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浅谈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解人本管理内涵是前提
  (一)依靠教师。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热衷于片面追求教学质量,错误地认为在学生身上做文章就行,却忽视了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在学校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校长主任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所学校成败、一个班级优劣的,不仅仅是教学,也不仅仅是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全投注在学生身上,而是在于依靠拥有知识与智慧、才能与技巧的教师。教师是学校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有资源中最不可缺失的资源。归根到底,领导出思想,具体工作还是要教师来组织实施的。他们是学校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因而必须树立依靠教师的用人理念,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去推动学校向更高处迈进。
  (二)尊重教师。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立人格,都具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应有的权利。教师,作为享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荣誉的人,对人格与尊严看得尤其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一定要尊重教师,你只有尊重他们,他们才会受到感染去尊重学生,所以,无论是校长,还是主任或是普通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工作上,都要无理由、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教师,百分之百地保护教师应有的尊严和权利。你这样做了,得到的回报是他对自己的工作更有热情,更有信心,会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
  (三)开发教师的潜能。生命有限,智慧无穷,教师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进一步说,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开发教师的潜能,让教师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学校管理成功的标志。
  (四)凝聚教师的合力。学校本身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不过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所以,学校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教师的个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要研究整个教师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这一本质要求出发,一个有竞争力的学校,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是一个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办大事的团队。如何增强学校的合力,把学校建设成与时俱进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也是人本管理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支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对学校是至关重要的。提高了教师素质,就是提高了学校的活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把培育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学校一刻也不能放松的任务,尤其是新课程实施时间不长,竞争日益激烈,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关键时候,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学习,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
  二、把握人本管理精髓是核心
  (一)点亮人性的光辉。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高品位、高质量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的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无可置疑,人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如:懒散,怕苦,怕承担责任等等。点亮人性的光辉,就是要领导者科学艺术地引导教師远离阴暗面,张扬光辉的个性,要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所谓真,就是要做一个真实的人、真诚的人、真正的人,即真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说真话,办真事。所谓善,就是要有一颗善良之心、仁爱之心;不仅自尊自爱,而且爱别人、爱学校、爱社会、爱国家。所谓美,即要有美好的心灵、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以及对事业的美好追求。
  (二)回归生命的价值。
  1.塑造高尚的人格。人格被看作是人性重要的特征之一。无论是什么人,应视人格为生命,有了人格,才会被人尊重。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是百年教育大计的基石,“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所以,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引导教师加强人格塑造,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抓,要有计划、有目标,同时还要有实实在在的活动措施。
  2.演好合理的角色。学校是由许多人构成的,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辅导员、教辅人员、后勤工人……每个角色都是学校中不可缺少的。谁活得更有价值,就在于他是否尽心尽责地去演好那个角色。对于教师来说,首先,他们不是工具,而是人,是大写的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人;其次,精心设计好让每一名教师最能发挥其专长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3.实现自身的价值。教师应把自己融于工作与事业之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发扬“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或在班主任工作上,或在课堂教学上,或在教育科研中,或是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上干出一番成就。有了这种追求的人,常常是视事业为生命,视工作为乐趣,他的自身价值一定会实现。
  4.积极奉献于社会。肖伯纳说过:“生命中真正的喜悦,源自于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心力的时候”。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奉献,生命的最大快乐也在于奉献。人生不仅应追求个人需求,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更应积极回报社会,为社会、为别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共创繁荣和幸福。学校是由全体人员共同经营的。在一所学校里,如果每个教师都有一种“这是我的学校”的意识,如果学校管理者们把教师看作是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并“以感恩心创造辉煌”,那么,这所学校必定是一个有品位的学校,是一个充满繁荣和幸福的学校。要想使个人生命价值与学校前途融为一体,首先取决于学校管理者本身的品质、才能和形象。勤奋、正直、真诚待人、受人尊敬的领导者,本身就是一种动力,他能使教师心甘情愿地努力工作;其次,应实行校务公开,政务公开,让教师了解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状况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使每一位教师能主动和管理者一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仅为学校贡献劳动,而且贡献智慧,形成“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管理格局;最后,让教师与学校共生共长,让教师能够分享学校的发展成果,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在共同创造的繁荣中共同获得幸福。
其他文献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是一种语言,脱离了一定的情境,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因此,英语教学必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正如美国阶梯英语老总所说的:“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没有学不好英语的。”在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
期刊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阅读课教学研究得较浅,远不如高中阅读课教学的研究和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量增加、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提出了研究的问题,探讨解决的策略,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加强了“问题情景教学法”研究。以“问
期刊
二十一世纪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接班人,创新是教育的根本宗旨。语文学习中最能体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才气的是作文。文以新为贵,自古皆然。南朝作家萧子显就曾说著文“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古人云: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强调作文贵有新意。所以文以新为贵。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让读者耳目一新。我们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进行创新作文教学:
期刊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情况下发现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对几种常见的物理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一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模式——系统教学法。  一、系统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注重信息系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
期刊
大家知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一、导语引趣法  好的导语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花。因此,教者要重视导语的设计。如教学《狼》时,设计如下导语
期刊
作为班主任,与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这是一种缘分。老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课,做思想工作,更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是班主任师德修养水平的体现。  一、关爱他们  爱是阳光,她能将最坚硬的冰角融化,爱是春雨,她能滋润万物焕发生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却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只要我们用的恰当,的确能受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在平时的上课中,我尽量让他们多回答问题,让他们感觉他们在老师的心目中。课外我在经常
期刊
想象作文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的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科学家们的想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想象之源;捕捉、
期刊
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和能力属于心理结构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信心等,属于心理动力系统。人的智力因素是有限的,如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在小时候有智力并不高,但经过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动机的培养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而在化学教学中要经常穿插一
期刊
【摘要】 初中历史课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文章联系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 历史课;情境;优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可以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录音、影视、多媒体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
期刊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尤其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的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中考作文的命题也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