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作文的发展等级分为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有创新”这一点中又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和有个性色彩等方面。作文发展等级的优劣决定着考场作文分数的高低。本文以一篇学生习作为例,重点从材料新鲜、构思新巧两方面探讨文章新颖的写作技巧。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论语》中有句名言“三思而后行”,韩愈也曾强调“行成于思”,帕斯卡尔在他的《思想录》中指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
  关于“思”和“行”你有哪些感悟和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妙文品评
  思之有物,行止有度
  ◎冯竞仪
  康震老师在点评《陋室铭》时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和拥有多大的房子,最重要的是拥有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思想道德。”的确,思想很重要。学而思,思而行,是古往今来我们解决大部分问题的一般规律。《左传》中亦云:“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意为正道直行,应该善于思考,思有所得,谋而后动,方能行远。【开篇引用了康震老师的话和《左传》中的名言,紧扣材料内容,引出“思”与“行”的关系,“应该善于思考,思有所得,谋而后动,方能行远”。】
  浅层的思考主导着我们最简单的行为本能。【将“思”与“行”的第一层关系明晰地表述出来】我们生来即会思考,这一过程从未停止。比如,我们在阅读文段时会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然后根据好恶,做出继续读或不读的行为;想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时,我们会思考其位置路线,然后做出走与不走的决定……这些都是本能驱使的浅层思考,但是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思考对于行动的决定性作用。【事例的选择贴近生活,却又能“平中出奇”。】
  更深一层的思辨则界定着我们的行为准则。【与上文观点形成对照,又进一步论证“思”与“行”的关系,可谓“构思新巧”】在思考得失正误、辨别是非真假的过程中,我们的价值观不断构建,行为方式不断改变,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礼记·中庸》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行之”被放在了最后一步,“思辨”在前。只有不断提高思考辨别真相的能力,才能思之有理,行之有效。【引用精当,材料新鲜。】
  【这两段将“思”分为两个层次——浅层思考和深层思辨,来论证“思”与“行”的关系。作文略胜一筹。】
  思想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行为。【进一步论证“思”与“行”的关系,层层推进】一个人的思想究竟涵盖了多少内容?【问句设计,引发思考,自然过渡到“思”对“行”的作用】对自我的了解、对社会的评价、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为人处世的思维方式等都包括在内。可以说我们一生中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自我思想引导下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能达到怎样的高度,直接取决于他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无论是简单的思考、进一步的思辨,还是最终形成的思想,都切实地指导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思”是“行”的基础,“行”是“思”的具现。想要爆发出强大的行动力,达到预期的目的,就需要经过缜密的思考。只有思之有物,才能行之有路。【概括总结以扣题,重申观点。】
  “思”不仅作为“行”的道标,指导着我们前进,而且是“行”的戒尺,规范着我们的行为。【观点新颖又具有思辨色彩】《燃情岁月》中有句话:“有些人能够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并以此行事,这些人要么成为疯子,要么成为传奇。”当一个人的内心有明确的目标时,如果选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就会不断堕落。想要避免这样的行为,就需要依靠“思”对于“行”的约束力。不经斟酌的行为会招致恶果,但如果经过一次、两次、多次的思考后,我们就会明白什么可为、什么应为、该如何为,主动规避风险,选择正确而高效的道路。“思”是“行”之前的一道保险,我们需要时时思考行为的底线,心有戒尺,行有所止。【巧妙引用,论证精彩。这段从好坏两方面来论证“思”与“行”的关系,认识全面,思想深刻。】
  思之不殆,永远保持灵活的思维,行为就更清醒;思之有理,明辨是非曲直,行为就更正确;思之有物,把握人生的导向,行为就更坚定;思成戒尺,时刻把握边界底线,行为就更有度。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思行合一,且行且思,且悟且进。【结尾语言,句式对仗工整,短促有力,读起来有气势。】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高级中学学生,指导老师:李金芝】
  学生点评
  点评一:
  “思之有物,行止有度”这个题目拟得准确贴切,具有思辨性,将“思”与“行”巧妙地联系起来,明确了“思”与“行”的关系,同时又能体现作者对“思”与“行”的深入思考。“思之有物”体现的是“思”在“行”前,“行止有度”又能反映出“行”中有“思”。这个题目将两者的关系说明得非常清晰。
  点评二:
  这篇文章的段首句设计得很好,使主体段之间构成递进关系,内容上又能相互关照,不断点题。思维逻辑严谨,又具有思辨性。开篇没有过早亮出观点,而是通过层层论证铺垫,最后提出观点,水到渠成。结尾的排比句进一步点题,同时又引发思考。
  点评三:
  这篇文章的论证方法运用得很好,尤其是引证法运用得特别娴熟。开篇的两处引用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主体段落中引用《礼记·中庸》和《燃情岁月》中的句子,都能充分地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又没有卖弄之嫌,而且素材很新鲜,不落俗套。
  点评四:
  这篇文章第二段论证的内容非常好,从“阅读”和“到达目的地”这两个角度来探讨“思”与“行”的关系,可以说是深入浅出,既抓住读者的心理,又能将道理说得透彻,看似无奇,却效果显著,这值得我们学习。好的文章就应该是平实的语言中透着哲理,深刻的道理就隐藏于平常中。
  教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优秀文章,不论是从主题挖掘、材料选择,还是结构布局、语言句式等方面,都达到了发展等级的标准。几位同学分别从拟题、分论点、论证方法、事例的选择等方面给予点评,可以说是抓住了这篇文章的精髓,將其优点都一一列举出来。特别是最后一名同学,从文章局部出发,挖掘文章细节,做到精评细评,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次写作,立意并不难,但要写出新意,确实需要同学们具有丰富的阅历,还要有思想积淀,才能写出“材料新鲜、构思新巧”的佳作。
  教师提纯
  这篇佳作,在写作新颖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呢?
  1.材料典型新鲜
  这篇文章选取的材料能够做到避开常用素材,不论是引用的材料,还是所举的事例都能避开大家常用的事例,而且能够做到不取巧、不利用材料中所给的名言,可以看出作者积淀深厚。
  2.构思新奇巧妙
  在谋篇布局上,不论是整体构思,还是主体段落的设计,这篇文章都能做到层层推进,首尾圆合。
  3.引证运用自如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引证法,引用材料典型新颖,恰当地论证了中心观点。
其他文献
我们在写作材料作文时,会遇到古诗文类材料作文,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无法把控诗词的深层意蕴,继而影响作文的立意。我们先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第一,认识不足。有相当多的同学因对作文审题这一概念缺乏充分认识,有的断章取义,随便撷取其中某一词句作为立意角度;有的囫囵吞枣,摸个大概就匆匆行文;有的不求甚解,凭着感觉定方向就下笔挥洒……从根本上讲,这些同学还没弄明白审题的内涵。  一般而言,一道作文题常
期刊
美文引路  把“冷板凳”坐热  ◎徐文秀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84岁的屠呦呦身着紫色长套裙出席领奖。那一刻,她是最美的人。多年间,屠呦呦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青蒿素,试千方、尝百药,终为人类健康作出历史贡献。这样一种把“冷板凳”坐热的大美,令人敬佩。  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太阳报信员扯着嗓子喊:“夏天来了,夏天来了!”荷花很害羞,难为情地从水中探出了头。过了好久,夏天还是没有来。荷花急得輕轻皱起了眉头。荷花不知道,自己就是夏天。  卞之琳在《断章》中写道:“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寻寻觅觅,渴望着远方的田野,却不知道,我们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期刊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  1934年11月,红军过境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见到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一个被窝度寒夜
期刊
解题技巧  对一般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侧重于考查同学们逻辑思维能力,这要求我们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此,我们要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平时阅读训练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圈画、标注、思考。圈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圈画出文章中心论点、分论点和论据;标注就是标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修饰限定词语;思考就是段落与段落,段落内部语句间的关系。  一、论述类文章的论证结构  1.并列式  并
期刊
聚焦热点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钟南山院士是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感到激动不是觉得我的礼遇有多高,而是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医护的爱护。”短短一句话表达了钟南山院士崇
期刊
解题技巧  一、调查报告的特征  调查报告是根据特定目的,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主要是介绍新人新事、总结典型经验、反映历史事实、揭露反面问题等。  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  2.主体。调查报告中关于事件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
期刊
“员工买‘苹果’辞退,买‘华为’给补贴”,这两天,某企业传出的这样一则消息引发热议。  据报道,9月15日,江苏一酒业公司通知要求,使用苹果手机的员工30日内更换为国产品牌手机,否则按照自动离职处理,而新购苹果手机者直接辞退;如购买华为品牌手机,公司将给予市场零售价15%的补贴。  支持国产品牌,本是好事,买国产给补贴,人们也乐见。但与之对应的“买‘苹果’辞退”,却引发不小争议。  但无论是真的为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团圆,祖国统一”,这是神州大地上最美的风景,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讲述着血浓于水、骨肉情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讲述着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家国情怀,家和国也是中华儿女心中最美的风景。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根据上述材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树高千尺,它的根深扎土壤;游子当归,游子的根扎在故乡;黄沙之上,八步沙三代治沙人将根埋入边陲热土;千年之下,璀璨耀目的现代文明将根深入传统文化;疫情期间,团聚相守,我们的根在温暖的家庭;复兴潮头,千帆竞发,新时代的“后浪”们将根植入当下中国……  世间万物皆有“根”,你如何理解“根”?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