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来源 :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j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2001年9月开始在国内大部分实验区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套新的课程改革方案经部分调整,修改后于2005年秋季在全国施行(义务教育阶段)2011年重新修订并颁布。本次课程改革无论是对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对广大中小学来讲,都市一场新的挑战,尤其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中小学教师,更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从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说既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又是一场全新的挑战。基于这一要求,我想与老师们一起就“构建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谈谈本人的看法:
  1、充分认识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意义
  1.1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学科教研组(含备课组)是学校实施教學管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解决教学问题、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加强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平台。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研组活动,对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基础教育“轻负担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师水平的必要前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提效、质量提优、学生提趣、办学提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教研组是校本研修的重要阵地,对加快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加快实现育人模式的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教研组建设,能凝聚教师、激励教师、引领教师、带动教师、发展教师,能吸引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
  1.3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促进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大量实践表明,教研组建设的效度与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厚度、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高度,基本呈正比关系。当前,教研组建设城乡不均衡、同一区域不均衡的现象较大范围内、很大程度上存在。部分学校重教学轻教研,对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重视不够,教研氛围不浓,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难点问题难以突破、解决,个别学校的教研、备课活动流于形式甚至没有开展。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切实加强教研组组织建设
  2.1 完善教研组体制。学校校要以有利于教学和教学研究为原则,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教研组。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和校本研修的需要成立学校学科教研组,若同一学科专职或主兼教师合计在三人及以上,应成立教研组;专职或主兼教师不足三人的,可组织性质相近学科的教师成立校内综合教研组,或参加外校的一个教研组及区域联盟教研组的活动;跨学科教师编入其主要任课的学科教研组,同时参加一定的兼课学科的教研组活动。县域范围内成立全县学科中心教研组,由区教研室教研员的领头,统筹和指导全区学科教研工作。以片区为单位,成立校际问学习型研究共同体内的学科教研组,要求片区内所有学科教师参加,组织开展片区间教学研讨活动。
  2.2 健全备课组建设。备课组是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最基本组织。随着教改的深入,备课组的作用愈来愈得以显现,它不仅直接影响教研组建设,而且还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一定规模的学校要在学科教研组下设立备课组,健全集体备课制度。若同一学科同一年级专职或主兼教师合计在三人及以上,应成立备课组。专职或主兼教师不足三人的,但须参加本校同学科其他备课组或教研组活动,或参加外校及区域联盟内同学科教研组、同年级备课组活动;小学则应成立学段备课组;跨学科教师编入其主要任课的学科备课组,同时参加一定的兼课学科的备课组活动。
  2.3 激发组长积极性。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是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领导联系教师的重要纽带。学校应选拔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广大教师的优秀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或备课组长;并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定期更新和调整。要明确和落实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工作职责与相应待遇,积极吸收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研究、决定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明确教研组基本工作内容
  3.1 组织业务学习。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以及校本研修计划,创新形式,组织教师学习课程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教学规律,并应用课程与教学理论总结、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经验;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帮助教师不断更新和充实本学科专业知识;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科学和人文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
  3.2 参与常规管理。教研组要配合教导处(教研处),备课组要配合教研组组织本学科教师落实教学常规要求。认真制定并实施本组教研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本学科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和反思“六环节”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加强对本学科各备课组教学工作、教研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及时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积极承担学校安排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教学质量检测评价等工作。
  3.3 开展研修活动。要以“教师提能、课堂提效、质量提优、学生提趣、办学提格”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和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和学科专业素养为重点,以提高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和反思“六环节”有效性为目的,以基于教学问题解决的“小主题、小专题、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引导教师理解和掌握学科教学规范,大力开展主题研讨、教学沙龙、网络教研与竞赛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学业水平。要研究制定本教研组的学科建设规划,把握课改方向,明确教改目标,突出研修重点,落实工作措施,逐步形成本组的教学特色和研修文化。每个教研组要积极探索学科特点,提出学科的有效的教学理念。例如语文组可提“遵循课标为法度,学案生成是制度,立足教材增厚度,人文阅读拓宽度,更改思维有深度,情感熏陶见温度,诗意表达显亮度,个性纷呈展风度。”英语组可提“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等。要积极承担校级以上(含校级)学科教研活动,全力组织本学科、本年级(学段)教师参加片区或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教研活动,主动开展学科课题研究。   3.4 融入课程建设。积极参与特色校园建设,承担学校布置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任务,并充分利用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和教师专业特长,依托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好上级教育部门认可的各种学科竞赛、评比活动,努力提高学科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3.5 助推教师培养。要根据学校的教師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协助学校加强青年教师成长培养、骨干教师拔尖培养、中老年教师发展培养。助推名师带徒、带课题和带教研组“三带”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构建对话、合作、反思、共享的研修文化。
  3.6 积累文档资料。要建立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档案,重视各类文本、档案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尤其要重视学年间交接性研讨成果、经典案例、诊断课例等教学改进方面共享成果的积累与建设。要重视各项教研活动的记载,原始记载资料要归类存档。
  4、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管理和保障
  4.1 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教研组与下设的备课组有不同的职责和活动范围,学校校要加强统筹协调,使两个层面的教研组织形式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明确并制定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要求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工作职责。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教研组工作制度,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聘任制度、业务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学校领导干部联系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听评课和反馈交流制度、片区教研制度等。
  4.2 落实教研组活动时空。结合学校校本研修、教研的要求,积极承学校教研活动任务。统筹安排校本研修的内容和活动形式,由教研组独立开展且有主题的研修活动,每学期不少于8次,总时间不少于15课时;有备课组且由备课组独立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每两周不得少于2两课时;无备课组且把备课组功能纳入教研组的,教研组活动每两周不得少于2课时。研修活动的时问安排要有利于全组教师集中参加活动。为了便于片区与全县性教研活动顺利开展;备课组活动与教研组活动如何统筹,由学校自行安排。
  4.3 加强教研组活动管理。学校要建立教研组、备课组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检查、督促和评价,及时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激励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务实求真、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和研修文化。学校要开展先进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评选活动,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
  4.4重视对组长培训指导。学校要重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要重视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努力提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策划、指导能力。学校要分期分批派教研组长外出培训,帮助教研组长明确工作职责,熟悉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前沿动态,掌握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4.5 保障教研组活动条件。学校要落实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购买图书资料、外出参观学习,以及有关教研活动、竞赛活动经费。为了便于开展教研组活动,学校应设立相对独立集中的教研组办公室,提供学科教学必备的电教室、实验室、教学仪器保管室等,配备本学科必须的教学器材,每个教研组应集体配订两份及以上本学科专业报纸或杂志,并配备必需的工具书、《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参考资料、信息技术设备等,供教研组保管和使用。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对高校思政工作者发展作用的认识,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工作融合发展,探寻红色文化资源促进高校思政工作者发展的有效路径,将有利于全面增强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政工作;高校思政工作者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精神成果,也是时代变革凝练的文化精神形态,是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当前,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文化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文献信息在组织、获取方式上都呈现出明显的数字化及网络化特征,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和信息中介地位正面临挑战。在巨变的信息环境中,只有重塑图书馆,才能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彰显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而重塑图书馆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及服务方式。  【关键词】信息化;图书馆;挑战;对策  1、引言  图书馆是收藏并提供知识和思想成果的地方,而高校图书馆又是高校的有
期刊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运用讲学案于初中英语教学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设计的讲学案模式,对初中英语教学讲学案进行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讲学案;运用模式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
期刊
摘要:“牛郎织女”传说早在先秦时期便产生了,在中国不同时期都有流传,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农业文明时期人民对自然的崇拜,还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制度的体现,同时饱含了人民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和美好的理想。因此探究这一传说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与历史发展,有利于现当代人更好的考证古代社会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自然崇拜;牛郎织女;男耕女织;婚姻观念;人民理想  牛郎织女传说背后阐
期刊
【摘要】提高后30%学生的成绩是学校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对造成数学后30%学生成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运用“隋感教育”、“兴趣培养”及“捆绑发展”在转化数学后30%学生的作用。  【关键词】后30%学生;情感教育;兴趣培养  教育在改革,就连称谓也在发生着变化。现在称之为后30%学生,即以前所谓的差生、后进生。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我们所讨论的后30%学生指成绩
期刊
作者简介:贾飞(1983.4~),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读博士。  【摘要】辅导员是推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有生力量,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辅导员制度日趋成熟,但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辅导员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在变动,因此辅导员制度受到挑战。本文拟从制度变迁理论出发,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
期刊
【摘要】“问题探究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以思生疑,以疑促思,这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要求,符合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也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问题探究教学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探究的“问题串”,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设计的问题要少而精,节奏要适当,要注重过程评价以及教师自身的情感渗透,使问题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强大的吸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差、厌学情绪浓,为重拾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学有所得,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本文就案例教学实践与反思,论述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职数学;应用;反思  1、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中职数学课堂大多毫无生气,犹如一潭死水,压抑沉闷。学生各忙各的: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真正听课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教师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期刊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博大精深,是外研版英语教材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指导现代教学的理论之一。学案制作也要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所蕴含的教学思想。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反思学案教学,有利于制作更符合学情的学案,有利于更高效地运用学案进行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学案;小组合作;真实的任务  在我国中小学,目前流行着一种源于中小学的学案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萌生于我国教育实践界,是教学一线
期刊
摘要: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推动下,能源消费增大,经济增速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碳排放量增加的问题,其中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布局、发展城市绿色建筑、构建全面的城市交通系统等方式促进城市低碳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低碳城市 产业结构 交通模式  前言  四川省低碳城市发展路径选择上,核心是降低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