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扭矩自檢型行星齿轮减速器内齿圈和箱体简化模型。把内齿圈和箱体导入到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施加约束和载荷得出结果,判断此设计是否满足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减速器的要求。
关键词:扭矩自检型减速器;内齿圈;箱体;结构静力学分析
为了保证减速器中的各个零部件在工作时能够安全运转,减少故障,在做各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对关键的零部件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可以得到个零部件在各工况下的位移、应力、应变情况,验证其工作应力是否超过了许用应力,发现不合理时可以及时地修改,使零件达到使用的要求[1-2]。行星齿轮机构在机械传动系统中主要承担减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为了使行星减速器结构更合理、性能更优越,必须对其关键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本文主要对内齿圈和箱体进行静力学分析。
1 扭矩自检型行星减速器的结构特点
本文的扭矩自检型行星齿轮减速器是在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基础上改进的,该行星齿轮如图1所示,主要由中心轮、机壳、内齿圈、行星轮、行星架、压电陶瓷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该结构利用了齿式浮动的机构,太阳轮、行星架两者同时浮动。
2 内齿圈的有限元分析
2.1 内齿圈的模型导入
本文应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应用SoliWorks软件设计创建内齿圈模型,导出X_T格式文件,再将X_T格式文件导入ANSYS中。
2.2 定义内齿圈的材料属性
内齿圈的材料属性如表1所示。
2.3 对内齿圈进行网格划分
对内齿圈进行网格划分时,考虑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内齿圈的结构特点,设置网格大小为2 mm,采用自由划分方式,内齿圈的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
2.4 对内齿圈施加约束和载荷
由于内齿圈的结构特点,约束应施加在键槽和内齿圈的一端面,内齿圈与行星轮啮合时,啮合力F过啮合线垂直于齿面。为了加载方便,选择将啮合力F加载在分度圆上,并将啮合力F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即切向力Ft和径向力Fr。载荷大小可以根据设计承载的扭矩按如下公式求取:
式中:T为扭矩,Fr为径向力,Ft为切向力,d为载荷点处齿轮的直径大小。本文所述的齿轮设计承载扭矩大小T=360 Nm,计算得Ft=3 272.73 N,Fr=1 191.18 N。
2.5 内齿圈分析结果
从应力云图(见图3)可以看出,轮齿最大应力发生在根部,其值为563.92 MPa。根据内齿圈材料芯部调制表面淬火后,屈服强度可达到740 MPa,可以得出内齿圈轮齿根部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是比较低的,这也是造成内齿圈失效的原因。
3 箱体的静力学结构分析
3.1 箱体简化建模
由于减速器箱体上分布着螺栓连接孔、放油孔、透气孔及一些尺寸不一的倒角、圆角等小结构,增加了箱体的复杂性,因此,对模型作简化处理:(1)在实际情况中,减速箱箱体分成前盖、后盖、机壳3个部分,在装配时用各种螺栓连接孔连接。在有限元分析中,要忽略各种螺栓连接孔,并将这3个部分看成一体。(2)忽略减速箱体上各种尺寸的倒角、圆角、放油孔、透气孔以及地脚螺栓连接孔。
3.2 定义箱体材料属性
应用SoliWorks创建箱体的简化模型,导出X_T格式文件,再将X_T格式文件导入ANSYS中,此减速器箱体材料为HT200,其材料属性如表2所示。
3.3 对箱体网格划分
本文采用的是Workbench自带的Patch Conforming法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大小为5 mm。
3.4 对箱体施加约束和载荷
在实际的工作状态中,此减速器通过4个地脚螺栓与地面进行连接,为了尽可能模拟减速器实际工况,对减速器4个螺栓孔作完全约束处理。
在行星轮传动中,各基本构件对传动主轴上的轴承所作用的总径向力等于0。所以本文不考虑轴承箱体的作用力。本文的内齿圈与壳体脱开,并可以相对于壳体转动,右侧设计一挡块,对内齿圈进行轴向定位。本文只计算了通过凸台传递给箱体的力,将该力转化成扭矩通过压电陶瓷传感器测量出来,该扭矩的施加位置在内齿圈和壳体的接触面上,然后进行求解。
3.5 箱体求解结果
经过计算,得到箱体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7.365 MPa,远远小于箱体材料的屈服强度,说明此结构是安全的,且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连接壳体和底板的筋板处。箱体受到扭矩后变形的最大位移为0.068 1 mm,对箱体结构影响不明显。最大位移发生在内齿圈和箱体连接的最上方。
4 结语
通过对扭矩自检型行星减速器内齿圈的结构静力学分析可以得出,内齿圈的齿根疲劳强度的安全强度比较低,因此,在制造加工齿轮时要特别注意。通过对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可知,在设计减速器箱体的时候,要考虑壳体与筋板连接处的强度。
[参考文献]
[1]张洪才.ANSYS 14.0理论解析与工程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蒋春松,孙浩,朱一林.ANSYS有限元分析与工程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扭矩自检型减速器;内齿圈;箱体;结构静力学分析
为了保证减速器中的各个零部件在工作时能够安全运转,减少故障,在做各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对关键的零部件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可以得到个零部件在各工况下的位移、应力、应变情况,验证其工作应力是否超过了许用应力,发现不合理时可以及时地修改,使零件达到使用的要求[1-2]。行星齿轮机构在机械传动系统中主要承担减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为了使行星减速器结构更合理、性能更优越,必须对其关键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本文主要对内齿圈和箱体进行静力学分析。
1 扭矩自检型行星减速器的结构特点
本文的扭矩自检型行星齿轮减速器是在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基础上改进的,该行星齿轮如图1所示,主要由中心轮、机壳、内齿圈、行星轮、行星架、压电陶瓷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该结构利用了齿式浮动的机构,太阳轮、行星架两者同时浮动。
2 内齿圈的有限元分析
2.1 内齿圈的模型导入
本文应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应用SoliWorks软件设计创建内齿圈模型,导出X_T格式文件,再将X_T格式文件导入ANSYS中。
2.2 定义内齿圈的材料属性
内齿圈的材料属性如表1所示。
2.3 对内齿圈进行网格划分
对内齿圈进行网格划分时,考虑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内齿圈的结构特点,设置网格大小为2 mm,采用自由划分方式,内齿圈的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
2.4 对内齿圈施加约束和载荷
由于内齿圈的结构特点,约束应施加在键槽和内齿圈的一端面,内齿圈与行星轮啮合时,啮合力F过啮合线垂直于齿面。为了加载方便,选择将啮合力F加载在分度圆上,并将啮合力F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即切向力Ft和径向力Fr。载荷大小可以根据设计承载的扭矩按如下公式求取:
式中:T为扭矩,Fr为径向力,Ft为切向力,d为载荷点处齿轮的直径大小。本文所述的齿轮设计承载扭矩大小T=360 Nm,计算得Ft=3 272.73 N,Fr=1 191.18 N。
2.5 内齿圈分析结果
从应力云图(见图3)可以看出,轮齿最大应力发生在根部,其值为563.92 MPa。根据内齿圈材料芯部调制表面淬火后,屈服强度可达到740 MPa,可以得出内齿圈轮齿根部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是比较低的,这也是造成内齿圈失效的原因。
3 箱体的静力学结构分析
3.1 箱体简化建模
由于减速器箱体上分布着螺栓连接孔、放油孔、透气孔及一些尺寸不一的倒角、圆角等小结构,增加了箱体的复杂性,因此,对模型作简化处理:(1)在实际情况中,减速箱箱体分成前盖、后盖、机壳3个部分,在装配时用各种螺栓连接孔连接。在有限元分析中,要忽略各种螺栓连接孔,并将这3个部分看成一体。(2)忽略减速箱体上各种尺寸的倒角、圆角、放油孔、透气孔以及地脚螺栓连接孔。
3.2 定义箱体材料属性
应用SoliWorks创建箱体的简化模型,导出X_T格式文件,再将X_T格式文件导入ANSYS中,此减速器箱体材料为HT200,其材料属性如表2所示。
3.3 对箱体网格划分
本文采用的是Workbench自带的Patch Conforming法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大小为5 mm。
3.4 对箱体施加约束和载荷
在实际的工作状态中,此减速器通过4个地脚螺栓与地面进行连接,为了尽可能模拟减速器实际工况,对减速器4个螺栓孔作完全约束处理。
在行星轮传动中,各基本构件对传动主轴上的轴承所作用的总径向力等于0。所以本文不考虑轴承箱体的作用力。本文的内齿圈与壳体脱开,并可以相对于壳体转动,右侧设计一挡块,对内齿圈进行轴向定位。本文只计算了通过凸台传递给箱体的力,将该力转化成扭矩通过压电陶瓷传感器测量出来,该扭矩的施加位置在内齿圈和壳体的接触面上,然后进行求解。
3.5 箱体求解结果
经过计算,得到箱体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7.365 MPa,远远小于箱体材料的屈服强度,说明此结构是安全的,且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连接壳体和底板的筋板处。箱体受到扭矩后变形的最大位移为0.068 1 mm,对箱体结构影响不明显。最大位移发生在内齿圈和箱体连接的最上方。
4 结语
通过对扭矩自检型行星减速器内齿圈的结构静力学分析可以得出,内齿圈的齿根疲劳强度的安全强度比较低,因此,在制造加工齿轮时要特别注意。通过对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可知,在设计减速器箱体的时候,要考虑壳体与筋板连接处的强度。
[参考文献]
[1]张洪才.ANSYS 14.0理论解析与工程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蒋春松,孙浩,朱一林.ANSYS有限元分析与工程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