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阴黄理论的形成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2003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提出阴黄理论的形成发展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汉代以前虽无阴黄之名,但<黄帝内经>、<伤寒论>论黄疸都隐含了阴黄的一面,属阴黄理论奠基阶段;隋唐及宋代,虽有阴黄病名,但对其含义所述不一,为阴黄理论的提出、探索阶段;宋代以后至明清,阴黄理论则渐趋完善,进入成熟阶段.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癌痛平胶囊对免疫增强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mg/kg,每日1次,连续5 d,造成免疫抑制模型.分别测定小鼠的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足跖肿胀度及血清溶血
目的探讨内瘘保暖固定板在血液透析内瘘穿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15个月内瘘穿刺成功各7 800例次),对照组使用常规胶布护理方法固定内瘘肢体,观察组使用内瘘保暖固定板固定内瘘肢体,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肿、穿刺针滑出、渗血、手臂疼痛、提前回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穿刺针滑
目的:探讨踝关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6例踝关节骨折采用解剖板及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86例病例中,无一例感染,切口全都为1期愈合,骨折全都愈合,平均骨
目的建立利胆颗粒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鉴别白芍和姜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橙皮苷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C18(250mm&#215;4.6mm,5μm);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0.2
诵读尽管功效无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有许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全身心投入,尤其是文言文诵读.因此激发学生兴趣,使文言文的学习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切身需求,是个首要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