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新课改于2005年开始实施,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学不再仅仅从书本出发,而是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化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合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以物明理,寓理于事,既可以给学生以新奇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可以提高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增强教学效果,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于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一、利用生活常见物——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利用化学实验给学生正确且明显的感性认识,创设生动鲜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元素化合物部分知识时,实验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有的实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实验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51页实验3-4安排了“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若按教材安排进行实验,现象不明显,可能既听不到氢气的爆鸣声,又看不到氢气的燃烧现象。原因是: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速率较慢,且生成氢气的气流不均匀。在教学中,我们对此实验经过反复试验后,发现用口香糖的包装纸和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很短时间即可在试管口点燃氢气。这是因为口香糖的包装纸是由铝箔和纸中间加粘合剂复合而成,铝粒非常细且涂布均匀,增大了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接触面积,又是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大大加快了反应速率,使实验现象十分明显。于是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口香糖包装纸,使学生产生疑问;分组实验时,组组现象明显;揭晓答案后,学生认识清晰,轻松解决了实验效果问题。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口香糖包装纸,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了解生活与化学的关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利用生活常见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处于整个教学系统的复杂关系中具有丰富情感背景的探求者、实践者。
蛋白质是一种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分为四级结构。蛋白质结构特点比较抽象,以往经常通过图片或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虽看得见,但摸不着,学生感性认识仍然缺乏,远不如给学生一根电线,让他们自己根据概念,动手构建出蛋白质结构的模型效果好,一根电线代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电线卷曲盘旋和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把几根电线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用简单易得的电线,让学生动手构建模型,使他们自然融入探究过程中,成为探求知识的主体,通过手脑并用,获得启迪,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加深了理解,促进了记忆。
某些生活中简单易得的材料,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素材,若巧妙加以利用,会使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学习情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大有益处。
三、利用生活常见物——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新课标的实施,不再以掌握知识为最终目标,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与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究知识转化。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在甲烷的性质中安排了“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实验。若按教材安排进行实验会造成出现实验现象时间过长,现象不明显等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青霉素瓶子和注射器,将氯气和甲烷分别收集在青霉素瓶子和注射器中,实验时将注射器向青霉素瓶子中注入甲烷,置于光亮处。通过对实验的改进,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气体颜色变浅,瓶壁出现油状液珠,液珠呈黄绿色。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协作精神;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实验细微处的观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立绿色化学的理念。这样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青霉素瓶子和注射器进行实验,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综上所述,重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就地取材,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使化学知识更加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化学教学具体化、生活化、趣味化;利用生活常见物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实验的作用;利用生活常见物进行实验装置的微型化、绿色化的改进,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渗透到教学中,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利用生活常见物——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利用化学实验给学生正确且明显的感性认识,创设生动鲜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元素化合物部分知识时,实验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有的实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实验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51页实验3-4安排了“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若按教材安排进行实验,现象不明显,可能既听不到氢气的爆鸣声,又看不到氢气的燃烧现象。原因是: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速率较慢,且生成氢气的气流不均匀。在教学中,我们对此实验经过反复试验后,发现用口香糖的包装纸和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很短时间即可在试管口点燃氢气。这是因为口香糖的包装纸是由铝箔和纸中间加粘合剂复合而成,铝粒非常细且涂布均匀,增大了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接触面积,又是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大大加快了反应速率,使实验现象十分明显。于是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口香糖包装纸,使学生产生疑问;分组实验时,组组现象明显;揭晓答案后,学生认识清晰,轻松解决了实验效果问题。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口香糖包装纸,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了解生活与化学的关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利用生活常见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处于整个教学系统的复杂关系中具有丰富情感背景的探求者、实践者。
蛋白质是一种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分为四级结构。蛋白质结构特点比较抽象,以往经常通过图片或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虽看得见,但摸不着,学生感性认识仍然缺乏,远不如给学生一根电线,让他们自己根据概念,动手构建出蛋白质结构的模型效果好,一根电线代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电线卷曲盘旋和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把几根电线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用简单易得的电线,让学生动手构建模型,使他们自然融入探究过程中,成为探求知识的主体,通过手脑并用,获得启迪,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加深了理解,促进了记忆。
某些生活中简单易得的材料,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素材,若巧妙加以利用,会使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学习情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大有益处。
三、利用生活常见物——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新课标的实施,不再以掌握知识为最终目标,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与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究知识转化。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在甲烷的性质中安排了“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实验。若按教材安排进行实验会造成出现实验现象时间过长,现象不明显等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青霉素瓶子和注射器,将氯气和甲烷分别收集在青霉素瓶子和注射器中,实验时将注射器向青霉素瓶子中注入甲烷,置于光亮处。通过对实验的改进,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气体颜色变浅,瓶壁出现油状液珠,液珠呈黄绿色。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协作精神;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实验细微处的观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立绿色化学的理念。这样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青霉素瓶子和注射器进行实验,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综上所述,重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就地取材,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使化学知识更加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化学教学具体化、生活化、趣味化;利用生活常见物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实验的作用;利用生活常见物进行实验装置的微型化、绿色化的改进,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渗透到教学中,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