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或白云苍狗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du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本卷时,我和马秋芬都在海南,我那背靠山麓的蜗居与她那面朝大海的非豪宅,只略遠于一箭之地,即使我俩的脚力不如驰骋的良驹或奔突的跑狗,想见面聊天也很方便。但我俩又都知道,再方便,也不及十五六年前,我们在这岛上的朝夕相处。
  十五六年前,马秋芬马晓丽孙惠芬还有我,依惯例组织自费笔会,来南海之滨务虚小说。那时我们在岛上均无房产。那时,我们采用AA制品尝口味怪异的水果和饭菜,几乎不去近在咫尺的海边游逛,而只窝在酒店,以进步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或别的什么主义武装自身以及文学,并且,除开马秋芬的我们仨,还首次知道了她正写一部名为《白驹过隙》的“长河小说”,也屏息静气地聆听了一两万字那活色生香的小说开头,而我个人,更以与“白”字无关的理由,强烈建议将书名更换为《白云苍狗》……如今,十五六年稍纵即逝,马秋芬的长河,早已从20世纪中期的新政建立流淌到了新世纪前期的改革开放深化,可还是既白驹过隙又白云苍狗地,让理当或惊涛拍岸或滴水穿石的结尾“白”着。我猜,这也许是某种隐喻。作为一部很可能有着史之品格与诗之魅力的当代中国浮世绘,除开内容,它自身的命运,必然也是时代的脚注。
  顺便说一句。我这专栏的“主持人语”,不论已经面世的还是即将出笼的,都以传主已发表作品的名字作为标题,唯有这卷是个例外。可我破例了吗?十五六年来,作为与马秋芬开过无数次“笔会”的朋友,我了解她的滔滔大作,已如同熟悉自己的潺潺小制,在我心中,她的“长河小说”不论叫《白驹过隙》还是《白云苍狗》还是别的什么名字,其实早再版好几回了,只是,版权页上没有书号,而已。
  可我读书只问好坏,从来没有理会过书号。
  主持人简介:
  刁斗,当代著名作家,1960年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当过新闻记者和文学编辑,居于沈阳。已发表文学作品三百多万字,出版著作单行本三十一种。
其他文献
只说了几句话的房子  一个下着浓雾的早上,它跟我第一次打了声招呼。我是说我的房子——我居住,并在那里写字、读书、办公、会客的房子。  那天早上我起得比平时要早,这可能与前一晚的停电有关,我因此早早睡下。当然,白天也确实把我累坏了。你一定不想听是什么让我那么疲倦。算了吧,工作的事不值一提,总之那一夜恰好停电。起初我还有些不高兴,不停地咒骂供电公司和物业公司等所有我能想到的和停电这码事相关的部门。后来
期刊
对1988年的陆文夫来说,本就不多产的他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已少有作品发表了,但他的这篇发表于《鸭绿江》1988年第3期的《故事法——<小巷人物志>之二十一》,不仅充实了他的“小巷人物志”系列,也以其独特的“故事法”浸染了当时文坛的先锋气息。对1988年的文坛来说,余华的《现实一种》、格非的《褐色鸟群》、苏童的《罂粟之家》、孙甘露的《请女人猜谜》、刘恒的《伏羲伏羲》当然更有影响,相比之下,陆文夫更像
期刊
俑  1  闹钟击碎沉睡,我在皮肤上  摸到泥浆  昨夜出梨园地铁站,爆米花  热奶油和糖的味道  在苏宁电器门口及我口腔内游走  梦那样真切地散开  身体已中空,时间走过  却未留下包浆  春天早晨的每一口空气  有鼻子成群结队地吸进呼出  已如此陈旧  依然喂养毛躁和莽撞的新人  一代代人死去活来  人性污点是自带的苦难  和炼火。天使飞走  泥的壳体,被烧成陶俑  2  无论多么像人,能多么
期刊
雪钻进桑杰曲巴的骨头缝儿里,冰冷地  流进他寂寞的躯体  黎明,他正在灰泥墙的南边劈柴  黑色的斧头  冒出白色的雾气  风从东面吹来  他卸下国家送来的粮食和报纸  他想起十年前  还要扯着牦牛走上十几天的山路  才能用酥油和奶渣  换回来一些青稞、盐巴和砖茶  在日拉山齐腰深的雪地里,牦牛背上  奄奄一息的妻子说看见了一颗金色的太阳  那是第一面的开始  桑杰曲巴扯来红布、黄布和针线  冻裂的
期刊
当沉默并不清晰的时候  我们在饭桌旁围坐  边看电视  邊吐槽生活的艰辛不易  火锅咕嘟咕嘟冒着泡儿  热气升腾  远处白云染了夕阳的烟火气  当黑压压的影子步步紧逼  那壮实的汉子寸步不移  小小的荧屏载不下铁骨铮铮  远方的远方,咫尺的咫尺  坚韧的身躯重重倒下  清澈的灵魂永垂不朽  血染的格桑花神采奕奕  庄严的界碑永恒挺立  “有个孩子和你一般大,  他也爱吃橘子……”  沉默和夜幕一起
期刊
1979年  因为粮食由国家限量供应,工厂里没有食堂。工人们上下班拎着布兜,里面是大号的铝皮饭盒、中号的铝皮菜盒。车间里有个气锅,能把职工的生米蒸成熟饭。菜是在家就做好的,放在气锅旁边,保持着温暖。  我们的饭量真够大的,都能吃下整整一盒蒸高粱米饭,或者掺了大米的高粱米饭——不那么硬了,口感好一些。我在铁东区铆焊厂的第一年,大家还都是高粱米饭,第二年就开始掺大米了。  我在铁东区铆焊厂的第一年,老
期刊
我想书写一些具体的东西  我想书写一些具体的东西  比如一棵树,和  老街旁斑驳严肃的墙面  比如你的粗呢子大衣,和  窗台上的洋甘菊  比如一个微笑里隐藏的  柔和清澈的阴影  比如一杯被蛇麻子  蓄满阳光般刺痛的啤酒  我想它们都如此贴心  如此仁慈地出现在一些黄昏  或被大雨反复淘洗的晚上  或被轮回绊倒的绵绵春路  出现在你和优美和聪慧  达成忠实盟誓的那些年  即使被人贬损和诟陷也不能动
期刊
舅舅问姑姥姥  想去哪里散散心  姑姥姥说  我没走出过大山  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  是鸭绿江边  我想看看  你姥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想知道当年你姥爷是怎样  在枪林弹雨中穿梭  一趟又一趟地运送伤员  我想看看  你姥爷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的地方  是什么样子  当时听到这对话的  小小的我  后来长大了  也去了那个地方  站在断桥上  望着江对岸  听着滚滚江水流淌的声音  我恍恍惚惚知道了
期刊
南湖游船上  你屹立潮头  以青春的姿态  点燃了神州大地的星星之火  雪山草地里  你负重前行  以无畏的英勇  冲破了黑暗中一道道封锁  天安门上  你飘扬红旗  以新生的兴奋  开启了崭新的辉煌  改革东风里  你劈波斩浪  以少年的昂扬  握稳了前行的舵盘  百年风雨中  你看见黑暗  却不曾忘记  你点燃希望  却不忘初心  你的星星之火  永远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作者簡介:  
期刊
尘封的画卷 展开不朽的山河  霞光映在山上 水上 樹上  携在风里 远远地吹来了歌  我站在红色里  红色蕴在我的眼底  我看见了星星 在红色的天幕  数了数 一颗 两颗 三颗 四颗 五颗  白色的鸽衔着草环  我听见了歌  他们在唱独立和新中国  辗转千年的画卷  在百年后的今天 展在了世界前沿  画里 是一片被霞红笼罩的山川河流  我想 我愿意永远沉溺在这温柔的霞光里   作者简介:  周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