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人将根据这些年教育教学之实践及经验,浅谈中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少数 民族 地区 中学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115-01
一、语文教师面对教学课堂不仅应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地进修深造
在新世纪、新形势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利好背景下,作为一名民族地区一线语文教师不仅应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地进修深造,以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内涵。由于,我校部分教师是由师范毕业或从小学教师中选拔,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线教师学历相对较低,很多教师只能选择学历深造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学习深造不仅达到了相应的学历层次,而且也能“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不断地进修深造,对我们一线教师非常重要。我认为师范出生的教师基本功底和专业能力并不比现在的专科、本科生差。如果有的话只是在利用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技能方面稍显慢了一拍,外出学习、培训、观摩的机会少了一点而已。应该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方式信息化的培训力度,扩大广大一线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的覆盖面。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二、语文教师面对教学课堂不仅教学手段和方式要科学合理,而且还要注重民族化特色
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感新生在刚入学时语言文字基本功之差、语言表达能力之弱、语文基本技能之欠缺,使得语文科目正常教学时进度之慢,这让我很困惑。同时,感到压力倍增,很吃力。针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加强并强化学生的识字量。自新学期伊始,我让所教初一年级172班55名新生每天坚持抄写15个新华字典的汉字,包括汉字的注音、解释(每个汉字所有的释义项都要抄写),书写要工整规范,并标注好书写日期。同时,要求小组长每星期对小组成员的作业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把检查的情况记录好,报告给我。我根据各小组长反馈的情况,不定期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2、课堂教学不仅要全面、系统,还要把握住民族语言习惯。在平常教学中,我不仅教授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还根据民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时,对文中涉及绿色蝈蝈基本特点的概述不仅要贴切、恰当,还要使民族学生容易明白、接受。具体讲述绿色蝈蝈的形体、颜色及生活习性时,还应用民族语言进行必要的补充,尽可能使语言表达及技巧应用方面存在问题的民族学生能形象、直观地了解并记住蝈蝈这种小动物。
3、注重课堂,强化训练。加强学生在课堂上对字词音、义及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如:在发“老师”这个词的音时,全班55人,45人是少数民族,把他们分为四个小组。让他练习“思”和“师”的发音。通过练习发现,其中有20名民族同学对“S”和“Sh”的发音不明确、清晰,这时就需要给这部分同学 给予纠正发音,应该发“Sh”,而不发“S”;另对18名傣族学生表达“你,吃饭了没有?”这个意思测试时,就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常常会错误的表达为“你,饭给吃了没有?”这个意思。我想这就是民族学生在表达时存在的明显错误,需要给这部分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同学及时纠正错误。在通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训练,在语文基本功各方面存在问题的改进了不少,部分民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注重对课堂教学收效的反思和总结
面对繁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民族地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收效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2、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
3、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总之,我觉得各学校应该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研讨会,从来源于自己课堂和自己学生的语文教学现象提炼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大家互相探讨,互相切磋教学技艺,取长补短,探索出适合本校不同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走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为学生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而服务。
关键词:少数 民族 地区 中学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115-01
一、语文教师面对教学课堂不仅应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地进修深造
在新世纪、新形势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利好背景下,作为一名民族地区一线语文教师不仅应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地进修深造,以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内涵。由于,我校部分教师是由师范毕业或从小学教师中选拔,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线教师学历相对较低,很多教师只能选择学历深造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学习深造不仅达到了相应的学历层次,而且也能“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不断地进修深造,对我们一线教师非常重要。我认为师范出生的教师基本功底和专业能力并不比现在的专科、本科生差。如果有的话只是在利用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技能方面稍显慢了一拍,外出学习、培训、观摩的机会少了一点而已。应该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方式信息化的培训力度,扩大广大一线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的覆盖面。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二、语文教师面对教学课堂不仅教学手段和方式要科学合理,而且还要注重民族化特色
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感新生在刚入学时语言文字基本功之差、语言表达能力之弱、语文基本技能之欠缺,使得语文科目正常教学时进度之慢,这让我很困惑。同时,感到压力倍增,很吃力。针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加强并强化学生的识字量。自新学期伊始,我让所教初一年级172班55名新生每天坚持抄写15个新华字典的汉字,包括汉字的注音、解释(每个汉字所有的释义项都要抄写),书写要工整规范,并标注好书写日期。同时,要求小组长每星期对小组成员的作业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把检查的情况记录好,报告给我。我根据各小组长反馈的情况,不定期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2、课堂教学不仅要全面、系统,还要把握住民族语言习惯。在平常教学中,我不仅教授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还根据民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时,对文中涉及绿色蝈蝈基本特点的概述不仅要贴切、恰当,还要使民族学生容易明白、接受。具体讲述绿色蝈蝈的形体、颜色及生活习性时,还应用民族语言进行必要的补充,尽可能使语言表达及技巧应用方面存在问题的民族学生能形象、直观地了解并记住蝈蝈这种小动物。
3、注重课堂,强化训练。加强学生在课堂上对字词音、义及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如:在发“老师”这个词的音时,全班55人,45人是少数民族,把他们分为四个小组。让他练习“思”和“师”的发音。通过练习发现,其中有20名民族同学对“S”和“Sh”的发音不明确、清晰,这时就需要给这部分同学 给予纠正发音,应该发“Sh”,而不发“S”;另对18名傣族学生表达“你,吃饭了没有?”这个意思测试时,就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常常会错误的表达为“你,饭给吃了没有?”这个意思。我想这就是民族学生在表达时存在的明显错误,需要给这部分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同学及时纠正错误。在通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训练,在语文基本功各方面存在问题的改进了不少,部分民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注重对课堂教学收效的反思和总结
面对繁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民族地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收效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2、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
3、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总之,我觉得各学校应该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研讨会,从来源于自己课堂和自己学生的语文教学现象提炼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大家互相探讨,互相切磋教学技艺,取长补短,探索出适合本校不同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走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为学生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