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意象,探究古诗词的美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基石。因此,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聚焦意象的价值、转化意象的画面、探寻意象的特征,使学生体会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诗人描绘的社会生活画面,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古诗词;意象;价值;画面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是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石。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教师可以紧扣诗歌的基本元素——意象,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以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益。

一、聚焦意象的价值


  教师根据古诗词的内容确立好探究主题之后,可以选择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借助语言渲染、画面呈现等多种方式呈现意象,以创设探究古诗的情境,打开学生赏析古诗的心灵,使学生感知意象所蕴含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究古诗的动力。
  在教学风光类的古诗时,教师可以这样切入整首诗的教学。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风光诗,通过图片、语言等让学生进行组合欣赏;随后,运用言语描摹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田园风光,并在聆听中展开联想;最后,借助画面的联想与再现,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最为典型的意象之中。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时,可以先出示诗歌后两句的大意,组织学生补充“黄鹂”“翠柳”“白鹭”的画面,借以唤醒学生探究古诗词的意识。
  案例中,教师从诗歌的意象进行切入,使学生的思维聚焦在诗歌的意境中。整个过程中,学生“看到”了诗歌描绘的风光,在感受诗人创作情怀的同时,真正体验到了诗歌描绘意境的惬意与宁静、安闲与自在。

二、转化意象的画面


  诗歌是诗人内在情感的真诚流露。读者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还原诗歌意象形成过程。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疏通语言障碍,整体了解古诗的大意,将原本机械而生硬的语言转化为立体多维、可感鲜活的画面,去感知文本中所描摹的物象、场景;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与联想,将诗句所描述的内容浮现在脑海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经历“言语—意象—意境”的思维转换过程,获得对诗歌的深入体验。
  如,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教师先帮助学生解决字词认知的问题,比如“惠崇”“芦芽”等,使学生形成对诗歌的整体感知;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探寻诗歌最为重要、核心的景物,做为解构本首诗歌的意象。在学生有了明确的认知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将这首诗歌进行言語转化:“初春时节,所有的事物都已经苏醒过来了。静静的江岸上,竹子的新叶已经被春天完全染绿。人们都被江岸上的三两枝桃花所吸引了。这几枝桃花色彩明艳,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讯息。休息了一个冬季的鸭了早就按捺不住了,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不停地嬉戏,发出‘嘎嘎’的叫声。在江水的滋润下,满地的蒌蒿开始逐渐变绿了,它们就好像要迫不及待地打探着这个春天的消息。江里的河豚也正趁着水暖而逆流而上呢!”这样的语言转化,使学生对诗歌意象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
  只有深入理解古诗的意象和意境,学生才能对诗歌的意蕴进行深刻体会,对诗歌形成整体感知。

三、探寻意象的特征


  意象对比就是将诗歌的主题意象进行对比,探寻它们的异同点,并在意象与意象之间建构起多维的认知联系,让古诗的意象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断地丰盈和多元。
  比如,在探究“田园之事”时,教师先以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为例,引领学生提炼出农村较为常见的事务:锄豆、编织等,并与其他的诗歌进行整合,拓展了插秧、摘果、收割、种瓜等,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词所洋溢出来的祥和氛围,体会主人公内心的满足感等,感受一家人的不同情态,理解诗人对悠闲而安宁田园生活的无比憧憬和向往之情。其次,对相同意象但主题完全不同的诗词进行对比。教师将这首《清平乐·村居》与《悯农》进行对比。它们都有耕作的意象,但是表达的主题却不一样。具体来说,“大儿锄豆溪东”展现了普通农民自在而悠闲的状态;“锄禾日当午”则是他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以鲜活的画面感提醒人们珍惜粮食。最后,紧扣相同主题、不同意象的组合进行对比探究。引导学生将《清平乐·村居》与《夏日田园杂兴 (其七)》展开对比探究,发现这两者之间不仅主题类同,而且还有共性的意象,但意象的组合完全不同。这是不同的诗人对田园生活不同的体验所形成的。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通过对比诗歌的意象,引领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真正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总之,古诗词教学不能停留在诗歌大意的感知上,而要抓住诗歌的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体验,以提升学生古诗词的解读能力。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百分数是一个简单知识,就是将分数变换一个形式,但是与百分数相关的生活情境却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涉及专业领域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介绍相关专业背景,让学生从情境中悟透换算的诀窍。  [关键词]会员费;交费比;百分数;累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28-02  【典型题目】  都市白领的精神压力日渐增大,过劳死悲
[摘 要]面对儿童未来的阅读世界,构建“大阅读”课程体系,推动“共读,共情,共育”,可以在儿童的世界里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传递一段阅读的情怀。构建“大阅读”课程体系需要强化落实“常态化”的学科阅读课程,打造“走教式”的共读校本课程,构建“联结式”的个性化阅读课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大阅读;课程体系;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梧州市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腹地广阔,资源丰富,盛产肉桂、八角、蛤蚧、田七、桑寄生、草果等中药材,以及竹木、松脂、茶叶、水果、甘蔗、木薯等土特产。
文蛤又名圆蛤、黄蛤,《梦溪笔谈》称其"花蛤",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蛤科文蛤属的贝类。其壳为药用部分,略呈三角形、如扇状,腹缘呈圆形,光滑的壳质坚厚,壳面上生有如釉涂就的五彩
二、以诗会友赋医歌杜甫不愧为我国诗歌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清代叶燮在《原诗》中说:"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自甫以前,如汉魏之浑朴古雅,六朝之藻丽纤、澹远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