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新闻宣传要在贯穿结合转化上下工夫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1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报新闻宣传工作在党的全局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中,发挥着引领和指导作用。乌兰察布日报社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充分发挥党报的喉舌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抓好亮点,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为推动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提升地区整体实力和形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一、做好党报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新闻宣传工作与大局息息相关,与时代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人民利益和生活息息相关。党报作为宣传工作的主流媒体,与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息息相关,与地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做好新形势下的党报新闻宣传工作,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聚全社会科学发展正能量的需要。
  党报是我们党的喉舌,它担负着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领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发挥舆论监督等作用,也就是坚持导向,抢占阵地的功能和作用。近年来,《乌兰察布日报》紧紧围绕乌兰察布市中心和工作大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重点突出,整体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当前,面对自治区提出的“8337”新思路和新定位,面对乌兰察布市委、政府提出的“五区”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乌兰察布日报》要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策划,先行一步,当好新闻宣传战线的领头雁和排头兵。
  二、紧密联系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做好贯穿、结合、转化这篇大文章
  党报新闻宣传工作只有融入到党的中心工作中去,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去,融入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去,才能取得实效。因此,要着力在“贯穿”、“结合”、“转化”上下功夫。
  首先,要贯穿一条主线。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决策这条主线,牢牢把握“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这一主题,大力唱响实现中国梦的主旋律。对于《乌兰察布日报》而言,就是要紧紧围绕乌兰察布市委提出的构筑“三个基地”、打造“三个中心”、实现“五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抓好亮点,做好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打造精品栏目,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深度解读、深度报道、深度采访 ,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
  党报姓党,必须在传递党的声音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去年以来,《乌兰察布日报》全面加强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宣传报道力度,形成有声势、有节奏、有深度的强烈宣传态势,先后开设了《喜迎十八大》《学习十八大,实现新跨越》《十八大报告解读》《听心声——十八大精神在基层》等10多个栏目,营造浓郁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舆论氛围。同时,把学习宣传全国“两会”精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重要会议精神贯穿始终,使《乌兰察布日报》的新闻宣传始终与市委、政府的工作同频共振,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其次,寻找新闻宣传与地区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党报宣传不能空对空,要紧密与地区实际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各项具体工作相结合,与地区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相结合,与人民群众所思所想和民生问题相结合。一是与乌兰察布市委重大战略决策相结合。今年以来,市委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定位和思路,提出乌兰察布市发展新思路、新定位。《乌兰察布日报》紧密结合市委提出的“构筑三个基地”、“打造三个中心”以及“五区建设”的新战略,开设“学习贯彻市委三届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系列述评、系列评论、系列笔谈”、“推进县域、民营、实体经济”4个专栏,进行深度报道和解读,做到重点突出,有序推进。二是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寻求新闻宣传与经济、文化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近年来,《乌兰察布日报》抓住“中国马铃薯节”、“全市精神文明现场会”、“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等节庆活动,开设专版、专栏、专题进行系统宣传报道,做到特色鲜明,亮点纷呈。例如,2012年,对神舟九号飞船返回仓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着陆进行了现场拍摄采访,制作了号外特刊;在中国马铃薯大会期间,推出“马铃薯大会特刊”。这些活动为促进招商引资、旅游开发、文化推介开辟了途径,为树立良好对外形象、打造地区文化品牌、培育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搭建了平台,发挥了党报助推地区经济社会的巨大促进作用。
  再次,要促进新闻宣传成果向实践转化。一是理论成果的转化。通过开设中心组“学习园地”、“敕勒川”大讲堂等栏目,为党委和政府出思路、想办法,使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发展思路和决策,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对外宣传成果的转化。通过旅游文化产品宣传、典型宣传等,展示乌兰察布市“神舟家园”、“草原皮都”的良好形象;通过向大报、大刊推荐新闻作品,打造精品栏目,提升乌兰察布文化品牌;通过走出去,与先进地区党报开展交流、学习,提高办报经营能力和水平。三是向“走转改”活动成果的转化。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乌兰察布日报社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制定了活动方案,建立了记者、编辑“走转改”长效机制,要求记者、编辑眼睛向下,沉到一线,接地气、写短文、说人话。为了扎实地开展活动,总编辑、副总编辑亲自带队先后深入11个旗县市区开展“四进三访”活动,编辑记者来到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建设工地、厂矿企业、街道社区,采写了大量鲜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报道。为了切实转变作风,乌兰察布日报社还开展了“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一对一帮扶活动”,包括记者在内的科级以上干部与卓资县印堂子村37户贫困户结成对子,进村入户走访,与农民促膝交谈,摸清底数,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通过“走转改”活动,党报更加发挥了党和政府与老百姓紧密联系的桥梁作用。
  三、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新兴媒体的突飞猛进,党报只有突破传统思维,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党报要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出品牌、出人才、出效益。党报领导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出好主意、定准调子、把正方向,善于统筹协调各方,整合社内外人才队伍和文化资源,集中优势兵力打主动仗。要通过抓活动、抓品牌、抓阵地、抓管理、抓创新,形成至上而下为大局服务的格局,使有限资源形成无限的凝聚力、战斗力。
  按照十八大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乌兰察布市实际,乌兰察布日报社要加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建设和管理。
  一是宏观上,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按照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较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任用到重要工作岗位上来。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社长、总编辑带头讲课,带头转作风改文风,打造过硬领导集体。
  二是中观上,加强部门机关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组织纪律制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党员干部学习考评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晰岗位职责,形成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反应灵敏、应对快速的工作机制。
  三是微观上,完善各部室目标管理。今年以来,先后制定了采编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行政后勤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将定量考核与定质考核结合起来,改变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分配机制。制定科学规范的目标管理和考评体系,探索建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
  党报新闻宣传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社会效益为重。要做到信念永铸,为民鼓呼,铁笔丹心,守土有责,形成比正气、比贡献、比实绩、比能力、树形象的良好风气,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斗志,开拓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责任编辑:邰山虎
其他文献
企业报的特征,决定了它在宣传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下,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宣传党的经济政策,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成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性质。  企业报虽然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个别方面看它在经济报道中还存着一些不足,一些报道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报道多为表面性和直观性的经济成果,受众看了不解渴。对一些经济活动中热点、难点等方面的问题触及不深,缺少围绕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跟进
期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大众传播事业取得蓬勃的发展,广播媒体也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媒介竞争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2003年中国广播业大放异彩,被称之为“广播业的第二个春天”。十几年过去了,新兴媒介大行其道,传统媒介受到了直接冲击,广播事业将会有怎样的前景?而地方电台作为区域性新闻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之一,又该如何改革创新,才能谋求市场的一席之地?  在全媒体时代,各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期刊
“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有声”。2014年,“时代楷模”苏和老人以其扎根大漠、植树治沙的动人事迹,传颂千里草原,感动全国人民。这位“当代愚公”熠熠闪耀的光辉形象,如何从幕后走到台前,一张地方党报在这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传播力量,并向人们宣示:即使是在众声喧哗的传媒新环境下,党报的重大典型宣传也完全可以“一鸣惊人”。  典型宣传 党报如何脱颖而出?  2014年3月18日,内蒙古日报社受领了一项
期刊
摘要:萨空了是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领导人。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少有的几个战地记者之一,是中国第一位参与国际报道的记者,是著名编辑、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家庭的不幸,使他们从小自立,依靠自己的奋斗,边干边学从事新闻工作。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新闻出版界的领军人物,以自己的出色工作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关键词:蒙古族 记者 萨空
期刊
文因事而发,业因实而兴。中国共产党始终倡导优良文风,历史上曾提出反对“党八股”、反“客里空”。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闻界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近两年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目的就是倡导“真”“实”的文风。 文风是党性党风的体现。作为党报,肩负着教育、引导、宣传、鼓舞的重要职责,必须摒弃不良文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在群众中形成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才能彰显党报的公信力。
期刊
包头市北梁地区被称作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棚户区,也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棚户区。这里危旧房屋多,弱势群体多,市政基础设施匮乏,改造难度大。2011年和2013年,李克强总理先后两次到北梁视察,对北梁棚改给予了高度重视。2013年,北梁新一轮棚改拉开大幕。对于这样一项十分重要但又困难重重的工程,如何推进?怎样取得实效?内蒙古广播电台多次派出记者蹲点采访,对北梁棚改进行了全方位关注,集合全年素材,于2013年
期刊
2015年1月25日至30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和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简称两会)隆重召开。内蒙古日报社作为自治区主流媒体,首次以党报、都市报、网站、官方微博、微信、视频、手机报、客户端18家媒体矩阵,通过蒙(包括新蒙文)汉文3种文字,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3种形态,文字、图片、视频3种产品,内外宣结合,全媒体、多平台无缝联动,对两会进行了集群式立体报道和全方位解读。  多媒体融合
期刊
摘 要:基于多元民族文化视角下建构国家认同一直是政治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媒介传播是影响受众政治行为,特别是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对云南地区媒体的传播现状,在理论上将国家认同的考量划分为国家政治认同、经济发展认同以及民族文化认同三个维度,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并结合深度访谈、座谈等调查形式,力图从经验研究层面阐释云南地区受众的媒介使用情况对其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从而进
期刊
摘要:本文尝试探讨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关于内蒙古形象的关注度结构和舆论走势,从而在海量 “大数据”中解读内蒙古形象,为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的“拟态环境”中健全和完善更加立体、全面、具有多元文化视角的内蒙古形象提供数据支持,也为自治区主流媒体在传播内蒙古形象中借力SNS社交网络实现全媒体战略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 微博客 内蒙古形象 SNS社交网络
期刊
人们拿到一张报纸、聆听一段广播、收看一档节目,首先关注的必然是标题。许多人是透过标题去了解新闻内容主旨要义的,并由此确定自己要不要关注这一则新闻。所以,我们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标题是新闻的广告。  那么,如何制作出一个高度概括主旨、吸引读者关注而又恰到好处的标题呢?笔者通过7年多的新闻从业经历总结出3个步骤——准、特、精,即先求准确,继求特别,再求精到。  准确,让人知道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