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传播的作用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0939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是一种语文艺术形式,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研究文学不仅要关注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写作手法等,还要关注作品的时代内涵。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文学作品,都会带有时代的痕迹。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强。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是对西方世界的深度探索。由张小燕、白文霞等共同编著的《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2017年3月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一书以时间作为重要线索,从不同文体的视角出发,研究美国文学、英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对其发展背景、文学特点实施科学梳理,将不同时期文学的风格彰显出来,对其背后原因进行深入挖掘,对影响文学风格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探究,掌握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实现其研究意义的最大化。
  近些年来有关文学的争议比较大,学者对文学的看法不同,文学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产生了大量文学研究成果。《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一书以独特视角作为切入点,梳理不同时期的研究对象,明确重点,展现了英美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该书并没有将其研究范围局限在发展脉络方面,而是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对英美文化的发展进行总结,时刻关注各个时期文学的发展。该书通过简洁的叙述,对不同阶段的文学内涵进行科学分析,对其背后意义深度挖掘。因此,该书在出版后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为英美文学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一书主要以文学的发展脉络作为线索,以英美各个时期的诗歌、小说等作为出发点,总结作品之间的相同特点,积极挖掘其时代内涵对文学的影响,且针对其中的差异,结合文学的自身经验,进行科学论证,进行深入分析。该书明确研究对象为英美文学,应用时间轴作为重要线索,描述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文学作品彰显了文化的差异性,在相同阶段内,中国文学与英美文学具有显著差异。对于文学来讲,文化差异性不会产生作品质量的不同。文学研究要对其差异性进行密切关注,合理对待文学之间的差异性,明确文学作品中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文学与世界的密切联系。与此同时,该书逻辑结構严谨,从早期到中世纪时期、再到19世纪等,在结构编排方面比较严谨,时间脉络比较清晰,便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应相关的时代特点,实现文学研究的预期目标,积极探索文学与社会的内在关联,对影响文学进程的原因进行总结。
  该书在内容方面注重文学研究的趋势,对研究对象进行积极探索。该书作者认为研究英美文学要科学把握文学研究的特点,对其进行思考、总结,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要按照当时社会的经济、宗教发展等情况,对此实施科学分析。该书描述比较充实,根据时间线索安排叙述内容,交代了时代背景,为文学特点剖析提供了便利。《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研究英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对早期以及中世纪的英国文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主要对诗歌的多样性进行分析,该时期的文学发展与时代背景具有密切关联,作者对此展开了详细探索。第三章研究17世纪的英国文学,包括散文多样化特点、英雄悲剧的兴起等。第四章主要研究18世纪的英国文学,有小说的繁荣、戏剧的没落等。第五章主要研究19世纪的英国文学。第六章主要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文学,并对散文的新发展、诗歌的现代化展开具体分析。第七章研究20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文学,包括诗歌的多元化发展、戏剧的多派别发展。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下篇主要研究美国文学的发展,分为四章。第八章主要研究早期美国文学。第九章主要研究19世纪美国文学,有多派别小说的创作。第十章主要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文学,包括诗歌的繁荣发展、戏剧创作的多样化等。第十一章主要研究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文学,对小说多样化发展进行分析。该书主要以跨文化视角为基础,对文学特点实施总结,其研究范围比较广泛。该书语言简单明了,借助简单的语言对知识点进行研究,帮助读者积极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使其掌握更多的英美文学知识,为后期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该书在结构编排方面,考虑了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对内容实施科学设计。英美文学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涉及背景分析、理论基础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没有时间阅读长篇著作。英美文学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受到语言、思维习惯、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开展有深度的英美文学原著作的传播。鉴于这种情况,大众传媒的诞生,极大促进了英美文学的传播进程。大众传媒是新型的媒介传播手段,具有自身的显著优势。在文学传播过程中,为了提升大众的阅读效果,可以应用大众传媒的传播手段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更好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大众传媒是如今信息传播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媒介手段,是建立在专业技术基础上的平台交流手段,打破了时间、地域、空间方面的局限性,极大缩短了文学交流的过程,提升了交流的速度。大众传媒包含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具有信息搜集、发布的优势,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人们提供不同种类的信息,丰富读者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许多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由于语言、文化习惯方面的差异性,造成文化之间的理解比较困难,甚至产生许多交流障碍。大众传媒这种比较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可以应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对作品中蕴含的文学思想进行阐释。大众传媒的应用可以将文学作品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它可以应用多种信息处理手段,借助文字、视频、图画等手段,对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比如《简·爱》《飘》等文学作品被翻拍成中文电影,供大众欣赏,使受众感悟其文学价值。
  在大众传媒未经过广泛应用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学经典著作都是借助纸质书籍进行传播的。通常情况下,阅读对象大多是社会精英、高级知识分子等,这极大限制了经典文学在社会的传播范围。大众传媒的应用,在英美文学的传播过程中具有积极推进作用,极大拓展了英美文学作品的覆盖范围。大众主要是由不同的小的社会个体组成的,其个体自身的文学素养具有显著差异性。所以,其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英美文学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会出现理解方面的困难。大众传媒有效解决了个体之间的文化差异,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局限性,消除了个体之间在文化交流方面的障碍。   另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也极大推动了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文学作品之间的传播不再受到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局限性,可以充分体现不同种类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作品内容的特色。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因此对于文学经典作品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比如美国文坛上追求独特唯美主义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他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经典理论,在当时的英美文学史上引起了很大轰动。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注重诗歌的表现手段、语言,注重诗歌的韵律美,强调要奠定整个诗歌作品的感情基调。他的许多小说作品,因为积极挖掘最深层次的内容,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他的许多优秀作品传播到法国,对法国著名的剧作家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因为大众传媒在文学传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对同一时期的文学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大众传媒的应用对英美文学的传播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主流媒体对作品的品评工作,深化了大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学作品的相关描述,感受心灵的涤荡。文学没有民族、地域、种族的区别,优秀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其文章结构、作品分析、人物形象等都会引发读者的共鸣,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指引人们更好地生活。借助大众传媒手段,我国的作家可以积极借鉴英美文学作品中关于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题材的表现艺术,积极创新文学表现形式,继而形成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作品。如今,大众传媒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大众需要的知识信息,可以对社会起到一种正向的导向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社会的主流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文学作品传播过程中,其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可以引发社会大众的积极思考,让读者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找出与文学作品的契合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眾传媒在文学作品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文学作品也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如今,大众传媒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应用大众传媒传播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了解英美文学的平台。
  总之,在《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一书的描述过程中,作者应用时空发展脉络,对英美文学研究范围、风格特点、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深化对西方基本语言技能的掌握,对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可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实现文学的交互发展。
  [本文为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粤教高函〔2018〕180)]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兼具文化性和实用性功能的特定符号,公示语是社会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基本文体,是公共生活中特定主体向其他公众提供相关资讯和服务的重要载体,具体涉及诸如经济、文化等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从本质上而言,公示语是特定文化场域中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与国际社会的互融程度持续上升,公示语翻译在这样的
期刊
舞台管理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涉及舞台演出过程中诸多层面上的要素,一定意义上扮演着舞台演出各要素之间黏合剂的重要角色,其工作广泛地渗透到舞台演出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对最终的舞台呈现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舞台管理是舞台演出中不可忽略的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检索相应的知识平台可以明显地发现,舞台管理这一命题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持续研究,相应主题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不同的研究主
期刊
【摘要】地市级晚报如何应对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拓展空间,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南阳晚报》近些年以采访接“地气”的新闻为突破点,以报道有“人气”的新闻为着眼点,编辑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带“露珠”的新闻,前方后方协同作战,实现报网与新媒体联动,走出了一条寻求实现和提升新闻舆论的“四力”之路。  【关键词】提升新闻舆论“四力”;接“地气”;有“人气”;有“新气”;勤“通气”  不断
期刊
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体育学科教学的不断优化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篮球作为一个在我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体育项目,在竞技体育和民间群众体育的范畴内都扮演着不可忽略的关键性角色,自然也是高校体育学科整体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系统梳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高校篮球教学主题层面上的探究历程会发现,实际上一直有相关学者在接力式地致力于这方面的主题研究,差异化的研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展现出无限的活力、创造力,严重消解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受各种因素制约,自媒体也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短板和缺陷。如何保持专业定力,从自媒体中汲取优质的东西,避免自媒体的恶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成为当前主流媒体必须面对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是媒体融合改革、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为整体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经济活力、保持经济增长及稳定就业等诸多层面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本质层面上而言,旅游是特定人群跨越空间、寻求差异化文化体验的过程,跨地区、跨文化体验是旅游整体命题中的核心内容,作为旅游业发展中的关键内容和“前沿阵地”,旅游语言直接影响着旅游主体良好的情感体验和主观评价,在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过程
期刊
《高校思想教育的理論叙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出版)是高校思政教育建设进程中的必读书目之一,收录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教授的部分访谈、致辞及论文等重要文章,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化强国作为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发展战略,旨在推动文化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进步,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高校大学生而
期刊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是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及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产学研合作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具有主体的多元化特点,人才培养主体不同,其培养过程及方式也存在差异,而多元主体的合作则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  姜大源著的《职业教育要义》(2017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明确指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创新型、复
期刊
扬琴起源于中东波斯,后传入中国、印度、越南、日本、西班牙、土耳其等多个国家,是独具民族特色且在现代得到广泛传播与推广的大众化击弦乐器之一。扬琴是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众化传播的深入与人们的广泛关注,扬琴的教育与推广日益普及,扬琴演奏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索。李玲玲编著的《扬琴演奏基础教程》(2002年10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以扬琴演奏特色与技巧为切
期刊
【摘要】习近平关于舆论监督的重要论述和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关于新闻舆论重要论述和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舆论监督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习近平关于舆论监督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实践性的新理念、新主张和新要求,系统回答了舆论监督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体系完整、内涵深刻的关于舆论监督的重要论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