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柯依拉腊,尼泊尔人并不陌生。上至政府官员,下至黎民百姓,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不算夸张。甚至在国际社会上,柯依拉腊家族也享有着崇高的威望。
一个家族,几代人陆续出任一国政府高层官员,足见尼泊尔民众对他们卓越领导力的充分肯定。在柯依拉腊家族中,尼泊尔前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柯依拉腊基金会主席——苏加塔·柯依拉腊以其独有的女性魅力与睿智绽放着光彩。
柯依拉腊家族的女精英
1954年2月,一个女孩在柯依拉腊家族诞生。从她呱呱坠地起,命运似乎早就注定了她的不平凡。她的祖父曾积极参加推翻当时尼泊尔拉纳家族的独裁统治运动,将破烂的衣服寄给拉纳家族,讥讽尼泊尔人民在其统治下的穷困生活。自那时起,柯依拉腊家族的命运便与尼泊尔的国运息息相关。在此等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她的父亲——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也与政坛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947年首次涉足政治后,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活跃在尼泊尔政坛60余年,是尼泊尔大会党的重要人物,曾四次出任尼泊尔首相。在他第4次担任首相期间,致力于终结十余年的尼泊尔内战,将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拉近谈判桌并使他们最终成为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他还在废除君主制,确立共和等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她的父亲享有“尼泊尔共和之父”之称,并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民主斗士、资深首相和和平功臣。她的堂叔——尼泊尔大会党主席苏希尔·柯依拉腊于2014年2月10日当选为尼泊尔总理。现年75岁的苏希尔·柯依拉腊因恪守着清贫寡淡的生活方式而受到国人尊敬。英国广播公司(BBC)将其称为“全世界最清贫的政府首脑”之一。
作为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唯一的女儿,苏加塔·柯依拉腊继承了柯依拉腊家族的优良基因。然而,尼泊尔政坛的波诡云谲、变幻莫测使得她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平。在她出生后没多久的1960年,其父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被捕入狱,直到1967年才获释。雪上加霜的是,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的爱妻苏什玛·柯依拉腊于在他获释之后仅仅两个月便与世长辞。她身处囹圄的父亲还未及向爱妻好好道别,同年获释后即被驱逐出境。直到1980年4月,在比兰德拉国王宣布大赦后,他才得以返回加德满都。伴随着父亲在政坛的起起落落,苏加塔·柯依拉腊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顺境时未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逆境时也不曾灰心气馁。正是这份从容与坚韧,使得她不负柯依拉腊家族之名,也在尼泊尔政坛谱写着华丽的篇章。2007年,苏加塔·柯依拉腊成为尼泊尔议会成员以及总理办公室部长;2009年6月,当选为尼泊尔外交部长;同年10月,担任尼泊尔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目前,担任尼泊尔大会党国际关系部门负责人,国民代表大会政党间政治对话委员会成员、尼泊尔大会党中央工作委员会成员、亚太中间党派国际理事会成员、亚洲政党国际常务委员、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妇女之翼副主席。2014年11月26至27日,第18届南盟会议于尼泊尔召开。尼泊尔首脑及南盟各国首脑均出席该会议,在与尼泊尔总理苏希尔·柯依拉腊阁下的合作中,苏加塔·柯依拉腊被任命为第一夫人。
尼泊尔与国际社会的桥梁
苏加塔·柯依拉腊的政治和社交能力在其担任尼泊尔政府高层官员期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了促进尼泊尔的发展与繁荣,让更多的国家与民众了解尼泊尔,同时也让尼泊尔人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她走访了多个亚洲和欧洲国家,以及非洲、澳洲和北美洲国家。与此同时,她还参与过许多国际会议和高层互动。
在总理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的带领下,她分别在1991年和2008年作为尼泊尔代表团成员参加于科伦坡举办的第六届和第十五届南盟会议;多次参加孟加拉国达卡的南盟会议(1993);对印度(1991年,2006年,2009年),中国(1992年,2002年),以色列和芬兰(1993年),中国西藏自治区(1993年)和日本(1998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参加于雅加达举办的第十届不结盟运动峰会(1992年)和于德班举办的第十一届不结盟运动峰会;参加于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人权峰会(1993年)和于纽约举办的联合国千年峰会(2000年);2005年,尼泊尔发生“皇室接管”事件后,为恢复议会和保护尼泊尔国内民主,游说于美国、印度和欧洲;带领尼泊尔大会党国际关系部门代表团访问印度(2008年)、中国(2008年)和印度(2009年);作为主宾和议会成员,对韩国(2007年)、英国(2008年)、美国(2008年)、瑞典(2008年)和印度(2009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带领尼泊尔大会党代表团参加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于阿塞拜疆巴库举办的第七及第八届大会(2012年11月21至25日),2013年7月在瑞士日内瓦参加了2013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及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高级别会议。
一如既往推动
民主与和平进程
苏加塔·柯依拉腊从未停止其推动民主与和平的步伐。为此,她创立了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民主、和平和发展基金(GP柯依拉腊基金)以及苏西玛·柯依拉腊纪念信托。
其中,GPK基金于2011年1月6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创立。作为尼泊尔和平进程的主要建筑师,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一直崇尚统一和共识,以及通过内外合作共同行动解决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为了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的和平、民主和友好关系,他终其一生的奋斗不息。该基金会创立的初衷便是通过拥抱尼泊尔传奇领袖的愿景,推动冲突的和平解决方式,加速各国的发展进程。
作为一个非盈利的独立智库而成立的机构,GPK基金承担各种不同的倡议、探索和研究,发行出版物,为推动和平、民主和发展而带动学术、政治和公开辩论。它也积极带动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民推动此类活动;推动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所提倡的目标,即为将和平、民主和发展在尼泊尔制度化而做出贡献,将其作为亚洲伟大的政治领袖铭记;强调内部矛盾对发展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推动和平解决内部矛盾的方法以及区域内争端的非暴力协调方式;提倡联合国在加强和平、民主和人权,以及各国间和平、友好关系中的真谛。 正如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所期望的那样,该基金应成为将人民和国家汇聚在一起解决问题、分享想法、发展策略的论坛,以实现文化、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并为尼泊尔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将生态安全列入工作计划
除了民主与和平进程,苏加塔·柯依拉腊还将妇女权益,生态安全视为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尼泊尔被称为“高山王国”,其境内分布着众多海拔超过6,000米以上的高山。地球上最高的14座山峰中,就有8座全部或部分位于尼泊尔境内。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尼泊尔境内绝美的自然生态景观。
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气候造就了尼泊尔类型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些类型各异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在占全球面积0.1%的国土上,生长着6,500多种植物,1,000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650多种蝴蝶,600个特有植物,319种兰花。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0%被森林覆盖,12%被草地覆盖,良好的植被覆盖为孟加拉虎,雪豹,犀牛等珍贵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也使得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尼泊尔政府的重要课题。为此,苏加塔·柯依拉腊在奔走于世界各国之时,总不忘关注这些国家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参与与生态安全相关的国际会议之中。比如,在中国成都举行的第三、第四届生态安全、人类发展与健康论坛;在印尼巴厘岛举办的“生态文明:时代呼唤共同价值观”专题会议。为的就是能在这些高端国际会议中,了解到最前沿的生态资讯,交流最先进的生态理念与实践,从而为尼泊尔乃至世界生态安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链接
尼泊尔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主要归功于良好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总体而言,尼泊尔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有三种方式:政府管理,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区管理和以宗教文化为基础的民间自主管理。
政府管理模式主要是开设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目前,尼泊尔开设了14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管理机构上,国家林业和水土保持部下设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司,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司又在全国72个区设立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办公室,具体负责各自辖区内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对于跨区的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如朗唐国家公园,则会设立一个区域办公室,协调各区间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管理事务。同时,国家林业水土保持部下设了水土保持和流域管理司,林业管理司,林业研究和勘测司,分别负责全国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林业资源(包括草原和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监察工作,各个司在全国72个区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各区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在制度保障上,尼泊尔先后颁布了《林业法》,《土地法》,《野生生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行动计划,从政策体制上保障了自然生态的有效保护。同时,政府管理部门与国内外非政府组织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水土保持,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程项目和研究计划。为自然生态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区管理是源于林业管理的一种资源管理模式,即国家将林地的经营和管理权下放给当地社区,在国家和地方林业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将已遭破坏或退化的林地作为“造林地“,将基础状况良好的林地作为“保护地”来管理,社区林业管理模式根据谁建设,谁受益,谁保护,谁获利的原则,鼓励社区成员有效培育,管理和利用林地资源,社区造林地内可以适当发展商品林业,社区委员会通过大会决议讨论种植模式,收获数量及收益分配方式,社区保护地内,社区成员可以自由采集枯枝落叶,牧草等副产品,但对原生林木实行严格保护,通过罚款或取消经营权等手段禁止社区成员滥砍滥伐。非社区成员采集社区林地的林副产品时需要付费,部分商用林或保护地的林业产品交易必须通过委员会大会讨论决定。这种参与式的社区管理不仅使尼的林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使当地农民群众从林业管理中受益。目前,虽然尼国内专业人士对该模式看法不一,但是它不失为解决自然资源管理中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的可能途径之一。
以宗教文化为基础的民间自主管理:深远的宗教文化影响造就了尼泊尔民众保护自然环境的传统。宗教文化对尼泊尔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很多。比如,尼泊尔的国教印度教认为牛无比圣洁,视牛为神,禁止宰杀,忌食牛肉。印度教的象头神崇拜派将大象视为神的使者和化身,对其加以严格保护和珍爱,尼南部平原地区的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就是大象的保护地之一。除了这些,印度教徒对水资源异常珍爱,恒河沐浴和朝拜是印度教徒每年例行的盛事。
一个家族,几代人陆续出任一国政府高层官员,足见尼泊尔民众对他们卓越领导力的充分肯定。在柯依拉腊家族中,尼泊尔前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柯依拉腊基金会主席——苏加塔·柯依拉腊以其独有的女性魅力与睿智绽放着光彩。
柯依拉腊家族的女精英
1954年2月,一个女孩在柯依拉腊家族诞生。从她呱呱坠地起,命运似乎早就注定了她的不平凡。她的祖父曾积极参加推翻当时尼泊尔拉纳家族的独裁统治运动,将破烂的衣服寄给拉纳家族,讥讽尼泊尔人民在其统治下的穷困生活。自那时起,柯依拉腊家族的命运便与尼泊尔的国运息息相关。在此等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她的父亲——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也与政坛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947年首次涉足政治后,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活跃在尼泊尔政坛60余年,是尼泊尔大会党的重要人物,曾四次出任尼泊尔首相。在他第4次担任首相期间,致力于终结十余年的尼泊尔内战,将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拉近谈判桌并使他们最终成为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他还在废除君主制,确立共和等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她的父亲享有“尼泊尔共和之父”之称,并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民主斗士、资深首相和和平功臣。她的堂叔——尼泊尔大会党主席苏希尔·柯依拉腊于2014年2月10日当选为尼泊尔总理。现年75岁的苏希尔·柯依拉腊因恪守着清贫寡淡的生活方式而受到国人尊敬。英国广播公司(BBC)将其称为“全世界最清贫的政府首脑”之一。
作为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唯一的女儿,苏加塔·柯依拉腊继承了柯依拉腊家族的优良基因。然而,尼泊尔政坛的波诡云谲、变幻莫测使得她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平。在她出生后没多久的1960年,其父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被捕入狱,直到1967年才获释。雪上加霜的是,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的爱妻苏什玛·柯依拉腊于在他获释之后仅仅两个月便与世长辞。她身处囹圄的父亲还未及向爱妻好好道别,同年获释后即被驱逐出境。直到1980年4月,在比兰德拉国王宣布大赦后,他才得以返回加德满都。伴随着父亲在政坛的起起落落,苏加塔·柯依拉腊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顺境时未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逆境时也不曾灰心气馁。正是这份从容与坚韧,使得她不负柯依拉腊家族之名,也在尼泊尔政坛谱写着华丽的篇章。2007年,苏加塔·柯依拉腊成为尼泊尔议会成员以及总理办公室部长;2009年6月,当选为尼泊尔外交部长;同年10月,担任尼泊尔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目前,担任尼泊尔大会党国际关系部门负责人,国民代表大会政党间政治对话委员会成员、尼泊尔大会党中央工作委员会成员、亚太中间党派国际理事会成员、亚洲政党国际常务委员、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妇女之翼副主席。2014年11月26至27日,第18届南盟会议于尼泊尔召开。尼泊尔首脑及南盟各国首脑均出席该会议,在与尼泊尔总理苏希尔·柯依拉腊阁下的合作中,苏加塔·柯依拉腊被任命为第一夫人。
尼泊尔与国际社会的桥梁
苏加塔·柯依拉腊的政治和社交能力在其担任尼泊尔政府高层官员期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了促进尼泊尔的发展与繁荣,让更多的国家与民众了解尼泊尔,同时也让尼泊尔人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她走访了多个亚洲和欧洲国家,以及非洲、澳洲和北美洲国家。与此同时,她还参与过许多国际会议和高层互动。
在总理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的带领下,她分别在1991年和2008年作为尼泊尔代表团成员参加于科伦坡举办的第六届和第十五届南盟会议;多次参加孟加拉国达卡的南盟会议(1993);对印度(1991年,2006年,2009年),中国(1992年,2002年),以色列和芬兰(1993年),中国西藏自治区(1993年)和日本(1998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参加于雅加达举办的第十届不结盟运动峰会(1992年)和于德班举办的第十一届不结盟运动峰会;参加于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人权峰会(1993年)和于纽约举办的联合国千年峰会(2000年);2005年,尼泊尔发生“皇室接管”事件后,为恢复议会和保护尼泊尔国内民主,游说于美国、印度和欧洲;带领尼泊尔大会党国际关系部门代表团访问印度(2008年)、中国(2008年)和印度(2009年);作为主宾和议会成员,对韩国(2007年)、英国(2008年)、美国(2008年)、瑞典(2008年)和印度(2009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带领尼泊尔大会党代表团参加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于阿塞拜疆巴库举办的第七及第八届大会(2012年11月21至25日),2013年7月在瑞士日内瓦参加了2013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及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高级别会议。
一如既往推动
民主与和平进程
苏加塔·柯依拉腊从未停止其推动民主与和平的步伐。为此,她创立了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民主、和平和发展基金(GP柯依拉腊基金)以及苏西玛·柯依拉腊纪念信托。
其中,GPK基金于2011年1月6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创立。作为尼泊尔和平进程的主要建筑师,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一直崇尚统一和共识,以及通过内外合作共同行动解决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为了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的和平、民主和友好关系,他终其一生的奋斗不息。该基金会创立的初衷便是通过拥抱尼泊尔传奇领袖的愿景,推动冲突的和平解决方式,加速各国的发展进程。
作为一个非盈利的独立智库而成立的机构,GPK基金承担各种不同的倡议、探索和研究,发行出版物,为推动和平、民主和发展而带动学术、政治和公开辩论。它也积极带动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民推动此类活动;推动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所提倡的目标,即为将和平、民主和发展在尼泊尔制度化而做出贡献,将其作为亚洲伟大的政治领袖铭记;强调内部矛盾对发展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推动和平解决内部矛盾的方法以及区域内争端的非暴力协调方式;提倡联合国在加强和平、民主和人权,以及各国间和平、友好关系中的真谛。 正如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依拉腊所期望的那样,该基金应成为将人民和国家汇聚在一起解决问题、分享想法、发展策略的论坛,以实现文化、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并为尼泊尔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将生态安全列入工作计划
除了民主与和平进程,苏加塔·柯依拉腊还将妇女权益,生态安全视为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尼泊尔被称为“高山王国”,其境内分布着众多海拔超过6,000米以上的高山。地球上最高的14座山峰中,就有8座全部或部分位于尼泊尔境内。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尼泊尔境内绝美的自然生态景观。
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气候造就了尼泊尔类型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些类型各异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在占全球面积0.1%的国土上,生长着6,500多种植物,1,000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650多种蝴蝶,600个特有植物,319种兰花。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0%被森林覆盖,12%被草地覆盖,良好的植被覆盖为孟加拉虎,雪豹,犀牛等珍贵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也使得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尼泊尔政府的重要课题。为此,苏加塔·柯依拉腊在奔走于世界各国之时,总不忘关注这些国家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参与与生态安全相关的国际会议之中。比如,在中国成都举行的第三、第四届生态安全、人类发展与健康论坛;在印尼巴厘岛举办的“生态文明:时代呼唤共同价值观”专题会议。为的就是能在这些高端国际会议中,了解到最前沿的生态资讯,交流最先进的生态理念与实践,从而为尼泊尔乃至世界生态安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链接
尼泊尔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主要归功于良好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总体而言,尼泊尔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有三种方式:政府管理,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区管理和以宗教文化为基础的民间自主管理。
政府管理模式主要是开设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目前,尼泊尔开设了14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管理机构上,国家林业和水土保持部下设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司,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司又在全国72个区设立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办公室,具体负责各自辖区内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对于跨区的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如朗唐国家公园,则会设立一个区域办公室,协调各区间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管理事务。同时,国家林业水土保持部下设了水土保持和流域管理司,林业管理司,林业研究和勘测司,分别负责全国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林业资源(包括草原和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监察工作,各个司在全国72个区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各区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在制度保障上,尼泊尔先后颁布了《林业法》,《土地法》,《野生生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行动计划,从政策体制上保障了自然生态的有效保护。同时,政府管理部门与国内外非政府组织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水土保持,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程项目和研究计划。为自然生态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区管理是源于林业管理的一种资源管理模式,即国家将林地的经营和管理权下放给当地社区,在国家和地方林业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将已遭破坏或退化的林地作为“造林地“,将基础状况良好的林地作为“保护地”来管理,社区林业管理模式根据谁建设,谁受益,谁保护,谁获利的原则,鼓励社区成员有效培育,管理和利用林地资源,社区造林地内可以适当发展商品林业,社区委员会通过大会决议讨论种植模式,收获数量及收益分配方式,社区保护地内,社区成员可以自由采集枯枝落叶,牧草等副产品,但对原生林木实行严格保护,通过罚款或取消经营权等手段禁止社区成员滥砍滥伐。非社区成员采集社区林地的林副产品时需要付费,部分商用林或保护地的林业产品交易必须通过委员会大会讨论决定。这种参与式的社区管理不仅使尼的林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使当地农民群众从林业管理中受益。目前,虽然尼国内专业人士对该模式看法不一,但是它不失为解决自然资源管理中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的可能途径之一。
以宗教文化为基础的民间自主管理:深远的宗教文化影响造就了尼泊尔民众保护自然环境的传统。宗教文化对尼泊尔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很多。比如,尼泊尔的国教印度教认为牛无比圣洁,视牛为神,禁止宰杀,忌食牛肉。印度教的象头神崇拜派将大象视为神的使者和化身,对其加以严格保护和珍爱,尼南部平原地区的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就是大象的保护地之一。除了这些,印度教徒对水资源异常珍爱,恒河沐浴和朝拜是印度教徒每年例行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