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域深入讨论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我国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可操作性途径或措施,进而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057-01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达到生态文明,则需要我们通过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来实现。绿色发展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度作为判断标准,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生态发展,是开创生态文明的道路。
一、绿色发展實践存在的问题
1.绿色发展政策落实困难
绿色发展既然要注重环保,那么就要协调好传统高能耗、高污染发展向绿色发展的过渡,在国家贯彻的绿色发展政策中,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障自己的财政收入,放任企业不进行绿色产业升级,对于贯彻绿色发展政策,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冷漠对待。
2.绿色发展观念认识淡薄
绿色发展提出的时间尚短,我国国有经济也在从粗放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约式细致化产业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原有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方式与思路之下,企业与社会个人对绿色发展的观念淡漠。
3.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转变困难
传统发展模式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征,变更传统发展模式,就需要加大污染净化力度与环保配套设施。而环保配套设施需要的资金投入是企业所不愿意承担的,另一方面传统行业本身有很多就是高污染的存在,跟绿色发展背道而驰,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为了子孙后代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二、绿色发展问题的成因
1.生态法制落后,绿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
生态法制观念落后,政策贯彻中出现地方政府短视的情况,为了保护地方产业,继而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所以对绿色发展表现出冷漠的态度。绿色发展变成了中央政府的一种号召而非深入落实的政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落实绿色发展没有考核,没有追责,绿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
2.粗放式发展模式根深蒂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传统的发展模式来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指导,在前期的经济建设中,不惜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代价发展经济,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在这个过程中,基层与企业经历了近30年的粗放式发展,对于如何以这种方式发展企业,思路明确。但是对怎样绿色发展,却没有更多的了解。我国企业发展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依旧根深蒂固。
3.缺乏绿色发展技术支持
发展绿色经济,不只是我们喊喊口号就可以了,还需要实实在在地去落实,在落实绿色发展中,我们也迫切需要技术支持,而国内现在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与技术人才,这成为制约绿色发展的一个短板。
三、绿色发展可操作性的途径或措施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对绿色发展的政策要予以监督与考核,对绿色发展冷漠置之的地方政府提出批评,对发展绿色经济有成果的地方政府与企业给予表彰。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
2.加大绿色技术研发,促进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
发挥高校技术能力,加大绿色技术研发,促进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帮助企业从原有的粗放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式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农业资源保护任重而道远,保护农业资源不仅需要制止农民的短视行为,更重要的是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用算经济账的方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4.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夯实绿色发展的实践基础
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把绿色教育变成公民教育,变成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公民对于绿色环保的认识。
放眼当今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即将来临。我们只有尽快构筑自己的绿色发展产业体系,才能建成生态之美、发展之美、治理之美、文化之美、和谐之美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J]. 清华大学学报,2010.
[2]人民网.“美丽中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建设水平(2012)研究报告(简本)[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1225/c54431-20012648.html,2012-12-25.
[3]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china.com.cn/,2011-3-16.
[4]蒋南平.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3.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057-01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达到生态文明,则需要我们通过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来实现。绿色发展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度作为判断标准,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生态发展,是开创生态文明的道路。
一、绿色发展實践存在的问题
1.绿色发展政策落实困难
绿色发展既然要注重环保,那么就要协调好传统高能耗、高污染发展向绿色发展的过渡,在国家贯彻的绿色发展政策中,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障自己的财政收入,放任企业不进行绿色产业升级,对于贯彻绿色发展政策,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冷漠对待。
2.绿色发展观念认识淡薄
绿色发展提出的时间尚短,我国国有经济也在从粗放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约式细致化产业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原有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方式与思路之下,企业与社会个人对绿色发展的观念淡漠。
3.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转变困难
传统发展模式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征,变更传统发展模式,就需要加大污染净化力度与环保配套设施。而环保配套设施需要的资金投入是企业所不愿意承担的,另一方面传统行业本身有很多就是高污染的存在,跟绿色发展背道而驰,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为了子孙后代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二、绿色发展问题的成因
1.生态法制落后,绿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
生态法制观念落后,政策贯彻中出现地方政府短视的情况,为了保护地方产业,继而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所以对绿色发展表现出冷漠的态度。绿色发展变成了中央政府的一种号召而非深入落实的政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落实绿色发展没有考核,没有追责,绿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
2.粗放式发展模式根深蒂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传统的发展模式来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指导,在前期的经济建设中,不惜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代价发展经济,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在这个过程中,基层与企业经历了近30年的粗放式发展,对于如何以这种方式发展企业,思路明确。但是对怎样绿色发展,却没有更多的了解。我国企业发展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依旧根深蒂固。
3.缺乏绿色发展技术支持
发展绿色经济,不只是我们喊喊口号就可以了,还需要实实在在地去落实,在落实绿色发展中,我们也迫切需要技术支持,而国内现在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与技术人才,这成为制约绿色发展的一个短板。
三、绿色发展可操作性的途径或措施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对绿色发展的政策要予以监督与考核,对绿色发展冷漠置之的地方政府提出批评,对发展绿色经济有成果的地方政府与企业给予表彰。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
2.加大绿色技术研发,促进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
发挥高校技术能力,加大绿色技术研发,促进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帮助企业从原有的粗放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式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农业资源保护任重而道远,保护农业资源不仅需要制止农民的短视行为,更重要的是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用算经济账的方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4.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夯实绿色发展的实践基础
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把绿色教育变成公民教育,变成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公民对于绿色环保的认识。
放眼当今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即将来临。我们只有尽快构筑自己的绿色发展产业体系,才能建成生态之美、发展之美、治理之美、文化之美、和谐之美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J]. 清华大学学报,2010.
[2]人民网.“美丽中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建设水平(2012)研究报告(简本)[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1225/c54431-20012648.html,2012-12-25.
[3]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china.com.cn/,2011-3-16.
[4]蒋南平.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3.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