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新课标以来,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好课”的判断不一,原因是体育课程缺乏基本规定性,判断忽略了前提、过于主观和体育学科发展的不成熟。认为“好课”判断需在分清课的类型基础上,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进行。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好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2-0062-03
什么是好课?就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而言,在教学大纲年代好课可能意味教师要按照生理负荷曲线安排课的密度,学生要有“汗和乐”的效果。新课改后,对好课的认识越加泛化了。好课可能意味着学生喜欢了、高兴了,好课可能意味着学生学懂了,也可能意味着学生参与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对什么是体育课程“好课”的不同认识,不利于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有必要分析产生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的原因,并提出判断“好课”的基本方法。
1 对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的原因
对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既有理论层面的原因,又有实践层面的原因。
从理论层面来看,体育学科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单从体育教学内容上来看,对各学段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例如篮球,初中应教哪些技术、高中应教哪些技术、都分别教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缺乏相关研究,因此缺乏好课的内容判断标准。
从实践层面来看,还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从主观上看,可能是评课人对体育课持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例如,如果评课人只将学生“乐了、热了”作为评判好课的标准,那么学生是否学到技能就不那么重要;如果评课人重点看学生在体育课上是否“学会了、学乐了”,那么对学生是否运动了或有多少的运动负荷可能不那么在乎。从客观上看,原因主要是体育课程基本规定性的缺乏。中國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现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2006年就曾提出了“对优秀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试用)”。目前,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正在对《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与基本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可以预期,关于什么是好的体育课将会有一个权威的评判依据出台。还有评课人本身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评课人对体育课的类型认识不足,就可能会忽略了“好课”判断的前提条件。因为,不同类型的体育课,教学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评课的关注点也会有所区别。或者,评课人对于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的学生特点不清楚,忽视不同学段学生的差异和学段内容的差异,以及学段目标的不同等,也可能导致判断错误等等[1]。
2 判断体育课程“好课”的基本方法
虽然对好的体育课认识不一,但要统一认识,使评价更客观,还是有一些基本方法可循的。这些方法就是要明确所评体育课的类型、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具体、判断教学方法是否适切、观察教学效果是否达成。
2.1 明确所评体育课的类型
不同的体育课类型,即使内容相同,目标也可能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和最后的效果也会不同。因此,在判断一节体育课是否是好课时,首先要明确体育课的类型。
依据体育课教学任务的要求,体育课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等。这些课的教学任务不同,目标就不同,方法和效果的判断标准就有区别。如评判新授课时可能要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学会新授内容,而复习课的评价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练习密度。
依据体育课是否是展示课,体育课可分为常态课和观摩课。观摩课可能更多关注学理,如课的设计等;常态课可能更多关注学力,如课的效果等。希望常态课都能像观摩课一样准备,观摩课都能像常态课一样能接地气,并将观摩课或常态课的判断标准照搬到常态课或观摩课上来,显然不合理。
依据不同学段,体育课可分为小学体育课和初中体育课,小学体育课还有低段和高段的划分。不同学段体育课的特点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评判时的关注点也不同。如小学低段体育课主要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要更多关注孩子的玩和乐,以激发体育学习动机;而小学高段体育课和初中体育课可能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力培养,因此,评判视角会有不同。一堂体育课,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学生头戴小鸡装饰物,戴在一二年级学生头上会觉得很可爱,戴在五年级学生头上就会觉得很别扭。在低学段看到这个游戏可以认为教师是为提高学生活动量而设计的,在高学段看到这个游戏就要考虑是否能与下面的教学内容衔接,是否为学习变向跑和急停做准备。
依据体育场地器材等的配备情况,体育课可分为场地器材充足的体育课和场地器材不足的体育课。在场地器材不足的体育课上,如果用场地器材充足的要求来评价就不合适了。因此,应关注教师是否自制器材或是否采用学生合作学习来解决器材或场地不足,或是否采用其他替代性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场地器材充足的体育课则应关注教师是否充分利用了场地和器材。
体育课还有很多分类,如理论课和实践课、自选内容课和规定内容课等等。每一种分类都有不同的评课视角。因此,在进行好课判断的时候一样要先明确课的类型,才能有助于评课视角选择和方向把握。
2.2 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
不同学段的体育课内容应有所不同,但第8次新课改实施的体育新课程标准,未规定哪个学段哪级水平具体要教什么内容,只有“目标引领内容”的要求。面对数量庞大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很难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教学大纲年代的体育教学,由于哪个学段、哪个年级、哪个学期教什么基本上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判断好课时无需看选择的内容。而现在,由于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评判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合理,也就成为评判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毛振明教授[2]认为“好的体育课的核心是好教材。”而一个教学内容该不该选,选的是否恰到好处,一是看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二是看是否能够达到课程目标要求;三是看所选内容是否具有学科特性。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好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2-0062-03
什么是好课?就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而言,在教学大纲年代好课可能意味教师要按照生理负荷曲线安排课的密度,学生要有“汗和乐”的效果。新课改后,对好课的认识越加泛化了。好课可能意味着学生喜欢了、高兴了,好课可能意味着学生学懂了,也可能意味着学生参与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对什么是体育课程“好课”的不同认识,不利于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有必要分析产生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的原因,并提出判断“好课”的基本方法。
1 对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的原因
对体育课程“好课”认识不一,既有理论层面的原因,又有实践层面的原因。
从理论层面来看,体育学科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单从体育教学内容上来看,对各学段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例如篮球,初中应教哪些技术、高中应教哪些技术、都分别教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缺乏相关研究,因此缺乏好课的内容判断标准。
从实践层面来看,还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从主观上看,可能是评课人对体育课持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例如,如果评课人只将学生“乐了、热了”作为评判好课的标准,那么学生是否学到技能就不那么重要;如果评课人重点看学生在体育课上是否“学会了、学乐了”,那么对学生是否运动了或有多少的运动负荷可能不那么在乎。从客观上看,原因主要是体育课程基本规定性的缺乏。中國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现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2006年就曾提出了“对优秀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试用)”。目前,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正在对《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与基本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可以预期,关于什么是好的体育课将会有一个权威的评判依据出台。还有评课人本身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评课人对体育课的类型认识不足,就可能会忽略了“好课”判断的前提条件。因为,不同类型的体育课,教学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评课的关注点也会有所区别。或者,评课人对于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的学生特点不清楚,忽视不同学段学生的差异和学段内容的差异,以及学段目标的不同等,也可能导致判断错误等等[1]。
2 判断体育课程“好课”的基本方法
虽然对好的体育课认识不一,但要统一认识,使评价更客观,还是有一些基本方法可循的。这些方法就是要明确所评体育课的类型、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具体、判断教学方法是否适切、观察教学效果是否达成。
2.1 明确所评体育课的类型
不同的体育课类型,即使内容相同,目标也可能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和最后的效果也会不同。因此,在判断一节体育课是否是好课时,首先要明确体育课的类型。
依据体育课教学任务的要求,体育课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等。这些课的教学任务不同,目标就不同,方法和效果的判断标准就有区别。如评判新授课时可能要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学会新授内容,而复习课的评价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练习密度。
依据体育课是否是展示课,体育课可分为常态课和观摩课。观摩课可能更多关注学理,如课的设计等;常态课可能更多关注学力,如课的效果等。希望常态课都能像观摩课一样准备,观摩课都能像常态课一样能接地气,并将观摩课或常态课的判断标准照搬到常态课或观摩课上来,显然不合理。
依据不同学段,体育课可分为小学体育课和初中体育课,小学体育课还有低段和高段的划分。不同学段体育课的特点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评判时的关注点也不同。如小学低段体育课主要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要更多关注孩子的玩和乐,以激发体育学习动机;而小学高段体育课和初中体育课可能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力培养,因此,评判视角会有不同。一堂体育课,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学生头戴小鸡装饰物,戴在一二年级学生头上会觉得很可爱,戴在五年级学生头上就会觉得很别扭。在低学段看到这个游戏可以认为教师是为提高学生活动量而设计的,在高学段看到这个游戏就要考虑是否能与下面的教学内容衔接,是否为学习变向跑和急停做准备。
依据体育场地器材等的配备情况,体育课可分为场地器材充足的体育课和场地器材不足的体育课。在场地器材不足的体育课上,如果用场地器材充足的要求来评价就不合适了。因此,应关注教师是否自制器材或是否采用学生合作学习来解决器材或场地不足,或是否采用其他替代性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场地器材充足的体育课则应关注教师是否充分利用了场地和器材。
体育课还有很多分类,如理论课和实践课、自选内容课和规定内容课等等。每一种分类都有不同的评课视角。因此,在进行好课判断的时候一样要先明确课的类型,才能有助于评课视角选择和方向把握。
2.2 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
不同学段的体育课内容应有所不同,但第8次新课改实施的体育新课程标准,未规定哪个学段哪级水平具体要教什么内容,只有“目标引领内容”的要求。面对数量庞大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很难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教学大纲年代的体育教学,由于哪个学段、哪个年级、哪个学期教什么基本上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判断好课时无需看选择的内容。而现在,由于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评判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合理,也就成为评判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毛振明教授[2]认为“好的体育课的核心是好教材。”而一个教学内容该不该选,选的是否恰到好处,一是看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二是看是否能够达到课程目标要求;三是看所选内容是否具有学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