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干扰感知与对抗决策方法研究

来源 :无线电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1986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安全应用面临着严峻挑战,有必要对系统周围的电磁干扰进行感知。为了使得到的感知结果落到实处,实现最终抗干扰方的利益最大化,干扰感知完成后的对抗决策也是重中之重。基于此,为深入开展卫星导航干扰感知与对抗决策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现有GNSS干扰与抗干扰理论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GNSS干扰感知与对抗决策方法的应用背景、理论方法与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总结了
其他文献
卫星导航系统是现代多兵种联合体系化作战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结合导航对抗能力发展概况分析,从攻击方式、攻击目的、攻击强度和实施手段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典型导航对抗方式的优劣,进而围绕信号层和信息层2个维度开展了安全防护与对抗场景设计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种卫星导航系统的对抗体系设计构想,给出了卫星导航系统地面段和空间段的毁伤效能评估模型,为导航对抗能力分析、关键要素识别、打击策略选取和对抗场景设计等提供了参考建议。
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 GNSS-R)测高应用中对镜面反射点的高精度需求出发,利用GNSS-R空间几何位置关系和机器学习中的RMSprop(Root Mean Square Prop)算法对镜面反射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RMSprop的高精度镜面反射点预测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对学习率的自
卫星导航系统逐渐在各种领域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而卫星导航信号具有易受到干扰的先天性技术软肋。通过分析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的关键特征,提出了未来导航战可能面临的干扰模式及其应对措施,并以阵列天线抗干扰技术为例,重点对其抗干扰效果进行了研究。基于接收机受干扰信号处理的基本流程,仿真分析了不同功率条件下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对接收机实施攻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