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球形闪电

来源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雨到来之前,在灰黑色的天幕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弯弯曲曲,像银蛇盘空的闪电现象。有时,闪电像枯枝倒挂空中,枝头悬空;有时,枝头着地,瞬间一闪,天地通明。我们把这种最常见的闪电现象,称为线形闪电。
  还有一种非常罕见的闪电形象,既神秘又不可捉摸。闪电时,天空突然出现一个像足球那么大的红色火球,火球周围还有五颜六色的光晕,然后逆风缓慢来回飘动。飘动时,有时跳动,有时滚动,没有一定规律。火球接近地面时,一般缩成直径几厘米或十几厘米的火球。火球从出现到消失只有几分钟,短的只有几秒钟。火球消失时常有爆炸声,有的也会悄悄地消失。
  火球飘动时,常沿着建筑物的墙壁、林木等飘行;它像魔鬼那样不仅能穿过缝隙,还能穿过砖墙,溜进屋内。科学家把雷雨前出现的这种神秘的火球,叫球形闪电。也有人称为球雷、滚地雷或震光球。
  球形闪电极为少见,大部分人一生也难见到一次。由于它神秘罕见,偶尔碰上的人往往吓得丢魂落魄。1962年7月22日傍晚,泰山顶上电闪雷鸣,大雨瓢泼,突然一声巨响,天空出现了一个直径约15厘米的火球。不一会,火球幽灵似的从玉皇顶西侧的窗缝窜入室内,在室内轻盈地飘动了两三分钟,便钻入烟囱。在火球即将窜出烟囱时,突然爆炸,烟囱被削去了一个角……爆炸时产生的气浪,把室内的热水瓶、油灯震成碎片,吓得玉皇顶上的管理人员目瞪口呆,事后他们发现,在火球经过的床单上,留下了条长约10厘米的焦痕。
  1997年7月19日下午4时,位于桂林市中心的广西师范大学上空,突然一声巨响,空中出现了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火球。火球飘行到11宿舍,从室外击穿墙壁,飞进了3楼314房间,之后又穿墙而出。时隔一个多月,即8月23日晚8点至12点,贵阳市中心区一幢宿舍外的空地上和房屋墙壁上也多次出现奇怪的火球。在4个小时内,火球断断续续出现了20多次。
  为什么会出现球形闪电?这个谜底至今还未揭开。有人说,火球是一种带强电的球状气体混合物;有人说,火球是氮和氧的化合物;有人认为它的形成与高强度的超短波无线电波的激发有关……究竟是怎么回事,还需要科学家作进一步的研究。
  球形闪电的破坏性不可忽视。它爆炸时的威力足以伤害人、畜,还会毁坏建筑物、电力系统和通讯系统。如果碰到球形闪电,在室外时不要围观;在室内时,千万不要恐慌,要设法躲开火球,不让火球触及身体。
  
其他文献
智慧的人类为了得到温饱,进而满足口福和吸收更多的营养,不仅要享用多种粮菜植物性食品,还要享用禽畜动物性食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对动物性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这使科学家想到,既然太空能进行粮蔬植物育种,何不也进行动物太空育种呢?于是,在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有关动物太空育种的课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那么,为什么首先要选用家禽作为
期刊
清初文学家袁枚写过一部短篇小说集《子不语》,里边有一篇有趣的“梦中联句”的故事。曹秀才买了一部诗集回家,一边读一边也想写一首诗,可是,一直想到深夜,还没有写成。他不知不觉地把书合上睡着了,迷迷糊糊地梦见已经去世的好友来访。俩人一起登上高台游览,仰望明月高悬,地上月色如洗,顿时诗兴大发,就合作联成一首诗云:“冉冉春风一望迷,中天烟雨夕阳低。来时衣服多成雪,去后皮毛尽属泥。但见白云侵月冷,何曾黄鸟隔花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早在10多年前就患有进行性心脏病的59岁的罗伯特·特尔斯,已经走到了绝望的尽头。生存的希望之门对他来说已关闭的愈来愈紧。由于病因他于5年前就从尽心尽力工作过的公司辞职,他寄希望于肯塔基州福兰克林市的器官捐赠者的恩惠。很快,他的病状开始恶化,等待心脏移植的希望依然十分渺茫。  这期间,特尔斯原来90千克的体重骤减到60千克。“他每天都躺在自己的安乐椅上,每天靠一心一意地数数来打发时光。”他的妻子卡罗
期刊
天然气是蕴藏在地下由烃和非烃混合而成的可燃气体,是优良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具有开采成本低、便于用管道运输、燃烧效率高、污染少等优点。目前,天然气已成为仅次于石油和煤炭的第三大能源,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以天然气代替煤炭、石油作为生产、生活的新能源。  天然气是21世纪的主要能源。我国在上世纪末以“陕气进京”为代表,拉开了城市大规模利用天然气的序幕。“西气东输”、近海天然气的利用、“俄气南输”和进口液化天
期刊
在初中学习浮力知识的时候,为了能让同学们搞清浮力的本质,我们经常做这样一个实验:  将一长方体蜡块,放在平底水槽中,使蜡块与水槽底面紧密接触,往水槽中缓慢注水,可以看到水没蜡块以后,蜡块并不浮起。当用细棍轻轻拨动蜡块,使水进入蜡块与水槽相接触的底部表面之间时,蜡块即上浮。    上述实验,虽然效果明显,但实验成功率不高,而且实验的重复性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做了如下改进:取一空饮料瓶,去底、去
期刊
我看了本刊2002年24期周创写的《“水滴石穿”科学吗?》后,仔细想了一下,认为水滴石穿确实是科学的。  周创说,“如果石头上的小洞达到了一定深度后,水就无法直接冲击到石头,而把力传给了水,变成了四壁的压力”。问题在这儿,为什么向下的力量会变为向四周的力量了呢?因为水滴进小洞的水面上,它会产生一种向下的力挤压着洞底,因为洞底比较坚硬,所以力一部分消耗了,一部分转化为向四周推挤的力,还有一部分作为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