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一次简短的采访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大师梅葆玖为人谦和平易、待人宽厚周到,这是他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
  作为娱乐记者,近些年曾有幸见过梅葆玖先生几次,最难忘的是多年前的一次短暂的采访。那是一次京剧艺术展演的新闻发布会,活动间隙,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记者在后台休息室见到梅葆玖先生。梅先生很坦诚且健谈,尤其是涉及京剧发展的话题,虽措辞严谨但话语间透着包容。令记者很感意外的是,梅先生涉猎广泛,话题事关京剧,但他又不时提及一些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状况,叙述中还常借用一些时尚流行词语来阐释自己独到的见解。
  点滴细节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个性及修养,那次简短的采访中,“一段小插曲”令记者至今难忘。采访当中,工作人员突然走过来对梅先生说,门外有一些从外地赶来的戏迷等在那里,他们想要跟梅先生合影留念,由于时间有限,工作人员希望梅先生能尽快结束这次采访。听明来意之后,梅先生对记者说:“你先等一下,等拍完照咱们稍后接着谈。”之后随工作人员出门,他与等在那里的戏迷一握手,分别拍照。拍照结束后,有另一个工作人员跑过来跟梅先生说了几句什么,之后便引领着梅先生匆匆离开。
  在记者的采访生涯中,这样的状况常常碰到,或是新闻发布会议程繁多,或是演员艺人行程紧凑,或是一些突发事件,采访被打断或终止是家常便饭,采访者与受访对象的关系也大抵如此。正当记者犹豫着是否该结束等待,梅先生却突然匆匆赶了回来,一进门就双手合十对记者做抱歉状:“抱歉久等了,时间比较紧,咱们把刚才的话题赶快说完。”
  甘愿为徒弟站台的大师 戴武
  日前,惊闻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逝世,哀伤之余不禁让我回想起曾经与梅葆玖师徒见面的场景。
  记得当时梅葆玖师徒出席某品牌的高端发布会,当主持人告知大家梅先生亲临现场之后,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梅葆玖先生一身便装登台。上台后,梅先生的话题直接引入到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并向到会的宾朋隆重介绍了自己的弟子胡文阁,同时梅先生还强调,京剧舞台一定属于年轻一代的演员。
  随后,梅先生的弟子胡文阁身着贵妃戏服亮相,在现场为大家呈现了梅派代表作《贵妃醉酒》唱段。在胡文阁表演的过程中,梅先生一直站在台上相陪,并用手掌依着锣鼓点配合弟子的表演,脸上的神态尽显专注与陶醉。
  活动结束之后,梅葆玖先生面对记者双手合十,示意大家今日的主角是他的弟子胡文阁,更希望记者朋友通过采访让观众更多了解他的弟子胡文阁。在表达完自己的愿望之后,梅先生退到了后台。采访中,胡文阁告诉记者说:“梅先生现在很少自己出席活动,很多活动的主办方几次三番请他,但是只要是单独请他一个人的,梅先生几乎都婉言谢绝了。而对于那些邀请‘梅葆玖师徒’的活动,梅先生不管当时身体状况怎样,都尽可能参加,并在参加之前嘱咐弟子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想起这段往事,梅先生慈祥的样貌便浮现于眼前。一代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他的愿望与他流传下来的梅派唱腔必定得以传承。
  三次见面他和蔼可亲 彭立昭
  “菊圃百年梅称王,梨园几代领群芳。风霜洗尽脑脂色,墨骨铮铮依然香。”悲闻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京剧艺术传人、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突然的心痛和惋惜涌上心头。
  梅兰芳与他的梅派艺术是一代传奇,而在京剧界,像梅氏父子这样均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父子档”,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梅葆玖是一个传奇。他生前曾担任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一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留给了后人珍贵的艺术瑰宝。代表作《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2015年,获第15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大奖。
  记者曾三次采访梅葆玖先生,领略了梅先生艺术家的风采——低调、谦虚、祥和,没有派头和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最为真诚的一面,他是一位可敬的长者,可敬的艺术家。
  记者第一次见到梅葆玖先生是2010年12月13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辞旧迎新共唱“和谐时代”年会。
  “很高兴见到你!你喜欢京剧?”我刚要伸出手去握时,就听到他嗓音甜美圆润的话。他眼神明亮,谦和儒雅,那一刻让我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了。梅老不爱坐着,爱站着说话。尔后,梅老师给我签字,又和我合影,令我感动。要知道,眼前这位京剧大师是我国一代京剧泰斗梅兰芳的第九子,梅派艺术传人,在他身上承载着世人多少的猜测。他在台上是婀娜多姿的绝代佳人,眼波流转,高雅端庄,在生活中是爽脆利落的铮铮儿郎,谈笑风生,稳重儒雅。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却在我的眼中充满了“大家范儿”。
  采访中,梅先生解答了关于父亲梅兰芳和梅派艺术的问题。他10岁生日那天,父亲鼓励他唱几句献给在座的诸位客人听,他唱的是《三娘教子》。唱完了,赢得了大家的鼓掌声。父亲很满意他的表演,觉得他的嗓音和身段还不错,就给他拜了名师:王幼卿教青衣,朱琴心教花旦,朱传茗教昆曲,陶玉芝教刀马。几年下来,才是梅兰芳亲自教授梅派戏。“父亲的如此用心良苦,到后来我才明白。因为你只有通过一丝不苟的训练,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后,你再回头来学习内涵丰富的梅派艺术,那么你就会对梅派艺术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了……”年幼时的他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白天学习,晚上学戏,老老实实地按规范打基础,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慢慢形成着日后温良中正性格的基础。
  18岁时梅葆玖与父亲梅兰芳同台。他说,父亲对他的培养非常开明,比如带他去看奥斯卡电影《卡萨布兰卡》、《死吻》等,还建议自己学学舞蹈,这样出国演出交际时可以派上用场。
  中年的他,经历了人生的苦难,尤其是1961年父亲梅兰芳的离去,他作为梅派的传人深切地感觉到了压力与责任。“文革”中,他曾在“茶淀农场”劳动数年。虽说外界不断施压,但是,因着自小受父亲熏陶养成的温良性子,他淡然地生活,静静地等待着转机。一直到老年,他依然为了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在匆忙奔走。他表示,自己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来继承和创新着梅派艺术,那就是“要守住魂”,不拘泥守旧,与时俱进。   也许是当晚环境的特殊,梅葆玖先生想起了1951年农历除夕自己与父亲梅兰芳来怀仁堂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演《断桥》时的情景。第二天是春节,他又来怀仁堂演《玉堂春》,毛主席又兴致勃勃地前来观看了。在休息室里,主席还关切地问起了他的有关情况,比如,几岁上台演出等等,他都一一作答……
  问起梅先生的近况,他说自己如今已很少上台了,现在主要是带学生,“时间多半都用来带学生了。”他身边的人告诉我,梅老师最近身体不是很好,两个月前,即10月份,他去南京人民大会堂为观众演唱了《贵妃醉酒》。其实,去南京演出是他自己偷跑出来的,因为他在医院刚刚做了+手术。梅老师听了,幽默风趣地对我们说,“医生对我下的‘禁唱令’一点儿也不管用。”
  得知记者是湖南籍,梅先生显得十分高兴。他回忆说,自己第一次去长沙是1956年12月,那个冬天,特别冷,9日到的长沙,10日晚上父子就同台演《断桥》,唱的是昆曲。父亲梅兰芳演白素贞,他扮演小青,姜妙香演许仙。那时湖南剧场刚落成不久,剧院虽然有1700个座位,但也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有关部门实在没招,只能限制,当时每张票价二元,每人限购两张。长沙人从下午排队到第二天早上8点买票,有的人披着被子,有的人手里揣着取暖的东西,一排就是通宵,排起的长队,从现在的五一广场排到下河街,“万人空巷”观演出,全城热闹非凡。那次,他们在长沙演了将近半个月,对长沙的观众那么有热情至今感动。他还谈到,父亲乐施好善,经常周济梨园子弟,每到旧历年,都要出面组织唱义务戏,把演出收入分发给贫苦同行,好让他们度过年关。在湖南演出时,就曾帮助过在开福寺左侧的湖南佛教慈儿院。那是一所收容孤儿,帮孤儿完成初小课程以谋生路的育儿院,梅兰芳先生曾为该院义演一次,并资助法币2000元。所以梅兰芳先生的人格魅力一直让老一辈长沙人赞赏有加。梅老师问我喜欢看哪出戏?说尤其喜爱《贵妃醉酒》。他说自己亦很喜爱《贵妃醉酒》,并畅谈了对贵妃角色创作的体会:“每个细致眼神、动作都得反映出杨的内心世界……”
  第二次见到梅葆玖先生大概是2014年。裘派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的小女儿裘芸在北京山水文园京剧沙龙举办首次收徒仪式,那天.梅老师和京剧艺术家马长礼、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著名京剧脸谱艺术家田有亮、著名演员雷恪生、王铁成等众多知名人士到场祝贺。原来,裘盛戎先生跟梅兰芳先生是多年的至交,情谊深厚。早在上世纪60年代,梅葆玖先生和裘盛戎先生同在北京京剧院工作,裘盛戎先生自然对他很关怀。他说解放前在上海就和裘盛戎先生同台演出。当时,他还是个小学生,在法租界的一所教会学校上学。当时物价飞涨,学校经费困难,学校希望大家为学校进行一次义演,为学校募捐。父亲梅兰芳很支持他,提议让他跟他姐姐两人唱《二进宫》,还决定请裘盛戎先生来演出。当时裘先生才30多岁,非常精神,在上海中国大剧院定期演出,听说是义演,就答应了。演出前,梅兰芳先生跟裘盛戎先生说:“葆玖他们还小,刚学了这个戏,您在台上给兜着点。”裘老师一听点头道:“您放心!我一定帮两位小老板把严了不可!”谈起这段往事,梅先生说,“可惜当年演出没有录音,没把资料留下,要不然就太宝贵了。”
  记者最后一次见到梅先生是在去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2015年4月16日,时年81岁的梅先生、88岁的卢燕(著名华裔电影人、梅兰芳义女)相互搀扶,一起亮相红毯。当他们两个携手一起走上那高高的台阶时,那背影,至今铭刻在心。在当天的开幕式上,梅先生还和小演员一同表演了京剧。当时在现场的北京日报社的记者宋佳音边拍摄边和大家一起赞叹:此景之美,令人震撼!
  5月3日上午10点,梅葆玖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如他在节目里所说,“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将来天上跟我们老头儿我也好交代了,我敢说我对得起父亲。”
  如今,大师已去,但他的身段、唱腔、一颦一笑……其品格、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其他文献
5月2日,52集电视连续剧《金水桥边》登陆北京卫视红星剧场,每晚两集连播。该剧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内动荡不安、特务猖獗的局势为背景,讲述了老北京一个小四合院里四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以《四世同堂》为始,京派影视作品在荧屏上自成一派,深受观众喜爱。电视剧《大宅门》、《五月槐花香》、《前门楼子九丈九》、《编辑部的故事》、《奋斗》以及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作品都是其中翘楚。作为又一部有着浓郁京味儿质
期刊
据说,人生有三大悲剧:英雄末路、江郎才尽、美人迟暮。  又说,美人迟暮是这三大悲剧里最惨的,因为末路的仍是英雄、才尽了还叫江郎,唯有迟暮美人,美已不再。  写美人的文字,记忆里最深的是宋玉的名句:“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谓写到极致了,不过这写的只是美人的一个侧面,只是外表。  冯唐说:女人的美丽武器库有三把婉转温柔的刀:第一把刀是形容,第二把刀是权势,第三把刀
期刊
2016年5月15日,由中国国家画院、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写意中国·2016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在同曦艺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部、江宁区人民政府、同曦集团承办,同曦艺术馆、北京视界聚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也是国家画院继2015年在同曦艺术馆举办“写意中国”展览之后的又一次合作。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
期刊
长假刚过。美味绕梁。北京有一道以京剧名家马连良先生的名字命名的“马连良鸭子”。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这样一首诗,名为《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水暖为何鸭能先知呢?据说是因为鸭掌中有一种能感应冷暖的神经,通过这个感应神经,鸭子就能提前感应到水的冷暖了。  鸭肉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传统美食,长期以来为人们所追捧。尤其在北京,烤鸭
期刊
当下,国家正在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所谓“一带一路”,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该战略的提出,旨在借用“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努力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于是,一些和“一带一路”有关的历史人物,都被翻了出来,今天我来和大家聊聊王昭君的故事。  形容美人
期刊
卡尼尔和弗拉茨是美国一所小学的老师,她们和南非一个贫困小镇上的一所小学建立了友谊帮带关系。  一年暑假,卡尼尔和弗拉茨一起,带着几位美国学生来到了这所南非学校。卡尼尔和弗拉茨决定带南非的孩子们去山上探索自然的奥秘。正当他们来到半山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弗拉茨因为想要拉住一位南非黑人少年,结果自己失去了平衡,摔到了一条足有两米深的山沟里,血流不止。  医生发现她失血过多,需要输血,遗憾的是弗拉茨的血
期刊
9月28日,长影集团发文称老艺术家刘世龙于2017年9月27日在长春病逝——“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那位银幕上的英雄儿女,和我们永别了。这距离他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仅仅过去11天。病床上刘世龙手捧金鸡奖证书和奖杯的照片,令万千喜爱他的影迷不忍直视。  《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是刘世龙一生最为成功的代表作。“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豪迈的声音曾被几代人争相模仿;那个手持爆破筒纵身跃入敌阵
期刊
他用照片科普,拍星空的浩瀚,也拍显微镜下的世界……  张超,1982年出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学硕士,现任职于国家天文台《中国国家天文》杂志。作品有《荒野传奇》和《云与大气现象》等。  太阳升起、落下,天空飘着一朵白云,头顶上的一片星空……对有的人来说,这种长久陪伴在身边的东西,只是儿时的趣味,早已消逝在奔忙的生活中,被忽略、被无视、被遗忘;对有的人来说,却是一份触手可及的
期刊
因车祸成植物人被家人抛弃的宋雨薇,每天如婴儿一样在医院女护工项菊香的怀抱里醒来,一点点学会说话、走路,甚至学会了生活自理,这个过程长达12年。  12年,4300多个日日夜夜。因车祸成植物人被家人抛弃的宋雨薇,每天如婴儿一样在医院女护工项菊香的怀抱里醒来,一点点学会说话、走路,甚至学会了生活自理。这一路荆棘密布,可对于这个“天降的女儿”,项菊香始终不抛弃也不放弃——  医院女护工把植物人“女儿”接
期刊
写下了《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巨作的著名作家周立波,最初是在上海走上了写作道路。他当年是在《申报》发表了一篇小文,得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四个大洋,从此结缘写作。  写下了《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巨作的著名作家周立波,最初是在上海走上了写作道路。近日,周立波的孙女、旅美华人作家周仰之携纪实作品《斯人已远》来到张爱玲故居楼下的“千彩书坊”,带读者重温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国民生活,讲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