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只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心灵。”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如果拥有真心、爱心、耐心,他将拥有所有学生的信任和爱戴;班主任如果用“心”耕耘,就能收获喜悦。
一、用“爱心”抚慰孩子的心灵
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倾注给孩子们,我用心营造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让孩子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谊和班主任的关怀。
我班有个叫薇薇的孩子,她沉默寡言,上课漫不经心,从不发言,老师提问,她从不回答,下课后,也是独来独往,常常一个人趴在课桌上写写画画。我多次找她谈话,问其原因,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不肯吱声,让我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在家访中,我了解到,她父母长期在外地做生意,每年春节才回来几天,从小就把她交给奶奶照料,奶奶年迈,除了给她吃饱穿暖,无力顾及其他方面。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无力让她立刻转变,但我想,她最缺少的一定是慈母的关怀,我应该尽量地让她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和关怀,用我的爱心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于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注意给她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呵护,看到她的头发时常乱蓬蓬的,我就帮她梳梳头发,有时故意让她帮我到办公室去拿点学具,送送本子,让她感受到自己的重要,然后借机在同学面前表扬她,鼓励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还帮她在班里找了两个热情开朗的孩子做朋友,鼓励她去主动交流,和别人一起玩游戏。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薇薇渐渐地活泼了起来,和她聊天再也不只是单单点头和摇头了,上课偶尔也能看到她悄悄举起的小手,每次测验她也能考八九十分了,我的心里无比高兴。慢慢地,薇薇和我越来越亲,每次课间我在教室里批作业,她总会挨在我身边,帮我整理作业本,三八妇女节那天,她悄悄地在我办公桌上放了个发卡,说:“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教师节那天,她还亲手制作了一张贺卡送给我,看着这个小小的发卡和那张精心设计的贺卡,我似乎看到了孩子那颗娇小而又火热的心,我的心中也宽慰了许多。
二、用“真心”赢得孩子的信任
生活中有些孩子对外界极其敏感,对他人心存戒备,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我班个子最小的怡怡刚读一年级时就是如此。开学的第三天起,孩子就每天哭闹不止,不肯到校上学,被家长生拉硬拽到学校,就干脆躺在学校门口的地上,紧紧抓住父母的裤管,怎么也不放松,谁也拉不走,拖不动,为这受到了父母不少的“皮肉”之苦,可就是不起效。这天,怡怡又滚在地上,被父母狠狠地揍了一顿之后,我好不容易把她弄到我的办公室,左哄右骗,她还是大哭着要找妈妈,要回家。问她为什么这样?她开始不说话,后来才说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这里。有时上完一节课后,她还会躲起来,让我们楼上楼下,花丛竹林、厕所走廊来来回回找个遍,同学劝她不要哭,她居然还咬人。有几次,她还试图从学校围墙的破洞里钻出去,让我们心惊胆战的。每天都这样,搞得老师、家长精疲力竭的,家长实在没招了,带她去儿童医院检查是否得了心理疾病,还动了干脆停学的念头。
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不习惯学校的管束,除了她的父母,她对别人都不信任,都很排斥。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的话:“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我一定要走进她的心灵,用我的真心去接触她的心灵,用我的爱心换取她的改变。為了取得她的信任,不让她课间溜出去,我找来《幼儿画报》和她一起看,给她讲画报上的故事;有时和她说几句悄悄话,和她一起分享班级里的小秘密;有时偷偷地送给她一支铅笔或一块橡皮,给她小小的惊喜;我还时常耐心地告诉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诉她“你是老师最关心、最喜欢的孩子。”在发觉她肚子饿的时候,我会悄悄地把她叫到办公室,给她送上几片饼干、一包牛奶。……她就这样在我的特别呵护下学习着。渐渐地,我的“真心”赢得了她的信任,她哭声少了,对我信任了起来,有什么事都愿意告诉我,她还总是告诉别人她最喜欢语文课,因为语文课是班主任李老师上的。各任课老师反映她上课比以前专心了,积极了,成绩也进步了。回想起来,她整整哭闹了三个多月。在这近一个学期里,我对她倾注了全部的真心、全部的爱。
三、用“耐心”期待孩子的转化
嘉嘉平时上课挺专心的,作业也很认真,写的字端端正正,一直是我眼里的乖学生,可在家里却倔得要命,说一不二,谁的话都不听。自从有一次英语单词读不出来后,就不肯来上学,一听英语课就害怕。任凭我和家长磨破了嘴皮鼓励他,也没用,他从此患上了“惧学症”,不肯来上学。隔三岔五地就闹一次。有一次干脆在学校故意尿湿了裤子,要我给他爸爸妈妈打电话,让父母接回家。对嘉嘉,我总是细心观察他的思想动态,用耐心期待着他的转化,为了让他重新找回自信,我一有休息时间,就陪他读英语,听英语,只要他有点滴进步,我就在同学面前表扬他;我让他做老师的小助手,叮嘱他每天早晨去传达室取牛奶,分牛奶;我还让他担任值日班长,每天检查同学佩戴红领巾的情况。他果然很负责。有一天,有英语课,他又没来,第二天,我告诉他,因为你没有来上学,我们班损失很大,班里的牛奶没人取,一个同学忘戴红领巾,班级评比被扣了一分。我说,看来,你在我们班很重要,你不来可不行啊,你一定要答应老师天天来上学,要不然,我们班的损失会更大的。他懂事地点点头,从那以后,他真的很少缺课,发着高烧也一定要来上学,晚上才肯去挂水,也不再那么惧怕英语了。实践证明,我这种对他委以“重”任,又耐心期待的方法,非常有效。
总之,教育是心灵的交流。用“心”能点亮孩子心灵的灯盏,用“心”能让我们的教育工作事倍功半,班主任老师只要用“心”耕耘,就能收获喜悦。
一、用“爱心”抚慰孩子的心灵
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倾注给孩子们,我用心营造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让孩子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谊和班主任的关怀。
我班有个叫薇薇的孩子,她沉默寡言,上课漫不经心,从不发言,老师提问,她从不回答,下课后,也是独来独往,常常一个人趴在课桌上写写画画。我多次找她谈话,问其原因,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不肯吱声,让我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在家访中,我了解到,她父母长期在外地做生意,每年春节才回来几天,从小就把她交给奶奶照料,奶奶年迈,除了给她吃饱穿暖,无力顾及其他方面。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无力让她立刻转变,但我想,她最缺少的一定是慈母的关怀,我应该尽量地让她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和关怀,用我的爱心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于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注意给她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呵护,看到她的头发时常乱蓬蓬的,我就帮她梳梳头发,有时故意让她帮我到办公室去拿点学具,送送本子,让她感受到自己的重要,然后借机在同学面前表扬她,鼓励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还帮她在班里找了两个热情开朗的孩子做朋友,鼓励她去主动交流,和别人一起玩游戏。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薇薇渐渐地活泼了起来,和她聊天再也不只是单单点头和摇头了,上课偶尔也能看到她悄悄举起的小手,每次测验她也能考八九十分了,我的心里无比高兴。慢慢地,薇薇和我越来越亲,每次课间我在教室里批作业,她总会挨在我身边,帮我整理作业本,三八妇女节那天,她悄悄地在我办公桌上放了个发卡,说:“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教师节那天,她还亲手制作了一张贺卡送给我,看着这个小小的发卡和那张精心设计的贺卡,我似乎看到了孩子那颗娇小而又火热的心,我的心中也宽慰了许多。
二、用“真心”赢得孩子的信任
生活中有些孩子对外界极其敏感,对他人心存戒备,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我班个子最小的怡怡刚读一年级时就是如此。开学的第三天起,孩子就每天哭闹不止,不肯到校上学,被家长生拉硬拽到学校,就干脆躺在学校门口的地上,紧紧抓住父母的裤管,怎么也不放松,谁也拉不走,拖不动,为这受到了父母不少的“皮肉”之苦,可就是不起效。这天,怡怡又滚在地上,被父母狠狠地揍了一顿之后,我好不容易把她弄到我的办公室,左哄右骗,她还是大哭着要找妈妈,要回家。问她为什么这样?她开始不说话,后来才说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这里。有时上完一节课后,她还会躲起来,让我们楼上楼下,花丛竹林、厕所走廊来来回回找个遍,同学劝她不要哭,她居然还咬人。有几次,她还试图从学校围墙的破洞里钻出去,让我们心惊胆战的。每天都这样,搞得老师、家长精疲力竭的,家长实在没招了,带她去儿童医院检查是否得了心理疾病,还动了干脆停学的念头。
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不习惯学校的管束,除了她的父母,她对别人都不信任,都很排斥。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的话:“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我一定要走进她的心灵,用我的真心去接触她的心灵,用我的爱心换取她的改变。為了取得她的信任,不让她课间溜出去,我找来《幼儿画报》和她一起看,给她讲画报上的故事;有时和她说几句悄悄话,和她一起分享班级里的小秘密;有时偷偷地送给她一支铅笔或一块橡皮,给她小小的惊喜;我还时常耐心地告诉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诉她“你是老师最关心、最喜欢的孩子。”在发觉她肚子饿的时候,我会悄悄地把她叫到办公室,给她送上几片饼干、一包牛奶。……她就这样在我的特别呵护下学习着。渐渐地,我的“真心”赢得了她的信任,她哭声少了,对我信任了起来,有什么事都愿意告诉我,她还总是告诉别人她最喜欢语文课,因为语文课是班主任李老师上的。各任课老师反映她上课比以前专心了,积极了,成绩也进步了。回想起来,她整整哭闹了三个多月。在这近一个学期里,我对她倾注了全部的真心、全部的爱。
三、用“耐心”期待孩子的转化
嘉嘉平时上课挺专心的,作业也很认真,写的字端端正正,一直是我眼里的乖学生,可在家里却倔得要命,说一不二,谁的话都不听。自从有一次英语单词读不出来后,就不肯来上学,一听英语课就害怕。任凭我和家长磨破了嘴皮鼓励他,也没用,他从此患上了“惧学症”,不肯来上学。隔三岔五地就闹一次。有一次干脆在学校故意尿湿了裤子,要我给他爸爸妈妈打电话,让父母接回家。对嘉嘉,我总是细心观察他的思想动态,用耐心期待着他的转化,为了让他重新找回自信,我一有休息时间,就陪他读英语,听英语,只要他有点滴进步,我就在同学面前表扬他;我让他做老师的小助手,叮嘱他每天早晨去传达室取牛奶,分牛奶;我还让他担任值日班长,每天检查同学佩戴红领巾的情况。他果然很负责。有一天,有英语课,他又没来,第二天,我告诉他,因为你没有来上学,我们班损失很大,班里的牛奶没人取,一个同学忘戴红领巾,班级评比被扣了一分。我说,看来,你在我们班很重要,你不来可不行啊,你一定要答应老师天天来上学,要不然,我们班的损失会更大的。他懂事地点点头,从那以后,他真的很少缺课,发着高烧也一定要来上学,晚上才肯去挂水,也不再那么惧怕英语了。实践证明,我这种对他委以“重”任,又耐心期待的方法,非常有效。
总之,教育是心灵的交流。用“心”能点亮孩子心灵的灯盏,用“心”能让我们的教育工作事倍功半,班主任老师只要用“心”耕耘,就能收获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