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患者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精神健康宣教策略。
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2010年~2013年就诊的500例患者,对其行精神卫生知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精神健康宣教。
结果:基础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30.6%~83.6%之间,平均回答正确率为53.4%;特殊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確率在37.1%~79.1%之间,平均正确率为63.8%。宣教后,全体患者基础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65.9%~96.6%之间,平均回答正确率为79.4%;特殊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68.1%~95.1%之间,平均正确率为80.8%。宣教后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宣教前(P<0.05)。
结论:患者和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认识不足,予以系统全面的个性化宣教可提升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
关键词:门诊 精神卫生知识 精神健康宣教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0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93-02
很多就诊者对精神卫生知识并不了解,因而不能很好地评估精神状态和配合心理健康指导及精神药物使用工作,以至于拖延病情、加重对身体健康与家庭和谐的危害[1]。本研究对我院门诊部500例患者进行了精神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并根据所得精神卫生知识掌握结果积极开展全面的个性化精神卫生宣教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部2010年~2013年就诊的500例患者,男260例,女240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3.9±2.2)岁;学历水平大专及以上192例、高中236例、初中及以下72例。1.2 方法。首先成立精神卫生管理小组,在研究开始前集中培训2周,向小组成员讲解精神卫生调查与宣教的方法和目标,让全体成员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通过最终检验的成员方可参与精神卫生调查、分析与宣教工作。
参照河北省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的郭红在《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对精神疾病患病率的影响》报道中所涉及的精神卫生知识内容[2]设计调查问卷,向全体患者发放,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指导患者正确填写问卷后,收回问卷,分析患者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精神卫生宣教:①集中交流。定期集合待诊者,耐心、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讲解精神卫生知识,集中讲解时间保持在半小时以内,鼓励患者发问、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疑问,鼓励患者、家属间积极交流,帮助患者和家属重视精神卫生问题,认识到精神病源于生活,精神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可耻的、无法防治的疾病,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更好地配合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②集中展示精神卫生宣传图画,发放精神卫生宣教手册,让患者和家属在门诊部直观、方便地了解精神卫生问题,结合图画与解说文字对精神卫生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更客观的认识。③电视节目及广播媒体宣教。邀请经验丰富的精神科专家和临床工作者录制精神卫生常识宣传片,制作成VCD光盘赠送或售卖,并在门诊大厅播放讲解内容,利用广播等媒体拓宽宣传渠道,让患者待诊时不会无聊,并能通过多种途径更好地了解精神卫生知识。④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有条件的情况下,安排护理人员积极开展一对一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工作,通过简单的交谈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精神卫生问题的了解程度和范围,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提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加深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帮助患者和家属调整心态、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更好地自行评估精神状态和调节情绪。
1.3 评价标准。整理并分析有效问卷中的精神卫生知识正确情况,并对比宣教前后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
1.4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500份问卷均有效,其中基础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30.6%~83.6%之间,平均回答正确率为53.4%;特殊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37.1%~79.1%之间,平均正确率为63.8%。
2.2 宣教效果。经过系统全面的个性化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后,全体患者基础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65.9%~96.6%之间,平均回答正确率为79.4%;特殊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68.1%~95.1%之间,平均正确率为80.8%。宣教后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宣教前(P<0.05)。
3 讨论
精神卫生知识不仅关系到精神疾病的防治,还与预防和控制不良心理行为有密切关联,患者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后,其生活质量和疾病防控水平均可明显得到提升[3]。
临床工作者应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科学认识精神问题,更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精神卫生知识,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摆脱文化水平的限制、生活环境及生活节奏、工作状态的变化,增强心理承受力,科学进行精神状态自我评估,善于调整心理状态,从而降低精神疾病发生率、提升诊疗配合度[4]。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本次研究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待改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有待提升,通过集中交流讲解、集中展示精神卫生宣传图画、发放精神卫生宣教手册、一对一个性化教育等方式可提高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利于更好地防治精神疾病、改善患者生活与工作质量、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陈经纬,唐宏宇,谢斌等.精神卫生法律与伦理集中周期式培训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8):573-577
[2] 郭红,潘惠君,陈宏美等.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对精神疾病患病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4):132-134
[3] 潘惠君,郭红,陈宏美等.精神卫生知识普及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3):1195-1197
[4] 杨宁,颜瑜章,陈力鸣等.老年人及其照料者对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症状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27-331
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2010年~2013年就诊的500例患者,对其行精神卫生知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精神健康宣教。
结果:基础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30.6%~83.6%之间,平均回答正确率为53.4%;特殊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確率在37.1%~79.1%之间,平均正确率为63.8%。宣教后,全体患者基础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65.9%~96.6%之间,平均回答正确率为79.4%;特殊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68.1%~95.1%之间,平均正确率为80.8%。宣教后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宣教前(P<0.05)。
结论:患者和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认识不足,予以系统全面的个性化宣教可提升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
关键词:门诊 精神卫生知识 精神健康宣教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0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93-02
很多就诊者对精神卫生知识并不了解,因而不能很好地评估精神状态和配合心理健康指导及精神药物使用工作,以至于拖延病情、加重对身体健康与家庭和谐的危害[1]。本研究对我院门诊部500例患者进行了精神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并根据所得精神卫生知识掌握结果积极开展全面的个性化精神卫生宣教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部2010年~2013年就诊的500例患者,男260例,女240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3.9±2.2)岁;学历水平大专及以上192例、高中236例、初中及以下72例。1.2 方法。首先成立精神卫生管理小组,在研究开始前集中培训2周,向小组成员讲解精神卫生调查与宣教的方法和目标,让全体成员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通过最终检验的成员方可参与精神卫生调查、分析与宣教工作。
参照河北省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的郭红在《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对精神疾病患病率的影响》报道中所涉及的精神卫生知识内容[2]设计调查问卷,向全体患者发放,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指导患者正确填写问卷后,收回问卷,分析患者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精神卫生宣教:①集中交流。定期集合待诊者,耐心、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讲解精神卫生知识,集中讲解时间保持在半小时以内,鼓励患者发问、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疑问,鼓励患者、家属间积极交流,帮助患者和家属重视精神卫生问题,认识到精神病源于生活,精神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可耻的、无法防治的疾病,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更好地配合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②集中展示精神卫生宣传图画,发放精神卫生宣教手册,让患者和家属在门诊部直观、方便地了解精神卫生问题,结合图画与解说文字对精神卫生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更客观的认识。③电视节目及广播媒体宣教。邀请经验丰富的精神科专家和临床工作者录制精神卫生常识宣传片,制作成VCD光盘赠送或售卖,并在门诊大厅播放讲解内容,利用广播等媒体拓宽宣传渠道,让患者待诊时不会无聊,并能通过多种途径更好地了解精神卫生知识。④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有条件的情况下,安排护理人员积极开展一对一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工作,通过简单的交谈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精神卫生问题的了解程度和范围,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提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加深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帮助患者和家属调整心态、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更好地自行评估精神状态和调节情绪。
1.3 评价标准。整理并分析有效问卷中的精神卫生知识正确情况,并对比宣教前后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
1.4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500份问卷均有效,其中基础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30.6%~83.6%之间,平均回答正确率为53.4%;特殊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37.1%~79.1%之间,平均正确率为63.8%。
2.2 宣教效果。经过系统全面的个性化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后,全体患者基础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65.9%~96.6%之间,平均回答正确率为79.4%;特殊精神卫生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68.1%~95.1%之间,平均正确率为80.8%。宣教后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宣教前(P<0.05)。
3 讨论
精神卫生知识不仅关系到精神疾病的防治,还与预防和控制不良心理行为有密切关联,患者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后,其生活质量和疾病防控水平均可明显得到提升[3]。
临床工作者应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科学认识精神问题,更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精神卫生知识,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摆脱文化水平的限制、生活环境及生活节奏、工作状态的变化,增强心理承受力,科学进行精神状态自我评估,善于调整心理状态,从而降低精神疾病发生率、提升诊疗配合度[4]。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本次研究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待改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有待提升,通过集中交流讲解、集中展示精神卫生宣传图画、发放精神卫生宣教手册、一对一个性化教育等方式可提高精神卫生知识掌握度,利于更好地防治精神疾病、改善患者生活与工作质量、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陈经纬,唐宏宇,谢斌等.精神卫生法律与伦理集中周期式培训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8):573-577
[2] 郭红,潘惠君,陈宏美等.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对精神疾病患病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4):132-134
[3] 潘惠君,郭红,陈宏美等.精神卫生知识普及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3):1195-1197
[4] 杨宁,颜瑜章,陈力鸣等.老年人及其照料者对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症状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2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