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6-125-02
摘要 在激烈的自行车竞技比赛中,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一方面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和掌握熟练的技巧,另一方面也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克服赛场上的各种困难。因此,在日常的赛前训练中,教练要平衡好技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自行车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本文从赛前心理训练方面,就具体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自行车运动 赛前训练 心理准备 自信心
一、引言
在自行车比赛中经常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某些运动员在赛前模拟训练中成绩优异,但是真正到了比赛中,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出现过度紧张、缺乏自信的心理状态,比赛中发挥失常,成绩很不理想。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需要引起教練员的高度重视,在赛前训练中不能忽视运动员心理训练,并且需要结合每位自行车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性格特点,使用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在自行车竞技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赛前心理准备
(一)合理确定比赛目标,保持赛前情绪稳定
在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教练给运动员定一个远远超过其自身实力的目标,就会给运动员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运动员无论是在日常训练还是实际比赛中,即便是付出最大努力也无法完成这一目标,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挫败感,反而不利于比赛成绩的提升。结合这一情况,需要教练员在制定比赛目标时,必须立足于实际,结合每位运动员以往比赛的成绩、日常训练的表现等,为其制定一个恰当的比赛目标。这一目标应当稍微高于运动员当前的最佳水平,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让运动员通过刻苦训练、学习技巧等途径,不断达成目标;此外,在赛前的一段时间里,教练员要增加与运动员交流和沟通的频率,及时调整训练任务,让运动员在赛前保持稳定的情绪,从而以最佳状态迎接比赛。
(二)必胜的信念
自信心可以使运动员克服自行车比赛中的困难,激发个人的潜力,在比赛中实现超常发挥。必胜的信念需要在赛前训练中不断积累,同时也离不开教练员的心理暗示和鼓励。无论是在赛前训练还是实际比赛中,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多种多样,例如赛场环境、心理状态等等。当运动员的成绩出现波动,或是暂时落后于其他运动员时,运动员激发起“永不言弃”的坚定信念,支撑他们以最佳状态完成比赛。在赛前心理训练时,教练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循序渐进的培养运动员的必胜信念:一种是心理暗示,在赛前训练的休息时间,教练员可以对运动员近段时间以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进行充分肯定,这样就可以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另一种是鼓励与赞扬,教练员对于训练中表现良好的运动员,要不吝赞扬,让运动员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
三、自行车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
(一)消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方法
1.注意力转移训练。紧张情绪的转移是让运动员的注意力暂时离开过分紧张的竞赛环境,诱导其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待情绪趋于稳定后,再使注意力回到现场的竞赛中去。其训练方法是:在紧张的运动训练和竞赛现场,利用赛前或赛中的间隙采取语言暗示,诱导运动员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当前运动竞赛无直接关系的事情或完成技术动作上来。具体手段要根据运动员情绪紧张的特点和原因来确定。如教练员和队员谈话、替换队员下场休息、转告一些现场信息、降低竞赛成绩的要求、看看书报或听听音乐等。总之,要因人而异,采取具体灵活的手段来转移紧张情绪;另外这种心理训练方法也应贯彻在平时的心理训练之中,使运动员具有自我控制紧张情绪的能力。
2.模拟比赛训练。在紧张激烈的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只有熟练的技巧和良好的体能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大量的模拟训练,提高赛场实战经验,对赛场上各类突发状况做到灵活应对,从而始终保持最佳的心态参与到剩余的比赛中。例如,在以往的比赛中,部分自行车运动员本来保持领先地位,但是在弯道时由于与其他运动员碰撞导致跌倒,瞬间被后面的运动员超越。这种情况下,如果运动员没有接受模拟训练,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自然也就无法取得理想成绩。而对于那些通过大量模拟训练,具备了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则能够以平常心处理这一问题,重新投入到比赛中,继续追赶其他对手。
赛前模拟训练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开展:第一种是语言图像模拟,通过在赛道两旁大声呼喊或干扰图像的方式,模拟赛场情境。在这种环境下,提升运动员的心理抗干扰能力,始终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比赛;第二种是实景模拟,让运动员在训练赛道上进行常规训练,同时由教练员制造一些突发情况,以提升运动员的应急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情绪对比训练。对于那些有过正规比赛经验的自行车运动员,可以在赛前训练中开展情绪对比训练,对临时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可以起到显著效果。情绪对比训练的方法,就是让运动员回忆以往自己参加一些大型、正规自行车比赛的场景画面,重复感受在赛场上的那种紧张情绪,在不断的刺激中达到强化、提升的目的。对于那些以往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通过赛前情绪对比训练,可以让他们在感受紧张情绪之余,还能够获得自信,从而激发了比赛潜能;对于那些以往比赛中失利的运动员,也可以在回忆中不断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在比赛中加以避免、克服,同时还可以化“悲愤”为力量,激发起他们的求胜欲望,也可以起到提升比赛成绩的效果。
(二)增强运动员自信心的心理训练方法
1.赛前动员。在比赛开始之前,无论是久经“战场”的老将,还是初次参赛的小将,都不可避免会存在紧张的心理。赛前动员可以说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对于教练员来说,赛前动员也要讲求方法,才能起到预期的心理激励效果。常用的赛前动员方法有物质激励法、精神激励法,通过设置一定的奖励,可以起到调动运动员比赛的积极性;还有直接激励法、间接激励法。直接激励法就是以运动员作为主体,教练员通过给运动员打气、提升自信心的方式,让运动员树立比赛自信心;间接激励法则是以竞争对手为主体,帮助运动员分析对手的弱点、比赛中突破的方向等,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势。另外,赛前动员也要因人而宜,教练员需要结合运动员的性格特点等,以提高动员效果。
2.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赛前心理训练中—种常态化的训练方式,运动员通过频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对比赛或训练中困难的应对能力,顺利完成比赛;另—方面又能够将内心的潜力激发出来。尤其是在运动员处于运动状态的“低谷期”,会导致个人在训练中无法集中精力,训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通过调查也发现,运动员处于“低谷期”时,由于自身的心情烦闷,也会对教练员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种情况下如果教练员一味进行说教,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而自我激励则能够给运动员留出_定的独处时间,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在不断的自我反省、自我激烈的状态下,逐渐重拾自信心。
(三)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方法
运动技能的掌握过程,不仅是对肌肉骨骼动作的训练过程,而且还是智力的训练过程。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加强运动知觉、表象和思维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可采用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方法,即念动训练或表象训练。其主要特点是:回忆学过的技术动作,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和概念,加深对关键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这种训练方法一般在技术训练前后进行,也可在技术训练间隙进行。具体做法是:静坐下来,闭上双眼,进行肌肉和神经放松的心理训练后,再系统地回忆所学的技术动作,其目的是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肌肉感知,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在回忆中还需唤起相应的肌肉以及关节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强化动力定型。
四、结语
在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体能、技术同等重要。针对以往教练员侧重于体能训练和技术教授的情况,在今后的日常训练中需要加大对心理训练的关注程度。同时,为了提高心理训练成果,还要求教练员增加与运动员的交流和沟通,在掌握运动员心理特点、性格爱好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赛前心理训练方法,让运动员提升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以最佳状态参加到比赛中,这对于帮助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有积极帮助。
摘要 在激烈的自行车竞技比赛中,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一方面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和掌握熟练的技巧,另一方面也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克服赛场上的各种困难。因此,在日常的赛前训练中,教练要平衡好技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自行车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本文从赛前心理训练方面,就具体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自行车运动 赛前训练 心理准备 自信心
一、引言
在自行车比赛中经常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某些运动员在赛前模拟训练中成绩优异,但是真正到了比赛中,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出现过度紧张、缺乏自信的心理状态,比赛中发挥失常,成绩很不理想。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需要引起教練员的高度重视,在赛前训练中不能忽视运动员心理训练,并且需要结合每位自行车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性格特点,使用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在自行车竞技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赛前心理准备
(一)合理确定比赛目标,保持赛前情绪稳定
在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教练给运动员定一个远远超过其自身实力的目标,就会给运动员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运动员无论是在日常训练还是实际比赛中,即便是付出最大努力也无法完成这一目标,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挫败感,反而不利于比赛成绩的提升。结合这一情况,需要教练员在制定比赛目标时,必须立足于实际,结合每位运动员以往比赛的成绩、日常训练的表现等,为其制定一个恰当的比赛目标。这一目标应当稍微高于运动员当前的最佳水平,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让运动员通过刻苦训练、学习技巧等途径,不断达成目标;此外,在赛前的一段时间里,教练员要增加与运动员交流和沟通的频率,及时调整训练任务,让运动员在赛前保持稳定的情绪,从而以最佳状态迎接比赛。
(二)必胜的信念
自信心可以使运动员克服自行车比赛中的困难,激发个人的潜力,在比赛中实现超常发挥。必胜的信念需要在赛前训练中不断积累,同时也离不开教练员的心理暗示和鼓励。无论是在赛前训练还是实际比赛中,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多种多样,例如赛场环境、心理状态等等。当运动员的成绩出现波动,或是暂时落后于其他运动员时,运动员激发起“永不言弃”的坚定信念,支撑他们以最佳状态完成比赛。在赛前心理训练时,教练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循序渐进的培养运动员的必胜信念:一种是心理暗示,在赛前训练的休息时间,教练员可以对运动员近段时间以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进行充分肯定,这样就可以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另一种是鼓励与赞扬,教练员对于训练中表现良好的运动员,要不吝赞扬,让运动员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
三、自行车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
(一)消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方法
1.注意力转移训练。紧张情绪的转移是让运动员的注意力暂时离开过分紧张的竞赛环境,诱导其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待情绪趋于稳定后,再使注意力回到现场的竞赛中去。其训练方法是:在紧张的运动训练和竞赛现场,利用赛前或赛中的间隙采取语言暗示,诱导运动员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当前运动竞赛无直接关系的事情或完成技术动作上来。具体手段要根据运动员情绪紧张的特点和原因来确定。如教练员和队员谈话、替换队员下场休息、转告一些现场信息、降低竞赛成绩的要求、看看书报或听听音乐等。总之,要因人而异,采取具体灵活的手段来转移紧张情绪;另外这种心理训练方法也应贯彻在平时的心理训练之中,使运动员具有自我控制紧张情绪的能力。
2.模拟比赛训练。在紧张激烈的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只有熟练的技巧和良好的体能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大量的模拟训练,提高赛场实战经验,对赛场上各类突发状况做到灵活应对,从而始终保持最佳的心态参与到剩余的比赛中。例如,在以往的比赛中,部分自行车运动员本来保持领先地位,但是在弯道时由于与其他运动员碰撞导致跌倒,瞬间被后面的运动员超越。这种情况下,如果运动员没有接受模拟训练,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自然也就无法取得理想成绩。而对于那些通过大量模拟训练,具备了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则能够以平常心处理这一问题,重新投入到比赛中,继续追赶其他对手。
赛前模拟训练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开展:第一种是语言图像模拟,通过在赛道两旁大声呼喊或干扰图像的方式,模拟赛场情境。在这种环境下,提升运动员的心理抗干扰能力,始终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比赛;第二种是实景模拟,让运动员在训练赛道上进行常规训练,同时由教练员制造一些突发情况,以提升运动员的应急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情绪对比训练。对于那些有过正规比赛经验的自行车运动员,可以在赛前训练中开展情绪对比训练,对临时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可以起到显著效果。情绪对比训练的方法,就是让运动员回忆以往自己参加一些大型、正规自行车比赛的场景画面,重复感受在赛场上的那种紧张情绪,在不断的刺激中达到强化、提升的目的。对于那些以往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通过赛前情绪对比训练,可以让他们在感受紧张情绪之余,还能够获得自信,从而激发了比赛潜能;对于那些以往比赛中失利的运动员,也可以在回忆中不断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在比赛中加以避免、克服,同时还可以化“悲愤”为力量,激发起他们的求胜欲望,也可以起到提升比赛成绩的效果。
(二)增强运动员自信心的心理训练方法
1.赛前动员。在比赛开始之前,无论是久经“战场”的老将,还是初次参赛的小将,都不可避免会存在紧张的心理。赛前动员可以说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对于教练员来说,赛前动员也要讲求方法,才能起到预期的心理激励效果。常用的赛前动员方法有物质激励法、精神激励法,通过设置一定的奖励,可以起到调动运动员比赛的积极性;还有直接激励法、间接激励法。直接激励法就是以运动员作为主体,教练员通过给运动员打气、提升自信心的方式,让运动员树立比赛自信心;间接激励法则是以竞争对手为主体,帮助运动员分析对手的弱点、比赛中突破的方向等,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势。另外,赛前动员也要因人而宜,教练员需要结合运动员的性格特点等,以提高动员效果。
2.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赛前心理训练中—种常态化的训练方式,运动员通过频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对比赛或训练中困难的应对能力,顺利完成比赛;另—方面又能够将内心的潜力激发出来。尤其是在运动员处于运动状态的“低谷期”,会导致个人在训练中无法集中精力,训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通过调查也发现,运动员处于“低谷期”时,由于自身的心情烦闷,也会对教练员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种情况下如果教练员一味进行说教,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而自我激励则能够给运动员留出_定的独处时间,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在不断的自我反省、自我激烈的状态下,逐渐重拾自信心。
(三)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方法
运动技能的掌握过程,不仅是对肌肉骨骼动作的训练过程,而且还是智力的训练过程。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加强运动知觉、表象和思维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可采用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方法,即念动训练或表象训练。其主要特点是:回忆学过的技术动作,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和概念,加深对关键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这种训练方法一般在技术训练前后进行,也可在技术训练间隙进行。具体做法是:静坐下来,闭上双眼,进行肌肉和神经放松的心理训练后,再系统地回忆所学的技术动作,其目的是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肌肉感知,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在回忆中还需唤起相应的肌肉以及关节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强化动力定型。
四、结语
在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体能、技术同等重要。针对以往教练员侧重于体能训练和技术教授的情况,在今后的日常训练中需要加大对心理训练的关注程度。同时,为了提高心理训练成果,还要求教练员增加与运动员的交流和沟通,在掌握运动员心理特点、性格爱好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赛前心理训练方法,让运动员提升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以最佳状态参加到比赛中,这对于帮助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有积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