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膜后入路应用第四臂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腹膜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第四臂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80例初诊为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应用第四臂的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按手术入路分为2组。经腹膜后组312例,男198例,女114例;平均年龄54.0(18~82)岁;肿瘤位于右肾152例(48.7%),左肾155例(49.7%),双肾5例(1.6%);肿瘤大小(3.5±2.7)cm;R.E.N.A.L.评分4~5分105例(33.7%),6~8分143例(45.8%),9~12分64例(20.5%)。经腹腔组168例,男105例,女63例;平均年龄53.2(21~79)岁;肿瘤位于右肾85例(50.6%),左肾78例(46.4%),双肾3例(1.8%);肿瘤大小(3.8±2.9)cm;R.E.N.A.L.评分4~5分52例(31.0%),6~8分81例(48.2%),9~12分35例(20.8%)。经腹膜后组患者取健侧90°侧卧折刀位,镜头孔套管放置于髂嵴上2~3 cm处,分别于腹侧和背侧距镜头孔套管8 cm处放置1个操作孔套管,两操作孔与镜头孔的连线夹角为150°~180°,距腹侧操作孔的腹侧8 cm处建立第四臂操作孔,腹侧操作孔和第四臂操作孔连线与水平线夹角≤15°。术中通过第四臂操作孔放置抓钳,可用于推挡脂肪、腹膜,牵引抬举肾脏等,以获得满意的操作空间和位置;可以协助释放和回收无损伤动脉夹,保证阻断确切可靠;可以协助缝合,保证缝合位置准确、张力适当。比较两组手术、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中转开放手术。经腹膜后组和经腹腔组的装机时间分别为(12.3±5.3)min和(7.8±3.8)min,控制台时间分别为(70.5±17.1)min和(89.4±23.9)min,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7.3±8.2)min和(19.2±9.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2±47.3)ml和(125.8±52.1)ml,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分别为(1.5±1.8)d和(2.7±2.4)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3±1.8)d和(7.4±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组和经腹腔组的切缘阳性率分别为0和0.6%(1/168),留置引流管时间分别为(4.6±2.5)d和(4.9±2.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腹腔组[21.5%(67/312)与30.3%(51/168),P=0.031],其中Clavien Ⅰ~Ⅱ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8%(62/312)与28.6%(48/168),P=0.030],Clavien Ⅲ~Ⅳ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5/312)与1.9%(3/168),P>0.05]。

结论

经腹膜后入路应用第四臂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与经腹腔入路相比,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手术并发症更少。

其他文献
期刊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脑膜炎,在有效的抗真菌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者中被称为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类似现象也可见于既往免疫功能正常的非HIV感染患者中,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强烈的免疫反应而出现反常的临床和(或)影像学恶化,称之为感染后炎性反应综合征。该并发症目前并未引起关注,但却是非HIV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尽早识别及治疗感染后炎性反应
期刊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进一步明确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标准的边界、范围、框架、内容、实施和评估等工作,推动我国病原微生物资源标准体系构建,形成我国病原微生物资源标准总体框架,做好"十四五"期间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标准工作布局,为国家相关部门开展病原微生物资源标准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必要通过构建完整、系统、全面的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标准体系,按照"总体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增强我国
期刊
目的对中国CSF1R基因相关性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及分析,以期明确中国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全国多中心共计22家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CSF1R基因相关性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及遗传相关病史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磁共振严重性评分进行打分,并按性别分组,对不同性别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纳入患
目的探索我国可能存在的新型肠道EV病毒(enteroviruses,EV)并研究其基因特征。方法对济南市2018年1月和7月份的污水标本进行EVP1编码区的PCR扩增和扩增产物的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对发现的新型EV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济南1月份和7月份的污水中分别发现EV-A89型(n=2)和EV-C96型(n=1)核酸序列
目的探讨结肠型克罗恩病(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40例结肠型CD与40例U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肠道造影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CT特征的差异,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特征纳入到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筛选可诊断结肠型CD的预测因子。结果结肠型CD和UC患者在
目的探讨基于肾血管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的改良右肾动脉离断法在经腹腹腔镜右肾癌合并静脉癌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6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全腹CT平扫加增强检查的70例患者的肾血管CT三维重建图像,男41例,女29例。平均年龄47.5(33~75)岁。CT检查结果示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为脂肪和淋巴组织;在矢状面上主动脉右侧缘,右肾动脉位于左肾静脉上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