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诗歌教学时,欣赏诗歌不止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诗人在诗歌里所体现的精神,对诗歌意境的领悟才是关键。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进入诗中的境界,再现诗的意境。
【关键词】诗歌;意境;欣赏能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最早的诗歌《弹歌》把生产劳动过程能够用诗的语言形象的反映出来,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过程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要从《诗经》算起,也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其中唐诗宋词是中华灿烂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小学语文课本里精选了70多首古诗,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阶段里,从1~2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古典诗歌赏析的能力,如何让小学生对这些优秀的作品产生兴趣,让学生能感受到它们的美,并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不可避免的问题。那么,如何教,教师是否只是解释字义和翻译全文的意思,再让学生把字义、译文和整首古诗背下来。这样做的话,不仅没有把古诗词的价值和魅力表现出来,还激发不了学生内心深处对古诗词的真实感受,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把学生带进诗歌的情境中去领悟、去欣赏。
1 读品结合,领悟其精神境界
欣赏一首诗歌作品,首先就是要理解诗歌字词句的意思;其次要引导学生欣赏诗歌,这是与创作者心灵融合的一个过程。所以欣赏诗歌不止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诗人在诗歌里所体现的精神,领悟其意境,才能真正的欣赏诗歌。
1.1 要反复吟咏和品味
古代诗歌都是有韵律的,因此想要读通一篇诗歌,就必须反复的读。诗歌的节奏感特别强,只有在反复地吟咏中体味到诗歌的美感。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也是经过反复的吟唱、反复的推敲,才有了现在的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只有反复的读才能使学生理解诗人的精神情感。
1.2 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想象
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生活阅历、认知等因素影响,与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生活经历,学问修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领悟古诗的意境是有相当难度的。不过,古往今来人们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都是相通的,我们在教学时,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一个贴近学生的切入点,让学生感悟意境,走进诗的意境。如我教杜牧的《山行》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时,就引导学生回忆我们瓜州特有的一道亮丽风景,就是九月的梧桐林,那金黄的梧桐叶与作者的描绘何其相似啊!我们也有“停车坐爱桐林晚,其叶堪比九月菊”的同感,不忍舍其美景,久久凝视的场景如同作者欣赏枫林的美景。让学生以此景来领悟彼景,就把握的非常到位,也能很好的走进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
1.3 激发学生的想象
学生在欣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对诗歌的内容产生想象。古代的诗歌不像散文那么直白,有些诗歌中一个字就能表现整篇诗歌的精神境界,其情真而意切。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像这样的诗歌,一定要引导学生生发想象,通过自身的想象,体会其情其景。在欣赏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住诗歌中的一个“孤”字,因为诗人通常会通过一些字来寄托他们的全部情感,那孤帆不就作者的牵挂,作者寄托的情感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呈现出来的景象,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诗人的感觉。
2 调动学生思维,创设领悟意境
在诗歌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是让学生会背诵、记住作者名字朝代、会翻译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但古诗是高度凝炼的文学形式,它們境高意远,其意境往往隐含在那些高度凝炼的诗句里。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进入诗中的境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才能再现诗的意境。如教学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场景展开,创设领悟意境,引导学生跟着这位八十岁的老兵一起走进他的家乡,走进他衰败的家。这首诗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正是在这种对比映衬的形象组合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品味到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这样引导学生一路走去,一直到最后两句“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在想象和情感的体验中,领悟了诗歌创设的意境。
3 勾勒画面,形象的展现意境
古诗中的许多诗往往是诗画合一的。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我们在教学时可根据作者的描绘勾勒一幅美丽的画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其他感知器官的联系,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如教学《敕勒歌》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融诗于画,以画配诗,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幅远山连绵、天迥地阔,原野碧绿,水草丰茂,牛羊遍野的壮美图景呈现于我们的面前,好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同时,抓住了少数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教学中教师就要在学生的脑海中勾画这一幅迷人的北国风貌图。
总之,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除在“读”字上下功夫外,还必须在“品”字上下功夫,带着学生走进诗歌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立足诗歌独有的特点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诗歌,去领悟,去体验,去鉴赏
【关键词】诗歌;意境;欣赏能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最早的诗歌《弹歌》把生产劳动过程能够用诗的语言形象的反映出来,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过程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要从《诗经》算起,也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其中唐诗宋词是中华灿烂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小学语文课本里精选了70多首古诗,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阶段里,从1~2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古典诗歌赏析的能力,如何让小学生对这些优秀的作品产生兴趣,让学生能感受到它们的美,并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不可避免的问题。那么,如何教,教师是否只是解释字义和翻译全文的意思,再让学生把字义、译文和整首古诗背下来。这样做的话,不仅没有把古诗词的价值和魅力表现出来,还激发不了学生内心深处对古诗词的真实感受,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把学生带进诗歌的情境中去领悟、去欣赏。
1 读品结合,领悟其精神境界
欣赏一首诗歌作品,首先就是要理解诗歌字词句的意思;其次要引导学生欣赏诗歌,这是与创作者心灵融合的一个过程。所以欣赏诗歌不止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诗人在诗歌里所体现的精神,领悟其意境,才能真正的欣赏诗歌。
1.1 要反复吟咏和品味
古代诗歌都是有韵律的,因此想要读通一篇诗歌,就必须反复的读。诗歌的节奏感特别强,只有在反复地吟咏中体味到诗歌的美感。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也是经过反复的吟唱、反复的推敲,才有了现在的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只有反复的读才能使学生理解诗人的精神情感。
1.2 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想象
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生活阅历、认知等因素影响,与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生活经历,学问修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领悟古诗的意境是有相当难度的。不过,古往今来人们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都是相通的,我们在教学时,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一个贴近学生的切入点,让学生感悟意境,走进诗的意境。如我教杜牧的《山行》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时,就引导学生回忆我们瓜州特有的一道亮丽风景,就是九月的梧桐林,那金黄的梧桐叶与作者的描绘何其相似啊!我们也有“停车坐爱桐林晚,其叶堪比九月菊”的同感,不忍舍其美景,久久凝视的场景如同作者欣赏枫林的美景。让学生以此景来领悟彼景,就把握的非常到位,也能很好的走进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
1.3 激发学生的想象
学生在欣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对诗歌的内容产生想象。古代的诗歌不像散文那么直白,有些诗歌中一个字就能表现整篇诗歌的精神境界,其情真而意切。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像这样的诗歌,一定要引导学生生发想象,通过自身的想象,体会其情其景。在欣赏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住诗歌中的一个“孤”字,因为诗人通常会通过一些字来寄托他们的全部情感,那孤帆不就作者的牵挂,作者寄托的情感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呈现出来的景象,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诗人的感觉。
2 调动学生思维,创设领悟意境
在诗歌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是让学生会背诵、记住作者名字朝代、会翻译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但古诗是高度凝炼的文学形式,它們境高意远,其意境往往隐含在那些高度凝炼的诗句里。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进入诗中的境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才能再现诗的意境。如教学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场景展开,创设领悟意境,引导学生跟着这位八十岁的老兵一起走进他的家乡,走进他衰败的家。这首诗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正是在这种对比映衬的形象组合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品味到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这样引导学生一路走去,一直到最后两句“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在想象和情感的体验中,领悟了诗歌创设的意境。
3 勾勒画面,形象的展现意境
古诗中的许多诗往往是诗画合一的。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我们在教学时可根据作者的描绘勾勒一幅美丽的画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其他感知器官的联系,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如教学《敕勒歌》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融诗于画,以画配诗,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幅远山连绵、天迥地阔,原野碧绿,水草丰茂,牛羊遍野的壮美图景呈现于我们的面前,好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同时,抓住了少数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教学中教师就要在学生的脑海中勾画这一幅迷人的北国风貌图。
总之,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除在“读”字上下功夫外,还必须在“品”字上下功夫,带着学生走进诗歌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立足诗歌独有的特点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诗歌,去领悟,去体验,去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