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高中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淡薄,应用能力低下,依然存在着学生只会用数学知识解题,而不会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现象。因此,本文着重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运用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以应用意识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中数学 应用能力 培养对策
1、应用能力在数学中的内涵
应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数学后,能发挥其所学,能够学以致用把数学应用于生活之中。其本质是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形成会用数学的意识。
2、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从教师做起,改变教育观点,增强教育意识
知识从掌握到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应该重视中学数学应用的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加强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2 引入概念教学,挖掘数学现实背景
数学概念都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大多数有着学生熟悉的实际背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得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他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兴趣。
如在介绍“映射的概念”内容时,学生对这一概念感到很抽象,教学时可以举“纽扣对应”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衬衫胸前的纽扣,每粒纽扣配一个扣眼,这类似于一次函数,符合“一一对应”关系;左右袖上各有纽扣两粒,扣眼一个,这类似于对应中的“多对一”关系。再如在进行概率教学时,可设置问题:“全班有56个学生,有没有同学生日在同一天?”使抽像知识变的亲切易懂学生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因为这些例子是学生在现实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新知识也就很容易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基础上,从而使学生主动性充分发挥。
2.3 丰富现实情景,实现数学实用价值
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时,可编拟一些银行利息(单利、复利)进行引入,通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现实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去寻求知识,向学生渗透用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再如集合与简易逻辑以运动会参赛人数的计算问题引入;数列以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传说故事引入;又如指数函数引入:某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结合每章后开设的研究性课题和阅读材料,如数列中的阅读材料“有关储蓄的计算”和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等,就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需要。再如在讲授“向量的加法”时,可利用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将一只足球带入教室。还没有引导,学生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后在讲桌上分别放三枝粉笔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上,把足球分别从A点直接滚动到C点,和从A到B再到C点,学生观察到足球由A点到B再到C点的效果与由A直接到C是一样的,紧接着教师用向量去解释,学生乐于接受,便可以借着这个时机进行新课。
2.4 拓宽检测形式,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作业或检测的手段也应该多元化、生活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进行一些小调查,写小论文等,培养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时,设计在围棋格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绿豆,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绿豆,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绿豆,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绿豆,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的绿豆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绿豆数的2倍,直到最后一个格子,那么一共有多少颗绿豆呢?通过这样有趣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数列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奠定了学生以应用意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讲完等比数列后,举这样一例:“某人准备购买一套商品房,打算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贷款15万。经了解,现有商业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式两种,并且每种又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方式。此人月收入3000左右,若每月还款不超过收入的70%,则以什么方式分期付款,并贷款多少年合算?” 让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单位,先了解各自利率,提出问题并进行数学探究。虽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后计算出的结果可能不够准确,但在这个活动中却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让他们学会了亲密合作,知道怎样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应用意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养。
3、小结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需要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学中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有用的数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华.理念与数学——新理念下高中数学教育[J].数学教研,2007,(6).
[2]陈永平. 对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及建议[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4(2).
[3]王春雷.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高中版),2007,(3).
关键词:高中数学 应用能力 培养对策
1、应用能力在数学中的内涵
应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数学后,能发挥其所学,能够学以致用把数学应用于生活之中。其本质是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形成会用数学的意识。
2、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从教师做起,改变教育观点,增强教育意识
知识从掌握到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应该重视中学数学应用的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加强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2 引入概念教学,挖掘数学现实背景
数学概念都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大多数有着学生熟悉的实际背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得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他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兴趣。
如在介绍“映射的概念”内容时,学生对这一概念感到很抽象,教学时可以举“纽扣对应”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衬衫胸前的纽扣,每粒纽扣配一个扣眼,这类似于一次函数,符合“一一对应”关系;左右袖上各有纽扣两粒,扣眼一个,这类似于对应中的“多对一”关系。再如在进行概率教学时,可设置问题:“全班有56个学生,有没有同学生日在同一天?”使抽像知识变的亲切易懂学生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因为这些例子是学生在现实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新知识也就很容易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基础上,从而使学生主动性充分发挥。
2.3 丰富现实情景,实现数学实用价值
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时,可编拟一些银行利息(单利、复利)进行引入,通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现实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去寻求知识,向学生渗透用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再如集合与简易逻辑以运动会参赛人数的计算问题引入;数列以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传说故事引入;又如指数函数引入:某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结合每章后开设的研究性课题和阅读材料,如数列中的阅读材料“有关储蓄的计算”和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等,就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需要。再如在讲授“向量的加法”时,可利用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将一只足球带入教室。还没有引导,学生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后在讲桌上分别放三枝粉笔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上,把足球分别从A点直接滚动到C点,和从A到B再到C点,学生观察到足球由A点到B再到C点的效果与由A直接到C是一样的,紧接着教师用向量去解释,学生乐于接受,便可以借着这个时机进行新课。
2.4 拓宽检测形式,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作业或检测的手段也应该多元化、生活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进行一些小调查,写小论文等,培养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时,设计在围棋格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绿豆,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绿豆,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绿豆,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绿豆,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的绿豆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绿豆数的2倍,直到最后一个格子,那么一共有多少颗绿豆呢?通过这样有趣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数列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奠定了学生以应用意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讲完等比数列后,举这样一例:“某人准备购买一套商品房,打算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贷款15万。经了解,现有商业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式两种,并且每种又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方式。此人月收入3000左右,若每月还款不超过收入的70%,则以什么方式分期付款,并贷款多少年合算?” 让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单位,先了解各自利率,提出问题并进行数学探究。虽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后计算出的结果可能不够准确,但在这个活动中却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让他们学会了亲密合作,知道怎样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应用意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养。
3、小结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需要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学中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有用的数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华.理念与数学——新理念下高中数学教育[J].数学教研,2007,(6).
[2]陈永平. 对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及建议[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4(2).
[3]王春雷.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高中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