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多灶性PTC中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并与其癌旁组织及同期122例单灶PTC对照,比较不同临床因素中CD44v6、Survivin表达差异,及CD44v6、Survivin两者在多灶PTC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多灶性PTC占同期PTC的27.8%(47/169),与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有关(χ2=4.189,x 2=6.159,χ2=4.079,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是否是微小癌及癌灶大小无关(均P>0.05).多灶性PTC中CD44v6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0.2%(33/47)和66.O%(31/47),癌旁组织均为2.1%(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4,P=0.000;χ2=42.641,P=0.000);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与有无腺外浸润(χ2=4.723,P=0.030;χ2=4.023,P=0.045)、有无淋巴结转移(χ2=5.771,P=0.016;χ2=5.686,P=0.017)有关,而与性别、年龄、家族史、是否是微小癌、病灶数目无关(均P>0.05);多灶PTC中癌灶间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4v6和Survivin在多灶PT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χ2=10.154,P<0.01).术后随访5年~9年9个月,两组PTC患者均健在.结论 多发癌灶是PTC的临床特征之一,CD44v6和Survivin在多灶性PTC中高表达,与多灶PTC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胸中段食管癌5野适形放疗( 5CRT)和5野调强放疗(5IMRT)靶区剂量及正常组织剂量.方法 1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每个患者设计1个5CRT计划和3个5IMRT计划,比较各个计划的各指标.结果 各个计划脊髓最大剂量(Dmax)、全肺平均剂量(Dmean)、左肺Dmean以及右肺V25、V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心脏V30V40和D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 TMC)的高频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评估彩色超声对TM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67个甲状腺小肿块高频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TMC的高频声像图具备多种恶性特征,其中肿块内微小钙化是TMC的重要特征,另外脉冲多普勒(PD)频谱阻力指数(RI)≥0.70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血流分级≥T2级亦具有很好的阳性预
目的 探讨临时起搏器在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住院的分别合并有窦性心动过缓<50次/min、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颤合并长R-R间歇>2 s的90例肿瘤患者,在手术当天(术前2~24h)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术中观察起搏情况,起搏器对电刀的感知(感知不良、过度感知) 情况,接受手术情况.结果 90例患
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基因是Wnt信号转导通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可影响APC基因mRNA的转录和APC蛋白的表达,导致Wnt信号转导通路异常.近年来在妇科肿瘤的多项研究中发现了APC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现就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具体使用要求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一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 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小时、
期刊
目的 系统评价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1年第1期)、PubMed、CNKI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病例对照试验.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11.0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15个研究,包括950例食管癌患者,617例正常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在食管癌组及
目的 观察常规分割和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EP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常规分割组42例,6MV-X每次2 Gy,每周5次,总剂量60~66Gy;低分割组42例,6MV-x每次4~6Gy,隔日1次,10~12次,总剂量48~60Gy.两组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均给予6 MV-X及6~15 MeV的电子线,总剂量65~70 Gy.两组均第1周EP方案化疗
目的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SELDI-TOF-MS)技术和蛋白质芯片从肝癌患者血清中筛选可用于肝癌诊断的标志蛋白质.方法 运用SELDI-TOF-MS技术及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4名健康人血清,获得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选出肝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的表达差异蛋白质,评价其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效能,确定最佳标志蛋白质.结果
目的 观察并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多西紫杉醇治疗Her-2/neu过表达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Her-2/neu过表达、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前期完成AC方案化疗,共38例,行随机、对照、双盲法试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7例,给予多西紫杉醇化疗,B组21例,行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多西紫杉醇化疗。所有患者检测血清Her-2/neu胞外配体域(ECD)水平,观察化疗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患者
目的 总结分析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BM)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预后,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GBM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 GBM患者临床症状多以头痛为主诉,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均为不规则形稍长T1、稍长T2混杂信号,水肿与占位效应明显,钆喷酸葡胺( GD-DTPA)增强后病灶不规则形环状强化;行手术切除(其中8例行显微手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