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利用课堂教学、注重活动探究和加强课外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47-1
环境保护强调以教育为本,生物学科教材中有大量的与环境有关的内容,如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的防治等,因此,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那么,如何从容的应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教育新形势,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
一、利用课堂教学,实施环保教育
初中生物新教材很多内容都涉及环境保护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将环保意识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如教材中的“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及“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等,都是很好的环境保护教育材料。
但是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既缺乏相关例子,并且篇幅也不够大,给人的感觉特别空洞。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能够对该内容进行巧妙、合理、有效地拓展,不断渗透环保教育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举一些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教师可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举例,说明它的原料是树木。一棵树的长成需要十年时间。树木有涵养水源、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作用。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使得大片树林被砍,使得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温室效益,特大洪灾和沙尘暴等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又如对春天北方地区常常出现的扬沙和沙尘暴,教师可以对此向学生简单地剖析其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再如,在讲青蛙一节时,可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的青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才能从点滴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意识。
二、注重活动探究,实施环保教育
新课程指出:生物教学要倡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不必拘泥于课堂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记模式,还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
生物教学内容中设计了不少活动可在课堂开展。例如,在讨论有关大自然的动物时,老师可先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与讨论,然后老师巧妙地向他们展示有关贩卖野生动物情景或者猎杀动物的照片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坏。使他们对虐杀动物、残害动物的行为更加仇恨,并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们猎杀了动物就意味着破坏大自然的生态链,终有一日人类也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又如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活动,可以让学生当堂测试在讲台前、教室中间和后面的尘埃粒子数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讲台前尘埃状况,并认识到教师的职业病——咽喉炎与粉尘的密切关系,从而意识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危害所在。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活动中进行观察、发现。我们的学校和周边的生活区本身就是一个环境,引导学生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观察。例如,对学校商店、垃圾筒白色污染的观察与统计,对学校植被情况及数量的调查等等,从身边小事小景中推测计算大事大景,从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三、加强课外实践,实施环保教育
为了达到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体会并实践课堂知识。利用一些特殊的日子举行专题讲座,通过校报和墙报、手抄报比赛等活动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这样不仅能弥补单一的生物课堂教学的许多不足,还能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例如,在实践课堂上,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利用板报、墙报、小册子、手抄报以及网络等各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让他们懂得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倡导每个学生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比如以班级为单位,每天归类收集垃圾,到周末全部卖掉,换来的钱作为班费。这样,不仅增加了收入,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从自己做起和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如通过许多重大的环保活动日以及纪念日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例如,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12日“植树节”、4月2日“世界地球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以及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环保公益宣传活动,确保学生能够跟上当今环保动态的发展步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宣传工作和保护工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每学期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针对环境所包含的范围,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可行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如对本地的水资源、居民生活用水量、农村土地利用与废弃情况、周边化工厂的污染问题等进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47-1
环境保护强调以教育为本,生物学科教材中有大量的与环境有关的内容,如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的防治等,因此,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那么,如何从容的应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教育新形势,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
一、利用课堂教学,实施环保教育
初中生物新教材很多内容都涉及环境保护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将环保意识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如教材中的“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及“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等,都是很好的环境保护教育材料。
但是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既缺乏相关例子,并且篇幅也不够大,给人的感觉特别空洞。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能够对该内容进行巧妙、合理、有效地拓展,不断渗透环保教育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举一些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教师可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举例,说明它的原料是树木。一棵树的长成需要十年时间。树木有涵养水源、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作用。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使得大片树林被砍,使得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温室效益,特大洪灾和沙尘暴等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又如对春天北方地区常常出现的扬沙和沙尘暴,教师可以对此向学生简单地剖析其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再如,在讲青蛙一节时,可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的青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才能从点滴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意识。
二、注重活动探究,实施环保教育
新课程指出:生物教学要倡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不必拘泥于课堂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记模式,还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
生物教学内容中设计了不少活动可在课堂开展。例如,在讨论有关大自然的动物时,老师可先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与讨论,然后老师巧妙地向他们展示有关贩卖野生动物情景或者猎杀动物的照片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坏。使他们对虐杀动物、残害动物的行为更加仇恨,并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们猎杀了动物就意味着破坏大自然的生态链,终有一日人类也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又如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活动,可以让学生当堂测试在讲台前、教室中间和后面的尘埃粒子数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讲台前尘埃状况,并认识到教师的职业病——咽喉炎与粉尘的密切关系,从而意识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危害所在。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活动中进行观察、发现。我们的学校和周边的生活区本身就是一个环境,引导学生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观察。例如,对学校商店、垃圾筒白色污染的观察与统计,对学校植被情况及数量的调查等等,从身边小事小景中推测计算大事大景,从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三、加强课外实践,实施环保教育
为了达到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体会并实践课堂知识。利用一些特殊的日子举行专题讲座,通过校报和墙报、手抄报比赛等活动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这样不仅能弥补单一的生物课堂教学的许多不足,还能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例如,在实践课堂上,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利用板报、墙报、小册子、手抄报以及网络等各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让他们懂得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倡导每个学生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比如以班级为单位,每天归类收集垃圾,到周末全部卖掉,换来的钱作为班费。这样,不仅增加了收入,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从自己做起和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如通过许多重大的环保活动日以及纪念日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例如,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12日“植树节”、4月2日“世界地球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以及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环保公益宣传活动,确保学生能够跟上当今环保动态的发展步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宣传工作和保护工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每学期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针对环境所包含的范围,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可行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如对本地的水资源、居民生活用水量、农村土地利用与废弃情况、周边化工厂的污染问题等进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