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登陆” IT产业中心转移内地

来源 :微型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gsmall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台湾省的电子产业是全球IT产业的基础,IC、LED、连接器、液晶面板、PCB、晶圆……全球很多电子产品的基础元器件都来自于台湾。2012年,台湾省仅IC(集成电路)设计业产值就预计将达到4800亿元(新台币),排名世界第二。台湾省电子企业还为全球很多电子产品进行代工生产,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游戏机等。除此之外,很多消费者熟悉和喜爱的产品品牌,也来自于我国台湾省,华硕、宏基、技嘉、微星、明基、HTC、建兴……这些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同样风光,它们不但是品质的代名词,也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台湾省IT业的繁荣靠“山寨”
  
  1981年,IBM PC的诞生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台湾省的电子产业带来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新兴的PC产业为台湾省电子业带来了相当多的机会。在谈及当时的电脑市场时,技嘉科技主板事业群副总经理高瀚宇回忆,当年Apple Ⅱ电脑风靡美国,同时在台湾省也大受欢迎。市场上有很多Apple Ⅱ的山寨版本,什么“桔子”电脑、“凤梨”电脑……各式各样的水果电脑都能在市场中见到。所以,内地的山寨文化在今天的台湾省电子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新鲜。因为这其中的很多招数,在80年代的台湾省电子企业中就已经用过。
  微星创始人卢琪隆回忆,那个时候的山寨苹果电脑是封闭系统,在设计上还有很多不足,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但是没有人在意,因为当时人们不知道好东西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些IT产品说得难听一点是山寨,说得好听一点是模仿。模仿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造就了台湾省电子产业今天的辉煌。
  
  DIY的发展基于两个变化
  
  到IBM推出采用80286芯片的PC/AT之时,PC的标准化令电脑市场发生了变化。PC的所有零件都有了一定的标准接口,于是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组件进行组装。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紧邻台北工专(今日的台北科技大学)的光华商场从二手书市场逐渐转型为电子零件卖场。而在PC开始流行后,原本贩卖电子零件的商家们又开始转型销售各式电脑硬件与软件,周围两条街道内的区域,也相继开设电子、音响、通讯与电脑专卖店。电脑市场上卖PC零部件的商家逐渐多起来,有人卖CPU、有人卖软盘、有人卖鼠标键盘,DIY的雏形出现了,光华商场也成为了全球DIY的发源地。
  DIY的进一步繁荣除了PC标准接口的确立之外,还得益于美国FCC电磁兼容认证的改革。最开始只有完整的系统,才能通过美国的FCC Class A和Class B的认证,普通配件并不允许在市场中销售。而后来出现的Class C标准,让系统中的板卡、线材、电源等配件也可以通过FCC认证了,否则DIY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90年代初微星主板逐渐受到客户的认可时,也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当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脑市场,进入美国市场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1989年,微星在讨论是否进入美国市场时,有人反对的原因是进入美国市场的费用很高,所有产品都需要花很多钱进行认证,这也是微星成立3年来迟迟没有进入美国市场的原因。安检规格的完善,也进一步认可了DIY PC,促进了DIY行业的发展。
  而卢琪隆也是那个时候转换了角色,从工程师成为了销售。卢琪隆回忆:“当我们要开拓美国市场时,商量应该派谁去。我们五个人都是技术出身,谁也没有做过业务。而大家觉得我的英文水平不错,便一致推选我去开拓美国市场。从工程师到业务员,我的角色第一次发生了转变。可是,那个时候到美国销售电脑,去的地方是加州南部,到处都是华侨,三个月才讲不到十分钟英文。现在想起来,这些故事也颇为有趣。”
  
  
  进军内地市场
  
  改革开放后,祖国内地市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台商前来内地投资营造了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软环境。内地便宜的劳力和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而台湾省电子企业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也在90年代初纷纷来到内地,抢占市场的桥头堡,开始陆续在内地设厂和分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的拼搏。
  在台企来内地建厂之前,它们的产品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了内地市场,并获得了用户的认同。其实,比开拓美国市场还早之前,1987年微星就已经将产品销售到了内地市场。当时有一家和SUN同名的孙氏公司采用了微星生产的准系统,生意好的时候微星每个月能够销售两个40英尺货柜的产品到内地。而从1989年开始,卢琪隆也每半年来内地为该公司进行技术培训。后来,当这家公司停止生产之后,微星的产品在内地也停止了销售。一直到1992年,微星才在蛇口建立了微星在内地的第一家工厂。在蛇口设立了生产工厂后,差不多每三个月卢琪隆都会找机会在内地停留数天,正是这期间他感受到了内地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1995年,卢琪隆向徐祥报告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进入内地市场的紧迫性。1996年,卢琪隆单枪匹马从台湾省来到内地开拓市场。
  “内地有全世界最庞大的人口数,也代表了市场的机会。待市场开放之后,我们就来到了这里。”华硕全球副总裁许祜嘉向我们坦诚了华硕进入内地市场最直接的原因。华硕在1998年之前,在内地还没有设立分支机构,只是销售产品。因为对内地市场和经贸政策不了解,都是通过香港的代理商进入内地市场。后来华硕于1998年才派徐世明来到内地建厂,才算真正进入内地市场。
  
  内地成为制造基地首选
  
  徐世明来到内地,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除了建设内地的渠道,进行产品销售外,另外就 是建设内地的生产基地。当时,徐世明一个人带了5万美金现金、10万美金旅行支票,就来到内地进行考察。华硕没有选择当时最热的珠三角,而是选择了长三角的苏州设立了第一个工厂,因为苏州在当时提供了最好的政策和投资环境,而且针对高科技行业的配套工厂也更丰富。随后,名硕、凯硕、百硕、康硕相继成立,这一系列的子公司,下面还有13家工厂,都是华硕100%控股,占地约54万平方米,并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先后投入了运营。三年间,华硕在大陆市场投入30亿人民币。除了生产工厂的建立以外,北京、上海、成都、沈阳分公司陆续成立,华硕在内地全面布局。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为我国经济区域中增长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的三大区域,也成为台企落脚内地的最佳选择。为了给台商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当地政府在物流、金融、生产、生活等多方面都关怀得无微不至。卢琪隆向我们谈起了一个小故事,负责招商引资的昆山市副市长,和微星的徐总成为了朋友。一次,微星昆山工厂的小车出了车祸,副市长立即来到病房探望,并安排最好的医疗设备治疗伤员。这些举动都感动着这些投资者,作为回报,微星也曾原价将一块闲置的土地以十年前的价格还给当地政府。这些,都是台企这十几年来在内地投资备受关爱的一个缩影。
  在欧美经济低迷、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90年代,台湾省高科技产业仍然找到了一条“突围”之路。在扭转销量下滑、提升产品品质和加快掌握新技术方面,祖国内地成为他们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据21世纪初的统计,台湾省IT厂商当时在内地的生产比重就已高达45%,而台湾省5000多家IT企业中,3000多家已经来到内地。在内地建厂和开拓市场的台资企业不仅收获了更好的投资环境,还收获了另一个巨大的市场。
  
  
  设立内地的运营中心
  
  当时的内地市场,DIY刚刚开始,而台湾省市场已经成熟。但是内地DIY市场的发展速度要快很多,台湾省花10年走的路,内地市场花3年就走完了,而且销量比台湾省要大10倍以上。
  微星上海分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微星内地运营总部的设立,其实卢琪隆当时对内地的电脑市场了解几乎是零,而微星推广也得益于英特尔的推荐。在96年的一次英特尔产品巡回展中,后来成为英特尔副总裁亚太区总裁的陈俊圣先生,选择了微星作为合作伙伴,在内地走了一圈。英特尔的推荐是有份量的,让内地市场认识了微星。随后,立足内地市场的微星科技进入了每年业务增长100%-300%的爆炸性扩张时期。卢琪隆唏嘘地说道:“现在看来,微星到内地发展确实很重要。这一步棋,我们是走对了口目前微星在内地的主板销量占到了微星全球销量的30%-40%,显卡销量占到了25%左右。”
  华硕1998年单月主板销量是10K,到2011年3月完成了100K,接近10倍的成长。正是内地市场庞大的用户群,吸引了每一个厂商。台资厂商刚到内地开拓市场时,也有一些不适应。许佑嘉回忆到,当时,有一个长沙的客户向他抱怨,说华硕主板的返修太慢。他回去查了记录后发现,返修速度并不慢,2天就完成了对该产品的维修工作。后来才发现,原来该产品从长沙到上海的来回时间,就花了3天以上。内地的地域太广,渠道建设和维护的实际情况和台湾省完全不同。从这开始,华硕有了区域建设的想法,加快产品的维修和流通。
  虽然技嘉早在1998年和2001年就分别在东莞和宁波设立了工厂,但直到2003年,技嘉才在内地成立了事业群。在这之前都是办事处的形态,通过总代在内地进行主板销售。后来,技嘉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公司,自己负责销售。“技嘉在北京和上海的办公楼层都是当年购买的,不是租赁的。我们当时的考虑就是看好这个市场,就要长期做下去。我们通过这样的行为告诉所有人技嘉到内地是玩真的,没有撤退计划。”高瀚宇回忆当时进入内地市场的决策时这样说到。
  
  立身之本是品质
  
  上世纪90年代,内地市场上有一百多家主板品牌,到现在剩下不到10家。大浪淘沙后,华硕、技嘉、微星现在牢牢占据了市场的主流。在谈到原因时,三家厂商负责人都几乎将最重要的原因归结到产品品质上。
  高瀚宇在回忆之前的DIY市场时说到:“在90年代中期,DIY刚刚盛行的时代,主板在市场中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一旦有货立马被抢光了,所以大家并不会花太多的心思在研发上。而技嘉首先的做法就是不断加强产品研发,避免产品出现问题。然后采用好的用料,保证产品寿命。最后是不断创新,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使用体验,以人为本。如果不是这样,技嘉也会如其他品牌一样,随风逝去。”保证产品品质不出问题,是做好产品的第一步,这样才不会让品牌受损。之前,升技主板就曾因主板电容品质不佳大面积出现问题,最后被用户所抛弃。所以,产品品质是品牌的立身之本。第二步则是在技术上进行创新,为用户带来人性化,更方便的体验,才能留住用户。
  这十几年来,内地市场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现在,虽然发展变慢了,但是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和制造中心。过去的十年,内地由台系企业的市场中心转向制造基地,而未来则由制造基地转向研发基地。
  针对这样的情况,厂商对内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华硕主板和笔记本电脑在内地市场的销售超过华硕全球市场的三成。华硕的施崇棠先生曾说过,目前内地将会是华硕的生产中心、研发中心,更会是未来的市场中心。华硕在1998年和1999年刚建工厂时,主要培养的是制造人才。从2001年开始,在上海培养软件研发人才,2002年则在苏州培养硬件研发人员,现在在上海、杭州、苏州都有华硕的研发团队。未来,华硕还将在重庆建立起内地的第四个研发团队,两岸的研发人员将共同担负起华硕新品的研发任务。
  
  MC评论:回忆过去的十多年来PC产业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感慨PC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这一切又和两岸IT企业的努力分不开。台湾省IT企业来到内地的10多年来,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内地经济的“血液”。随着内地经济的强大和市场的扩张,已经俨然成为台资企业的第二个运营总部,为全球市场提供PC发展的动力。除了台资企业以外,世界各大IT巨头部纷纷加大了在内地的投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将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当今图书馆已经不再是借借还还机械式服务,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已经延伸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每一个角落,由传统简单式机械被动服务变成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互动.本文将从馆
社会在发展,苏州话在不断地变化。研究方言小说、观察现实生活可以发现,苏州话语汇的变化,有的与社会生活的改变有关,有些似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无关。
对于不同高校而言,大学英语教育的开展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然而多数高校对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却没有明确划分,以安徽大学为例,并不是所有院系的都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甚至
阐述了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论述了图书馆员的工作性质,探讨了如何构建图书馆员胜任力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媒介环境也是日新月异,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人们享受着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社交媒体带来的挑
安卓系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当仁不让之势就把其他智能操作系统拉在身后。谁能想这只是一个才跟大家见面三年的手机智能系统,大街上不是i疯那个街机,就是成片安卓手机。咱们还是应该随大流,来看看最近新出现的一些安卓手机,说不定其中一款就是你的下一个选择。    索尼爱立信Xperia arc  价格:345欧元    手机界的arc终于出现了,外观沿用了索爱前辈U8特色鲜明的Morphing Cur
以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为例,通过典型问卷调查和谈话调查方式,对153名受到学院退学预警和退学试读的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学习思想状况、同学关系、后续教育及成效等方面的调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