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运用荧光法研究了姜黄素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荧光猝灭机理,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超声照射下姜黄素对BSA的损伤。结果表明,姜黄素对BSA的荧光属静态猝灭,超声作用对牛血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荧光法研究了姜黄素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荧光猝灭机理,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超声照射下姜黄素对BSA的损伤。结果表明,姜黄素对BSA的荧光属静态猝灭,超声作用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促进了姜黄素对牛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的猝灭作用,使猝灭常数增大,辅助姜黄素进一步损伤蛋白质。原因可能是超声波激活姜黄素产生活性物质,活性物质氧化BSA分子内的氨基酸残基,破坏BSA分子结构。姜黄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损伤程度随照射时间(0~5h)和姜黄素浓度(0~2.5×10-5mol·L-1
其他文献
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各类术语有共性亦有特性,有发展也有传承。术语的产生都有其具体语境,如其后隐藏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以及研究者的主体性等。在借鉴使用时,需尽量参照一手资
采用密度泛函(DFT)及二级微扰理论(MP2)对六甲基二硅烷的催化裂解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该反应分三步进行,各步的能垒分别为144.9、77.4及214.9kJ·mol^-1,决定反应速度的是第
利用3种不同的生防木霉菌株,经发酵并按照一定的助剂配比制成木霉制剂,并对西瓜枯萎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木霉制剂T1、T2、T3对西瓜枯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围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探讨了如何促成学生的学习更有效,之后对问题的研究进行诠释,接着提出了动态的教学和采取探究式教学的建议,最后以注重教学评价终篇。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动态教学探究式教学一、促成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对于教师来说,让每一堂课都变得高效是教师梦寐以求的。在每天的研究当中,绞尽脑汁地思考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无非是想提高他们的成绩,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避免枯燥感,让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初中体育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体育学科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并未得到重视,教学过程中完全将教学模式停留在灌输方式上,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
以4a生的"北京满堂红"萝卜种子为试材,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青霉素、甲基托布津及双氧水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进行室内发芽和田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200mg/L、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熔融Li(电极)-KCl(电解质)界面上离子的扩散行为。熔融界面上离子的扩散动力学通过离子质心的均方位移(MSD)和速度自相关函数(VACF)进行研究,扩散系数由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