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柱的天空下,香港半岛南端海岸轮廓和小镇天际线如此鲜明,天空那近似无限透明的蓝,是小镇空灵的背景。别样的建筑,成就了这方透明的天空。只是,不知有多少游人能读懂小镇各式新旧建筑的况味。
赤柱小镇,有种别样味道
这个香港岛最南端的秀丽小镇,自古便是香港人主要聚居地之一。1841年,以今湾仔、金钟和中环为中心的维多利亚城尚未落成时,赤柱曾是早期临时行政中心。后来行政中心迁往港岛北岸,但赤柱仍然作为以英国人为主的住宅区之一。因为这段特殊的历史,这个临海小镇总被冠以“风情”二字,每年吸引逾160万名游客。去过的人多会念想它的悠闲格调、欧陆风情,念想它的海滩、泳场、异国美食和本土旧建筑。
不过现在,这些都还不是赤柱“风情”的全部。
山、海、楼,定格出别样的美
2000年,赤柱在它原本的“风情”之上,添上了浓重的一笔。马坑村海边的石滩上矗立起由港岛中环移来的旧建筑——美利楼。自此,赤柱小镇仿佛有了地标,更让人趋之若骛。
的确,香港半岛南端的这个小镇,依着它半岛边陲的地势,将山、海、楼定格出了别样的美。
站在赤柱广场依山而建的半山露台上俯瞰海湾,美利楼正是这一处海湾山、海、楼组合的中心,楼高三层,主要以巨型花岗岩建成,建筑风格揉合了东、西方建筑特色,既有仿希腊复古式圆形石柱,又采用了中式瓦面斜顶的屋顶,配合香港特殊气候,浑身弥散出幽幽古韵,别具特色。尤其在夕阳下,海湾环抱一臂金光,小镇在光影间显得格外安闲宁静,而美利楼则像在历史与现实的今昔之间,恰到好处地安插进来,安立于海旁,端庄、娴静、典雅。石滩延伸向海的方向,古朴的卜公码头也融入了这幅画。这也是一座由港岛中区辗转迁建而来的旧码头,此刻成了美利楼和赤柱海滨长廊的恰当点缀。
如今的赤柱,因这两处迁建而来的古建筑,形成了小镇的视觉交汇中心,小镇由此形成了更强磁极,引来更多关注。
事实上,小镇的美,绝非这一两座建筑促成的。古建筑所在的赤柱马坑村,是借香港房屋署历时9年多改造,由原来的寮屋区变成今天的样子:和谐乡村型大厦顺着靠山面海的地势依山而上;别致的屋顶、优雅的园林,顺应山势连接到海湾上的赤柱广场,伸展到临海而立的美利楼、卜公码头,一气呵成:新出落的海滨长廊则将美利楼、卜公码头、赤柱大街、赤柱市集连缀起来,一直延伸至与市集相连的居民村落。渔村的历史、旧行政中心的既往、原住民和域外人的杂居文化、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等等赤柱小镇的特色要素,都在改造中整合、凸显。所以,宜人海景、浪漫酒吧、悠闲美食和光怪陆离的各色货品,使这个小镇成了越来越热旺的时尚蒲点。也因此,马坑村工程一举夺得了2000年“杰出绿化工程奖园林设计”银奖以及英国特许建筑学会(香港)第七届“杰出建造经理”铜奖。
承载历史记忆与抽离历史脉络
美利楼,它的旧址就是现在中环的中银大厦。1843年,为早期英国驻军而开始兴建,楼名即以当年英国大臣美利爵士命名,至1846年建成,先后作为军官宿舍、军官俱乐部和政府办事处。二战期间美利楼又一度成为日军羁留和处决囚犯的地方。因是香港硕果仅存的古欧陆维多利亚式建筑物,又属早期历史建筑,1978年,美利楼被古物咨询委员会评定为一级历史建筑。然而,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往往就是古建筑保留的最大矛盾。1982年,美利楼原址土地拍卖,中国银行以一亿元人民币投得,成为当时最昂贵的土地。而这幢有着160多年历史的沧桑建筑,没能在它的原址上站立。
尽管如此,美利楼的拆卸在当年却遭到了强烈反对。于是,为了保存美利楼,拆卸时便将其拆分为3,000部分,并逐一编码,以便重建。因为重建地点未定,美利楼的组件便存放在政府仓库长达15年,等待政府部门为其安排归宿。1988年,香港房屋署决定改造赤柱马坑村,一并将美利楼重建归为一部分。2000年,赤柱美利楼重建完成,成为赤柱广场组群的一部分。
美利楼重建,与周遭环境契合出了新的视觉审美,为赤柱带来了新的吸引力,并且获得了香港建筑师学会2001年度“主题建筑奖——文物建筑”奖。美利楼的重建,似乎弥补了遗憾,但却无法避免更深的遗憾:重建后的美利楼,不再被评定为法定的历史建筑。
迁建后赤柱美利楼的部分建筑,与中环美利楼的建筑有着相当差异。如原来用作通风的烟囱在拆卸时遗失了,便挪用了另外一座百年历史建筑的八条烟囱;重建后柱廊上的圆拱天花是后加的:赤柱美利楼外的旗杆原属二战前的天马舰海军基地;旁边的“同昌大押”石柱是来自上海街重建项目,等等。
对于众多香港本地游客来说,美利楼无疑是怀旧的。但这种怀旧的情怀,现在却只能以“消费”的方式进行。美利楼的二、三楼开设了几家异域风味的餐厅和酒吧,餐厅露台上的外座则更抢手,视野达270°的无敌海景甚是诱人,海风拂过,陶醉人心。除了餐饮,游人对美利楼的另一种消费则是浪漫消费。在美利楼稍稍驻足,立刻会发现这里基实是情侣约会乃至婚纱拍摄旺地。同时,美利楼也常用作电影、电视和广告拍摄地。
用文化价值、历史真实性、环境整体性等遗产保护实践的重要观念,来审视美利楼的迁建,可以说这是一座抽离了历史脉络的建筑。而美利楼旁以第十二任香港总督卜力命名的卜公码头,也演绎了类似的经历。
小镇建筑多重语境的解读
赤柱美利楼、赤柱卜公码头,已不在古迹之列,这是不争事实。但它们在不得已面临损毁时最后采取的手段是搬迁和重建,这一系列的技术处理过程和最后所达到的效果,从建筑文物保护方案来看,对其他相关案例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譬如美利楼,在异地还原这幢150多年的英国维多利亚式建筑物的一柱一石,简直犹如堆砌一座有三千多块大石的模型,迁建过程的点算、编排及搬运的各个环节,都积累了宝贵经验。因而,这个迁建项目获得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亚太区文物奖——保护文化古物的提名。
“时过境迁”的历史建筑,迁建后以商业消费为内核的唯美姿态示人,在越来越多人的眼波流转中,它们是什么?它们这样“身世”辗转地矗立在新时空中,又有多少人读出其中的况味?
今天,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美利楼还是卜公码头,从中环原址兴建到拆卸、储存、重建和启用等等过程,对于香港本土居民来说,都承载着这样的深刻历史记忆:见证了香港由最初的渔港,渐渐蜕变成为今天举世知名的国际性港口、世界级都市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而在新址建筑中无论是的哪种类型的消费或者消遣,都承载着人们潜意识上的怀旧——对历史痕迹的追索。
赤柱小镇,有种别样味道
这个香港岛最南端的秀丽小镇,自古便是香港人主要聚居地之一。1841年,以今湾仔、金钟和中环为中心的维多利亚城尚未落成时,赤柱曾是早期临时行政中心。后来行政中心迁往港岛北岸,但赤柱仍然作为以英国人为主的住宅区之一。因为这段特殊的历史,这个临海小镇总被冠以“风情”二字,每年吸引逾160万名游客。去过的人多会念想它的悠闲格调、欧陆风情,念想它的海滩、泳场、异国美食和本土旧建筑。
不过现在,这些都还不是赤柱“风情”的全部。
山、海、楼,定格出别样的美
2000年,赤柱在它原本的“风情”之上,添上了浓重的一笔。马坑村海边的石滩上矗立起由港岛中环移来的旧建筑——美利楼。自此,赤柱小镇仿佛有了地标,更让人趋之若骛。
的确,香港半岛南端的这个小镇,依着它半岛边陲的地势,将山、海、楼定格出了别样的美。
站在赤柱广场依山而建的半山露台上俯瞰海湾,美利楼正是这一处海湾山、海、楼组合的中心,楼高三层,主要以巨型花岗岩建成,建筑风格揉合了东、西方建筑特色,既有仿希腊复古式圆形石柱,又采用了中式瓦面斜顶的屋顶,配合香港特殊气候,浑身弥散出幽幽古韵,别具特色。尤其在夕阳下,海湾环抱一臂金光,小镇在光影间显得格外安闲宁静,而美利楼则像在历史与现实的今昔之间,恰到好处地安插进来,安立于海旁,端庄、娴静、典雅。石滩延伸向海的方向,古朴的卜公码头也融入了这幅画。这也是一座由港岛中区辗转迁建而来的旧码头,此刻成了美利楼和赤柱海滨长廊的恰当点缀。
如今的赤柱,因这两处迁建而来的古建筑,形成了小镇的视觉交汇中心,小镇由此形成了更强磁极,引来更多关注。
事实上,小镇的美,绝非这一两座建筑促成的。古建筑所在的赤柱马坑村,是借香港房屋署历时9年多改造,由原来的寮屋区变成今天的样子:和谐乡村型大厦顺着靠山面海的地势依山而上;别致的屋顶、优雅的园林,顺应山势连接到海湾上的赤柱广场,伸展到临海而立的美利楼、卜公码头,一气呵成:新出落的海滨长廊则将美利楼、卜公码头、赤柱大街、赤柱市集连缀起来,一直延伸至与市集相连的居民村落。渔村的历史、旧行政中心的既往、原住民和域外人的杂居文化、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等等赤柱小镇的特色要素,都在改造中整合、凸显。所以,宜人海景、浪漫酒吧、悠闲美食和光怪陆离的各色货品,使这个小镇成了越来越热旺的时尚蒲点。也因此,马坑村工程一举夺得了2000年“杰出绿化工程奖园林设计”银奖以及英国特许建筑学会(香港)第七届“杰出建造经理”铜奖。
承载历史记忆与抽离历史脉络
美利楼,它的旧址就是现在中环的中银大厦。1843年,为早期英国驻军而开始兴建,楼名即以当年英国大臣美利爵士命名,至1846年建成,先后作为军官宿舍、军官俱乐部和政府办事处。二战期间美利楼又一度成为日军羁留和处决囚犯的地方。因是香港硕果仅存的古欧陆维多利亚式建筑物,又属早期历史建筑,1978年,美利楼被古物咨询委员会评定为一级历史建筑。然而,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往往就是古建筑保留的最大矛盾。1982年,美利楼原址土地拍卖,中国银行以一亿元人民币投得,成为当时最昂贵的土地。而这幢有着160多年历史的沧桑建筑,没能在它的原址上站立。
尽管如此,美利楼的拆卸在当年却遭到了强烈反对。于是,为了保存美利楼,拆卸时便将其拆分为3,000部分,并逐一编码,以便重建。因为重建地点未定,美利楼的组件便存放在政府仓库长达15年,等待政府部门为其安排归宿。1988年,香港房屋署决定改造赤柱马坑村,一并将美利楼重建归为一部分。2000年,赤柱美利楼重建完成,成为赤柱广场组群的一部分。
美利楼重建,与周遭环境契合出了新的视觉审美,为赤柱带来了新的吸引力,并且获得了香港建筑师学会2001年度“主题建筑奖——文物建筑”奖。美利楼的重建,似乎弥补了遗憾,但却无法避免更深的遗憾:重建后的美利楼,不再被评定为法定的历史建筑。
迁建后赤柱美利楼的部分建筑,与中环美利楼的建筑有着相当差异。如原来用作通风的烟囱在拆卸时遗失了,便挪用了另外一座百年历史建筑的八条烟囱;重建后柱廊上的圆拱天花是后加的:赤柱美利楼外的旗杆原属二战前的天马舰海军基地;旁边的“同昌大押”石柱是来自上海街重建项目,等等。
对于众多香港本地游客来说,美利楼无疑是怀旧的。但这种怀旧的情怀,现在却只能以“消费”的方式进行。美利楼的二、三楼开设了几家异域风味的餐厅和酒吧,餐厅露台上的外座则更抢手,视野达270°的无敌海景甚是诱人,海风拂过,陶醉人心。除了餐饮,游人对美利楼的另一种消费则是浪漫消费。在美利楼稍稍驻足,立刻会发现这里基实是情侣约会乃至婚纱拍摄旺地。同时,美利楼也常用作电影、电视和广告拍摄地。
用文化价值、历史真实性、环境整体性等遗产保护实践的重要观念,来审视美利楼的迁建,可以说这是一座抽离了历史脉络的建筑。而美利楼旁以第十二任香港总督卜力命名的卜公码头,也演绎了类似的经历。
小镇建筑多重语境的解读
赤柱美利楼、赤柱卜公码头,已不在古迹之列,这是不争事实。但它们在不得已面临损毁时最后采取的手段是搬迁和重建,这一系列的技术处理过程和最后所达到的效果,从建筑文物保护方案来看,对其他相关案例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譬如美利楼,在异地还原这幢150多年的英国维多利亚式建筑物的一柱一石,简直犹如堆砌一座有三千多块大石的模型,迁建过程的点算、编排及搬运的各个环节,都积累了宝贵经验。因而,这个迁建项目获得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亚太区文物奖——保护文化古物的提名。
“时过境迁”的历史建筑,迁建后以商业消费为内核的唯美姿态示人,在越来越多人的眼波流转中,它们是什么?它们这样“身世”辗转地矗立在新时空中,又有多少人读出其中的况味?
今天,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美利楼还是卜公码头,从中环原址兴建到拆卸、储存、重建和启用等等过程,对于香港本土居民来说,都承载着这样的深刻历史记忆:见证了香港由最初的渔港,渐渐蜕变成为今天举世知名的国际性港口、世界级都市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而在新址建筑中无论是的哪种类型的消费或者消遣,都承载着人们潜意识上的怀旧——对历史痕迹的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