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将新时代下的素质教育与化学学科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素质教育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064-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随着社会的转变,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国际化、信息化要求,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各个领域都需要改革创新来适应时代发展,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更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需要改革创新的地方很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科学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先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定义,然后再明确能使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条件,才能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的定义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而作为化学课程而言,如何将素质教育更好的与教学相结合,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我们作为化学教师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使其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1 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一言堂”的知识传授模式是教师基于解释、描述和指导意义上的“教”,教师是主动存在的。而学生是基于复制、再现和接受意义的“学”,学生是被动的。这种教学模式过份强调了教师为主的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作为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主体的能力、素质培养和提高。实际上,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并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得来的,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自身的智力和能力。学习这项活动并不是被动接受信息,作为学生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者和被填灌的对象。而是应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建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的、双向的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由此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最大程度的挖掘出来。通过多种模式的教学,来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对于化学课程而言,教师可以开展趣味实验;定期对学习内容开展分组讨论活动;利用先进教具、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形式来授课;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结论;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兴趣小组进行调研活动,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调查分析。通过改变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发展学生创新、自觉的学习能力。
2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当中
素质教育是要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德”作为第一发展因素,可见其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我国化学古代伟大的发明创造,如造纸术、火药技术、古代烧瓷器技术等等,将我国五千年伟大发明创造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适时地讲述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如侯德榜为了祖国的建设,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国内潜心研究,最终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完成了当时先进的制碱技术,为我国重工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这些名人轶事,来提升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态度。介绍当今我国化工行业先进的技术和伟大的科研成果,来调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上述方法来达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3 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素质
学生往往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刻苦精神不够等原因,造成考试失利,形成严重的心理落差。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对此门课程厌学、消极、恐惧的学习态度。这对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情绪。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急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应先从根本着手,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以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人格魅力来熏陶学生,用肯定的眼光来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与别人比高低,寻找学生自己的闪光点,来激励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体会成功的乐趣。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用恰当的教学艺术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
4 通过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学生往往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很熟悉了解,所以教师将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体验到化学知识的用途广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当今先进的化学技术,解决的某些疑难问题,体会化工行业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来提高学生自发性的学习精神,使他们愿意通过先进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教师也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欲望完善的融合到一起,让学生愉快的接受教育,这正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中应注重学生差异性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解决全面发展与扬长教育的矛盾,不求人人升學,但要个个成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是谁都有其擅长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准自己发展的方向与位置。不要禁锢住他们的思维,给他们思想放飞的空间。对于化学课程而言,有些学生善于背化学公式;可有些学生却能通过某些化学物质的特性来推论出其反应结果;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实验来得到结论,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学生的自身个性特点,对他们进行分别指导、分类推进、分层次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时代的脚步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的形式下,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教育为主体的地位突出,教育改革创新也要跟得上时代改革开放的步伐,而素质教育正是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承担起此重任,将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为祖国的建设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素质教育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064-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随着社会的转变,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国际化、信息化要求,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各个领域都需要改革创新来适应时代发展,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更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需要改革创新的地方很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科学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先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定义,然后再明确能使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条件,才能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的定义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而作为化学课程而言,如何将素质教育更好的与教学相结合,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我们作为化学教师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使其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1 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一言堂”的知识传授模式是教师基于解释、描述和指导意义上的“教”,教师是主动存在的。而学生是基于复制、再现和接受意义的“学”,学生是被动的。这种教学模式过份强调了教师为主的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作为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主体的能力、素质培养和提高。实际上,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并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得来的,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自身的智力和能力。学习这项活动并不是被动接受信息,作为学生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者和被填灌的对象。而是应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建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的、双向的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由此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最大程度的挖掘出来。通过多种模式的教学,来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对于化学课程而言,教师可以开展趣味实验;定期对学习内容开展分组讨论活动;利用先进教具、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形式来授课;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结论;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兴趣小组进行调研活动,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调查分析。通过改变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发展学生创新、自觉的学习能力。
2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当中
素质教育是要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德”作为第一发展因素,可见其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我国化学古代伟大的发明创造,如造纸术、火药技术、古代烧瓷器技术等等,将我国五千年伟大发明创造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适时地讲述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如侯德榜为了祖国的建设,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国内潜心研究,最终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完成了当时先进的制碱技术,为我国重工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这些名人轶事,来提升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态度。介绍当今我国化工行业先进的技术和伟大的科研成果,来调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上述方法来达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3 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素质
学生往往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刻苦精神不够等原因,造成考试失利,形成严重的心理落差。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对此门课程厌学、消极、恐惧的学习态度。这对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情绪。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急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应先从根本着手,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以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人格魅力来熏陶学生,用肯定的眼光来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与别人比高低,寻找学生自己的闪光点,来激励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体会成功的乐趣。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用恰当的教学艺术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
4 通过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学生往往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很熟悉了解,所以教师将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体验到化学知识的用途广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当今先进的化学技术,解决的某些疑难问题,体会化工行业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来提高学生自发性的学习精神,使他们愿意通过先进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教师也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欲望完善的融合到一起,让学生愉快的接受教育,这正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中应注重学生差异性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解决全面发展与扬长教育的矛盾,不求人人升學,但要个个成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是谁都有其擅长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准自己发展的方向与位置。不要禁锢住他们的思维,给他们思想放飞的空间。对于化学课程而言,有些学生善于背化学公式;可有些学生却能通过某些化学物质的特性来推论出其反应结果;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实验来得到结论,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学生的自身个性特点,对他们进行分别指导、分类推进、分层次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时代的脚步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的形式下,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教育为主体的地位突出,教育改革创新也要跟得上时代改革开放的步伐,而素质教育正是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承担起此重任,将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为祖国的建设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