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基础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ongta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基础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近年来,化隆县一直把“普九”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作为全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但是,由于经济及自然等因素的制约,化隆县基础教育发展遇到许多困难。要解决化隆县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必须夯实“普九”基础,改革办学模式,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体制,争取使在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关键词】西部贫困地区 基础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32-03
  发展基础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些地区的脱贫进程,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目标能否实现。教育与经济密不可分,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不到发展,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的资助学生或者资助学校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最好的扶贫。人口素质提高了,经济发展才有动力。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由此看来,在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必须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才能有的放矢,治标治本。这里,笔者就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实际出发,谈谈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现状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由于经济总体比较落后,广大贫困山区的人们送孩子读书主要是想通过升学改变处境。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民有这样的认识,而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送子女入学的重要性。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看,他们必须执行教育有关法规政策,完成上级下达的教育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地方政策和教育规划,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也就是说,他们抓教育的观念往往来源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这说明,从群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教育观念并非是内生的、自觉的,而是外在的、被压的。同时,轻视教育的观念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某乡镇去年非但不安排本级“一费制”补助,在年底时县政府还动用上级给该乡镇的“一费制”专项补助。
  [对策]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确保“普九”目标真正实现。
  近年来,化隆县已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来保证“普九”投入的到位。如甘都镇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切实加大财政对教育的统筹力度,认真落实“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全县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2007年,该县经常性财政收入7150万元,其中用于教育2359.5万元,占33%;生均教育经费749元。2008年,该县经常性财政收入8201万元,其中用于教育3042.6万元,占36.1%;生均教育经费873元。2009年,该县经常性财政收入9002万元,其中用于教育3375.8万元,占37.5%;生均教育经费906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该县教育总投入比2007年增加683.1万元,增长22.5%,生均教育经费增加124元;2009年,该县教育总投入比2008年增加333.2万元,增长11%,生均教育经费增加33元。但是,化隆县教育投入缺口大,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有限,难以支撑起教育大厦。
  因此,解决化隆县基础教育投入问题,一要教育扶贫。上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化隆县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发挥教育扶贫解困主渠道的作用。此外,应增加专项补助的额度。如“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联合国少儿基金会援助贫困山区初等教育项目”等优先向这些地区倾斜。
  二要广开门路,多渠道投入。当地政府真正把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教育筹资政策用好用足。政府财政投入是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要确保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中央和省州、县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关法规、文件对教育集资的对象、范围、比例、原则、用途以及管理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应严格按这些法律、政策执行,用好用足,保证基础教育投入有多方面的来源渠道。
  三要采取应急措施解决“普九”欠债问题。前几年,为迎接上级“普九”检查,化隆县采取“一年建设,三年还债”的办法,加大了“普九”达标建设,因此,欠下了6800万元的学校建设债务,至今尚未偿还。原计划用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来偿还,而实行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这一政策,所以这笔债务失去了偿还来源,教育的压力很大。省、县市政府应将“普九”欠债纳入政府,实行“消赤减债”的整体计划,逐步将这笔债务消化,以减轻教育的沉重包袱。
  [现状二]“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任务艰巨
  目前化隆县虽然实现基本“普九”目标,但这是低水平的“普九”,与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有较大的差距。化隆县“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仍有大量危房存在。目前,全县中小学尚有危房27.5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19万平方米),危房占总校舍面积比例14%,处于全省14个市(县)前列。二是初中学位严重不足。化隆县从2007年开始进入初中入学高峰期,每年以800人的速度增加,这种情况将延续到2011年。由于学位不足,导致班额过大,已出现同一年级学生在一个大会议室里上课的现象,而且像实验室、仪器室及实验仪器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三是初中辍学率偏高。2011年全县初中在校生辍学率达5.8%,部分偏远山区的乡镇辍学率高达两位数,离国家规定的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标准差距较大。
  [对策]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将普教与职教有机结合起来。
  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有同步综合、分流、后加、同步后加等几种模式,各有其适应范围,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化隆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应根据当地实际,灵活地选择结合模式,尽量做到多样化。由于化隆回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大,一般说来,“同步综合式”是一种较为适合的可供选择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做法是,中小学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计划》和《新教学大纲》,认真开足开齐各门文化课,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劳技教育和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步进行。特别是举办综合初中和综合高中,培养既有初(高)中文化知识又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使他们升学有文化知识基础,就业有职业技术技能。这既有利于民族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又有利于为该地区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和能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   [现状三]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
  普通高中教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一方面是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太小。目前,化隆县仅有4所独立高中和2所完全中学,共有在校学生11688人。2011年,全县初中毕业生4755人,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只有2887人,升学率仅为33%,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全省每万人口中已有普通高中在校生168人,而化隆县每万人口中仅有普通高中在校生97人,人们普遍反映,现在上高中比上大学还难。另一方面是高中师资严重不足。目前化隆县共有高中专任教师1105人,按新的编制标准1∶11的比例计算,尚缺237人。由于高中师资不足,造成教学质量不高,培养高级人才的平台狭小。另外,由于化隆县地处贫困山区,受群众思想保守早婚早育习俗的不良影响、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及应试教育教学脱离当地生产实际等因素,女童辍学特别是大龄女童辍学态势严峻。一是他们对寺庙的巨额供奉,既削弱了农牧业再生产能力,也削弱了群众对教育的投资能力。二是相当一部分学龄儿童入寺学经,或者初小毕业后弃学入寺,严重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的普及,这种情况在化隆县和循化县等回族聚集的地方比较多见。三是宗教教育内容的陈旧性、保守性、消极性以及脱离现实生活性,影响了现代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现代意识的普及和发展。
  [对策]加大对口支援教育的力度
  目前,青海省海东地区6个县市中有4个县被省内经济较发达的市对口扶持,其中化隆县就是被扶持的一个县。该县自1995年以来接受辽宁省鞍山市的教育扶贫得到了较多实惠,例如在前些年鞍山市向化隆县捐助教学用具,有微机、桌椅板凳、正规黑板、粉笔等,当然还有经济捐助。此外,鞍山市第三中学从1997年开始每三年招收化隆县中考前四十名的学生到三中学习,在这期间学生的书本费、学杂费、伙食费、来回的火车票以及冬天的冬衣和棉鞋等一切费用,都由三中承担,学生享有的是全免待遇。2003年除了上述扶持之外,每年还从中考学生中录取前二十名学生到三中学习,到目前已有800多人在三中接受过三年的高中学习,已考取重点大学人数占75%以上。这对于化隆县来说是相当好的成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化隆县的教育水平也会逐步提高,从而使经济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真可谓教育扶贫,利在长远,功在千秋。
  从青海省的实际情况看,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就不可能有现在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同样,如果没有国家的继续扶持,就不可能有该地区教育的发展。因而国家应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为目标,保持教育稳定增长的流量。与此同时,国家可建立青藏高原教育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各项建设资金中用于教育的切块、国内捐资、国际资助、世界银行贷款、国内外私人捐赠等,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更新教育手段和补助特困学生生活,促进教育稳定、健康地发展。
  在宗教影响方面,应全面贯彻教育法规,积极引导并逐步消除宗教对教育的消极影响。当然从现实角度看,消除宗教对教育的影响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但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当前看,首先应全面地贯彻教育法规,依法治教,用法律规范人们的教育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国家教育部负责同志也曾指出:“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实施义务教育活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教育,进行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人的生老病死和凶吉祸福的科学知识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化隆县可根据这些情况和讲话精神,强化执法环境,落实措施,依法保障学龄儿童和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推动化隆县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现状四]师资紧缺
  教师外流严重,师资整体素质偏低。由于高原生活工作条件艰苦,加之东西部个人收入差距拉大,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外流严重,学科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下降。据统计,仅2011年,全县流失小学教师100多名,中学教师40多名。流失的教师中中级以上职称的占50%以上,大多是年富力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各学科骨干教师。目前全县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4.31%,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1.57%,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36.92%。全县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劳动技术等学科专任教师普遍缺乏,部分乡镇地区和学校专业教师不配套,课程无法开全。
  [对策]实施补偿性政策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要想鼓励人才留在贫困地区,首先要充实数量,解决教师缺口。就村小来说,应当通过调整布局、撤点并校、合并班级,来增加班平均教师数,新分配的小学教师原则上都应分到村小任教;中心小学教师轮流到教学点和村小任教,并形成“下得去”、“上得来”的教师流动制度。就初中来说,主要应依靠发展师范教育来解决教师缺乏问题。应动员和安排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学任教,充实初中教师队伍。大专院校应当动员这些地区考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回报家乡,献身教育,保证农村初中源源不断得到合格教师,满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
  其次,提高质量,提升教师水平。一方面,要通过函授、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脱产进修等渠道,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如教师基本功(三字一话)培训、新课程改革教材教法培训以及观摩教学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县市教师进修学校,省教科所——县市教研室——乡镇中心学校教研组这两个系统在培训提高教师中的积极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制订教师培训规划,落实培训措施,提高培训实效。
  第二,改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物质待遇是导致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物质待遇,是稳定农村教师的关键措施。除总体上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外,对农村教师应采取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如高原教师补助、提高工资档次、关心农村教师的婚姻、提供进修提高的机会、解决其子女入学和工作问题等,鼓励他们长期献身山乡基础教育事业。同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到贫困地区支教。另一方面,还需要国家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应从发达地区的税收中提取一些支援贫困地区的教育。
  [现状五]学生失学
  虽然我国宣布在2005年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到2005年很多贫困地区连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都无法实行。学生失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少部分是家长不重视教育,另有极少数是学生自己不想读书。化隆县农民多数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少数还没有解决温饱,家庭情况十分困难。另一方面,有些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不如回家种田放牛。还有些家长认为女孩子迟早要嫁出去,花钱上学是帮别人家读书。
  [对策]发展经济解决失学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彻底解决失学问题。但目前化隆县经济还处于落后状态,于是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争取到2012年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另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认真推行计划生育。失学现象与计划生育关系很大,很多经济困难的家庭有3~4个孩子,养活子女都很困难,更别说接受教育了。如果计划生育真正落到实处,家庭负担将大大减少。当然,对家长的宣传也很重要,改变观念是重视教育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任玉贵.青海省少数民族女童教育试验报告[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3)
  2 赵学英.西部基础教育人才现状与思考[J].青海教育,2004
  3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2001.5.29
  4 邢永福.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逐步引导企业从资源开发向综合利用方面转变,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青海
2013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足迹,留在了大连高新区这块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第三次创业的热土上.这是他出任总书记后首次考
科学合理的电力工程施工需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安全生产原则,电力工程安全施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直观重要的作用,并且与社会的稳定性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闭幕10多天了,各地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此次会议提出到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吹响了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小康社会的最强劲号角。  目前,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帽到底怎么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会上,
【摘要】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属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阶段,因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过程方法的应用,通过对工程建设阶段的过程管理,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本文分析的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过程方法的应用,全文从过程方法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过程方法;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应用分析  在工程建设的不
【摘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整个工程项目中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其安装技术还是项目管理方面来说都对整体工程的应用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同时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的应用与人民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就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有效加强我国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进步,从而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这一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
1《决定》:为非公有制正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定》。《决定》要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 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并鼓励有条件的民 营企业做强做大。改革开放25年,民营企业终于争取到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步:可以进入 到更多的领域,并期待着进入国民经济核心产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长大点儿,又想当个记者。理想中的两个职业都曾非正式地做过,并且还都算成功。在做实习教师的日子里,我是学生们眼中极易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