,再由通讯记者扫描至电子邮件,发送至BBC乌尔都语网的记者。那时,马拉拉只有11岁。
但马拉拉的成长背后,其实离不开家人和国内的支持声音。
马拉拉的父亲齐亚丁很早就重视对女儿天赋的培养。早在2008年9月,马拉拉就在父亲推荐下,在白沙瓦一个当地记者俱乐部发表演讲,呼吁“怎能让塔利班夺取我们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在日记告一段落后,马拉拉的父亲找到了《纽约时报》的记者埃里克,将她的经历拍成了一部纪录片,自那之后,她开始接受采访。除加拿大《星报》,还有几家当地的普什图语和乌尔都语媒体,日记作者的本名也为世人所知。
在塔利班控制地区,名气越大危险也就越多。作为一个父亲,齐亚丁更是女儿坚定的声援者。马拉拉的父亲曾从收音广播里收听到塔利班的死亡威胁,而马拉拉的Facebook底部也出现了令人不快的留言。塔利班要求父亲阻止女儿的活动,可马拉拉却在齐亚丁的鼓励下,坚定了成为政治家的理想。
女儿遇袭后昏迷不醒,作为女儿的代言人,他曾说:“不论我的女儿是否能活下去,我们都心系祖国。和平是我们心中的理想,塔利班的子弹,挡不住我们为自由而发出的声音。”
尽管对马拉拉的实际作用有所怀疑,但在巴基斯坦国内,谴责塔利班的声音是压倒性的。巴基斯坦政府为有关枪击马拉拉杀手的线索提供1000万卢比(折合10万美元)的悬赏,内政部部长则为捉捕塔利班发言人艾桑拿出100万卢比的赏金。
对于遭受的其他质疑,马拉拉用实际行动予以回击。虽然身在海外,但马拉拉其实从未改变过对祖国的牵挂。受袭痊愈后,马拉拉在今年10月与奥巴马的会谈中,当面质询了美国无人机轰炸巴基斯坦领土造成的平民伤亡。她受伤后出版的《我是马拉拉》,则讲出了千百万生活在塔利班威胁下的女孩的故事,鼓舞她们“书和笔是最好的武器”。
马拉拉的星光,多少因为媒体和旁人支持而放大,但正因如此,马拉拉所做的一切,才能通过媒体,照亮每一个支持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