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合法程序,频频注册公司,之后,屡屡捏造服饰等行业的“洋品牌”,再分别以这些合法公司的名义聘请明星做代言,通过媒体在全国范围内为“洋品牌”招商,骗取代理费和加盟费。以祝炳章、祝章兄弟为首的招商诈骗集团,从2002年至今的5年间,已经以这种模式骗取全国各地代理商和加盟商数亿元财产。而受骗的万余人之中,有的已经不堪债务之累含悲辞世,有的正蒙受着家庭破裂之苦四处奔波讨说法,也有的倾家荡产,正在寻找祝氏兄弟准备与其同归于尽……
那么,以祝炳章、祝章兄弟为首的招商诈骗集团是怎样不断行骗得手而又平安无事的呢?
血泪加盟路
2007年5月25日午间,河南某报社接到了一个来自深圳的电话,电话那端的女子哭诉了自己受骗的遭遇。
该女子名叫娄素娟,31岁,河南漯河人。2005年11月,娄素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知名演员陈小艺代言的“台湾名门颐派”品牌服装,征招各地代理商和加盟商。自己偶像推介的服装品牌,让娄素娟对“台湾名门颐派”产生了信任。于是,娄素娟变卖了在深圳的房产,分别于2006年3月和2006年5月,交纳了88万元与“台湾名门颐派大陆总代理商”北京名门颐派服饰有限公司签订了加盟协议,买下该品牌服装河南、广东两省的省级代理权。随后又在两地相继投资六十多万元作为门店租赁、装修、雇工等费用。但让娄素娟没想到的是,她的悲惨命运自此便拉开了帷幕。
加盟后,娄素娟选购的服装却迟迟没有发来。打电话询问,招商总监于晓飞说,服装已被其他代理商抢购走了,厂里没有货。
经过一遍遍的催促,十多天后,娄素娟终于收到了北京名门颐派服饰有限公司从虎门生产基地——京威国际企业集团发来的一批货。可打开一看,服装款式不仅不是她所订购的,而且都是几年前流行过的。不但做工粗糙,布料质量也很低劣。此后,北京名门颐派服饰有限公司要么说娄素娟选购的货已被别的代理商抢购,要么配送来一些劣质服装。
无奈之下,娄素娟只好给在订货会上认识的“台湾名门颐派服饰集团公司的大陆公司总裁”祝炳章打电话。祝炳章许诺在河南和广东两省的主流媒体上投放巨额广告作为补偿。可娄素娟一等好几个月也没有结果,于是便又找到祝炳章,祝却说,他们只想投放2000元的广告费。“后来我才明白这是祝炳章使用的缓兵之计,有意推拖,让我们自己主动退出。”
娄素娟的爱人发现他们辛苦十多年积攒的钱全被骗走了,带着懊丧愤然离家,至今未归。娄素娟抱着年幼的儿子一次次往返于北京、广州、深圳、虎门之间,追讨被骗的巨额代理费,可作为公司负责人的祝炳章就是躲着不见她,而且每次去找他都要遭到恐吓和威胁。“祝炳章告诉我,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广东他都黑白两道通吃,让我小心点。”
2006年10月初,娄素娟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祝炳章,气急之下便要和他同归于尽。祝炳章给她出主意,让她利用广招加盟商的办法把投进去的钱再捞回来,被娄素娟一口回绝。祝炳章见此计不成便又说,他再弄几个品牌让娄素娟入股一起做。
“为了弄清底细,同时也是为了守在公司里要账,我将计就计假装同意了。”娄素娟说,她在北京名门颐派公司和该公司设在虎门的生产基地卧底到了2006年12月20日。那时因为母亲病重,她被迫回到老家呆了一周。但等她从老家再回到北京却发现公司已人去楼空,到虎门的生产基地去询问则被告知名门颐派公司破产了。于是为找祝炳章,娄素娟又踏上了奔波之旅……
娄素娟随后告诉了记者与她有共同遭遇的程洁、李莉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程洁、李莉后,二人又帮记者联系到了数十名受害人。这些受害人所代理的服装品牌除了“台湾名门颐派”外,还有“韩国诗美惠”、“韩国青青草”、“韩国爱尚丽”、“韩国真怡美”等数十个“洋品牌”,而且提起一宗宗骗局的幕后操纵者,受害者们个个咬牙切齿众口一词直指祝炳章、祝章兄弟二人。他们被骗的经历大同小异,每人的受损金额为10万到80万元不等。
李莉说:“祝炳章这伙人太可恶了,今年1月25日我和程洁母女三人到虎门去讨公道,祝炳章叫一伙打手把程洁和她母亲暴打了一顿。”
程洁、李莉还分别向记者反映说:“我们去北京讨说法时,曾听一些受害人议论说有两个受骗者自杀了,其中一位是安徽省合肥市的,另一位是福建的。”
“洋品牌”真相
根据各地投诉人反映,记者粗略统计,发现用以招商行骗的品牌相继有:绿屋光触媒(空气净化剂)、百味香(板栗炒坊)、吉祥鸟(喜庆用品)、阳光恋人十二星座(服饰)、阳光贝贝(服饰)、水晶恋(服饰)、爱琴海(服饰)、薰伊草(服饰)、真怡美、诗美惠、名门颐派、青青草、艾多酷、爱尚丽等等。
娄素娟说,在卧底期间,祝炳章给她封的职务是市场总监。经过一段时间调查,她发现“名门颐派”已在全国各个省市招到了四百多名代理商和加盟商,除了她以外,受害人被骗的金额从10万到60万元不等。“到现在为止,所有品牌在全国各地的受骗人数有两万人左右。”
2007年6月3日中午12时,记者和在郑州做服装生意的李先生一道,来到了位于北京市崇文区新世界中心的北京青青百合(服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经理告诉李先生,“青青草”是韩国知名服装品牌,他们是受“韩国青青草株式会社”授权,做中国大陆地区总代理的。
李先生要看“韩国青青草株式会社”对该公司的授权证书,郭经理却无法提供。要看他们在北京经营的直营店,也被谢绝。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了正为“美国艾多酷”品牌招商的北京艾酷服饰有限公司,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
离开“艾多酷”,记者来到了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该代表处业务主管朴昌植先生从记者手中接过“韩国诗美惠”的精美加盟手册后,看了一眼封面就笑了,他用中文说:“宣传语上的韩文都弄错了。‘经典韩版女裤’下面的韩文少翻译了一个字。”经过查询,并没有查到韩国有“青青草株式会社”以及相关品牌的记录。
为了进一步核实这些所谓洋品牌的虚实,6月3日下午,记者和诗美惠、名门颐派等品牌的受害人一起来到北京市工商局宣武分局执法大队。该大队一负责人说,这些公司多次被工商部门处罚过。谈起祝炳章时该负责人说,2002年前后祝炳章在北京市注册了一家名为北京现代阳光科贸的公司,相继推出了水晶恋、阳光贝贝等项目,面向全国招商,因为其存在搞假评比、虚构品牌、夸大宣传等违法行为而多次受到工商部门的处罚,现在工商部门还有他们的处罚备案。
这位负责人还说,一个典型的骗子公司,生存周期一般为10~12个月。前3个月是干赔,第四到第六个月圈钱,第七到第九个月时出问题,再往后,公司也就消失了。他说,一旦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仅仅从个例来看,也很难认定这些公司是诈骗,一般都会被认定为经济纠纷,需要去法院解决。这让很多人耗不起,因为“绝大多被骗者都是外地人,他们没有这个精力”。再者,受害人即便耐着性子打赢了官司,但又会因骗子跑了无法执行。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除了跟着某种潮流虚构洋品牌外,有些骗子为了稳妥起见还会通过一些代理公司,轻易地注册香港、美国等地的公司以及商标,“一般来说,万把块钱就足够了”。“然后,在根本就没有生产规模的情况下,骗子还可以出钱,参加一些行业协会的评比活动,买上一些荣誉光环,并邀请一些明星做品牌代言。借此行骗更有隐蔽性。”
骗局生产线
娄素娟说,祝炳章曾向她介绍,目前北京市以“洋品牌”招商的服饰公司,90%以上是他的亲戚朋友开办的,且大部分公司走的是他的路子。由于开公司的目的只在于收取加盟费,所以注册的公司消亡得较快,老公司没了,原来的全部骨干人员就会再换个名字,被重新分流到各个新成立的公司里去干。
记者问给各地代理商和加盟商发去的质劣价高的货都是从哪里来的,娄素娟说,多数是从虎门黄河时装城及其附近购进的清仓货、廉价货,“也有的是收购其他品牌厂家的库存处理货,除非布料特别便宜他们才依照别人的款式去加工”。并说,她在虎门“京威国际集团”卧底期间经常陪同王艺、鲁足霞、郑云华等人到黄河时装城去拿货。在虎门镇黄河时装城内的宝丽生针织内衣总汇,提起王艺,一个女售货员还记得。“王艺她们从这里进的货,大多集中在低档价位,一般都是五六块钱,最少的三四块钱。”
另据一位和祝炳章较熟的知情人介绍,“京威国际企业集团”旗下的服饰公司常在一些服装厂商处理过季产品时大量收购存货。而在所谓的“京威国际企业集团”生产基地——京威服饰有限公司,记者发现该公司工商执照上登记的注册时间是2007年4月19日,国税和地税登记证书上都标明是2007年5月注册的,也就是说,东莞市京威服饰有限公司成立还不到两个月,以前一直是黑工厂。
有知情人告诉记者,京威服饰并不生产服装,而是对购进的成品服装进行简单的烫画处理、拆牌贴牌等加工。“这些质劣价廉的服装贴上虚设的品牌后,再标上几百元的高价,配送给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加盟商。”
知情人说,一件廉价衣服,经过他们贴牌、烫花等处理后,价格就会数倍攀升。“以四五元一件的内衣为例,他们贴牌后一般标价都在60~200元之间,以标价60元计算,批发给代理商是3.3折即19.8元,加盟商是3.5折即21元。他们一倒手就挣了十多元。”
见到娄素娟后,知情人告诉记者:“这个娄素娟,祝炳章前段时间找人,想花10万元弄死她……”
娄素娟告诉记者,因为她总向有关部门投诉祝炳章一伙的诈骗行为,“每次投诉后,祝炳章和他手下就会打电话或者发短信恐吓、骚扰我”。查看娄素娟的手机短信记者发现,2007年5月20日一条短信的内容是:“不要不识好歹!”2007年5月27日一条短信的内容是:“妈的,找死!”
综合知情人和投诉人的反映和指认,目前浮出水面的数十名骗子集团的成员,都是祝炳章的亲友。针对以祝炳章、祝章为首的湖北孝感籍招商诈骗团伙的行为是否能够被认定为犯罪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刑法学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导师曲新久教授。
曲新久教授说,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行为人首先注册成立一个个合法公司,在这些公司实际上根本不具备从事特许经营资格的情况下,虚构“洋品牌”并找明星代言,然后以公司名义打招商广告,摆出质量上好的货物吸引前去考察的代理商投资。之后,将品质低劣的廉价货高定价,再按相应的折扣价批发给代理商或者直接发给加盟商,然后故意缺货、断货,让加盟者自动“违约”退出,从而占有他人的所谓代理费、加盟费和订金、货款,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合同诈骗犯罪。
然而祝炳章的骗局仍在继续。知情人透漏:“因为找祝炳章闹事的受害人很多,祝炳章他们现在正准备向江西、海南、广西、广东等地转移。江西那边刚开发了一个像虎门一样的服装市场,什么都比较便宜,他们可能在那边已经搞上了。”
那么,以祝炳章、祝章兄弟为首的招商诈骗集团是怎样不断行骗得手而又平安无事的呢?
血泪加盟路
2007年5月25日午间,河南某报社接到了一个来自深圳的电话,电话那端的女子哭诉了自己受骗的遭遇。
该女子名叫娄素娟,31岁,河南漯河人。2005年11月,娄素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知名演员陈小艺代言的“台湾名门颐派”品牌服装,征招各地代理商和加盟商。自己偶像推介的服装品牌,让娄素娟对“台湾名门颐派”产生了信任。于是,娄素娟变卖了在深圳的房产,分别于2006年3月和2006年5月,交纳了88万元与“台湾名门颐派大陆总代理商”北京名门颐派服饰有限公司签订了加盟协议,买下该品牌服装河南、广东两省的省级代理权。随后又在两地相继投资六十多万元作为门店租赁、装修、雇工等费用。但让娄素娟没想到的是,她的悲惨命运自此便拉开了帷幕。
加盟后,娄素娟选购的服装却迟迟没有发来。打电话询问,招商总监于晓飞说,服装已被其他代理商抢购走了,厂里没有货。
经过一遍遍的催促,十多天后,娄素娟终于收到了北京名门颐派服饰有限公司从虎门生产基地——京威国际企业集团发来的一批货。可打开一看,服装款式不仅不是她所订购的,而且都是几年前流行过的。不但做工粗糙,布料质量也很低劣。此后,北京名门颐派服饰有限公司要么说娄素娟选购的货已被别的代理商抢购,要么配送来一些劣质服装。
无奈之下,娄素娟只好给在订货会上认识的“台湾名门颐派服饰集团公司的大陆公司总裁”祝炳章打电话。祝炳章许诺在河南和广东两省的主流媒体上投放巨额广告作为补偿。可娄素娟一等好几个月也没有结果,于是便又找到祝炳章,祝却说,他们只想投放2000元的广告费。“后来我才明白这是祝炳章使用的缓兵之计,有意推拖,让我们自己主动退出。”
娄素娟的爱人发现他们辛苦十多年积攒的钱全被骗走了,带着懊丧愤然离家,至今未归。娄素娟抱着年幼的儿子一次次往返于北京、广州、深圳、虎门之间,追讨被骗的巨额代理费,可作为公司负责人的祝炳章就是躲着不见她,而且每次去找他都要遭到恐吓和威胁。“祝炳章告诉我,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广东他都黑白两道通吃,让我小心点。”
2006年10月初,娄素娟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祝炳章,气急之下便要和他同归于尽。祝炳章给她出主意,让她利用广招加盟商的办法把投进去的钱再捞回来,被娄素娟一口回绝。祝炳章见此计不成便又说,他再弄几个品牌让娄素娟入股一起做。
“为了弄清底细,同时也是为了守在公司里要账,我将计就计假装同意了。”娄素娟说,她在北京名门颐派公司和该公司设在虎门的生产基地卧底到了2006年12月20日。那时因为母亲病重,她被迫回到老家呆了一周。但等她从老家再回到北京却发现公司已人去楼空,到虎门的生产基地去询问则被告知名门颐派公司破产了。于是为找祝炳章,娄素娟又踏上了奔波之旅……
娄素娟随后告诉了记者与她有共同遭遇的程洁、李莉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程洁、李莉后,二人又帮记者联系到了数十名受害人。这些受害人所代理的服装品牌除了“台湾名门颐派”外,还有“韩国诗美惠”、“韩国青青草”、“韩国爱尚丽”、“韩国真怡美”等数十个“洋品牌”,而且提起一宗宗骗局的幕后操纵者,受害者们个个咬牙切齿众口一词直指祝炳章、祝章兄弟二人。他们被骗的经历大同小异,每人的受损金额为10万到80万元不等。
李莉说:“祝炳章这伙人太可恶了,今年1月25日我和程洁母女三人到虎门去讨公道,祝炳章叫一伙打手把程洁和她母亲暴打了一顿。”
程洁、李莉还分别向记者反映说:“我们去北京讨说法时,曾听一些受害人议论说有两个受骗者自杀了,其中一位是安徽省合肥市的,另一位是福建的。”
“洋品牌”真相
根据各地投诉人反映,记者粗略统计,发现用以招商行骗的品牌相继有:绿屋光触媒(空气净化剂)、百味香(板栗炒坊)、吉祥鸟(喜庆用品)、阳光恋人十二星座(服饰)、阳光贝贝(服饰)、水晶恋(服饰)、爱琴海(服饰)、薰伊草(服饰)、真怡美、诗美惠、名门颐派、青青草、艾多酷、爱尚丽等等。
娄素娟说,在卧底期间,祝炳章给她封的职务是市场总监。经过一段时间调查,她发现“名门颐派”已在全国各个省市招到了四百多名代理商和加盟商,除了她以外,受害人被骗的金额从10万到60万元不等。“到现在为止,所有品牌在全国各地的受骗人数有两万人左右。”
2007年6月3日中午12时,记者和在郑州做服装生意的李先生一道,来到了位于北京市崇文区新世界中心的北京青青百合(服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经理告诉李先生,“青青草”是韩国知名服装品牌,他们是受“韩国青青草株式会社”授权,做中国大陆地区总代理的。
李先生要看“韩国青青草株式会社”对该公司的授权证书,郭经理却无法提供。要看他们在北京经营的直营店,也被谢绝。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了正为“美国艾多酷”品牌招商的北京艾酷服饰有限公司,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
离开“艾多酷”,记者来到了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该代表处业务主管朴昌植先生从记者手中接过“韩国诗美惠”的精美加盟手册后,看了一眼封面就笑了,他用中文说:“宣传语上的韩文都弄错了。‘经典韩版女裤’下面的韩文少翻译了一个字。”经过查询,并没有查到韩国有“青青草株式会社”以及相关品牌的记录。
为了进一步核实这些所谓洋品牌的虚实,6月3日下午,记者和诗美惠、名门颐派等品牌的受害人一起来到北京市工商局宣武分局执法大队。该大队一负责人说,这些公司多次被工商部门处罚过。谈起祝炳章时该负责人说,2002年前后祝炳章在北京市注册了一家名为北京现代阳光科贸的公司,相继推出了水晶恋、阳光贝贝等项目,面向全国招商,因为其存在搞假评比、虚构品牌、夸大宣传等违法行为而多次受到工商部门的处罚,现在工商部门还有他们的处罚备案。
这位负责人还说,一个典型的骗子公司,生存周期一般为10~12个月。前3个月是干赔,第四到第六个月圈钱,第七到第九个月时出问题,再往后,公司也就消失了。他说,一旦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仅仅从个例来看,也很难认定这些公司是诈骗,一般都会被认定为经济纠纷,需要去法院解决。这让很多人耗不起,因为“绝大多被骗者都是外地人,他们没有这个精力”。再者,受害人即便耐着性子打赢了官司,但又会因骗子跑了无法执行。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除了跟着某种潮流虚构洋品牌外,有些骗子为了稳妥起见还会通过一些代理公司,轻易地注册香港、美国等地的公司以及商标,“一般来说,万把块钱就足够了”。“然后,在根本就没有生产规模的情况下,骗子还可以出钱,参加一些行业协会的评比活动,买上一些荣誉光环,并邀请一些明星做品牌代言。借此行骗更有隐蔽性。”
骗局生产线
娄素娟说,祝炳章曾向她介绍,目前北京市以“洋品牌”招商的服饰公司,90%以上是他的亲戚朋友开办的,且大部分公司走的是他的路子。由于开公司的目的只在于收取加盟费,所以注册的公司消亡得较快,老公司没了,原来的全部骨干人员就会再换个名字,被重新分流到各个新成立的公司里去干。
记者问给各地代理商和加盟商发去的质劣价高的货都是从哪里来的,娄素娟说,多数是从虎门黄河时装城及其附近购进的清仓货、廉价货,“也有的是收购其他品牌厂家的库存处理货,除非布料特别便宜他们才依照别人的款式去加工”。并说,她在虎门“京威国际集团”卧底期间经常陪同王艺、鲁足霞、郑云华等人到黄河时装城去拿货。在虎门镇黄河时装城内的宝丽生针织内衣总汇,提起王艺,一个女售货员还记得。“王艺她们从这里进的货,大多集中在低档价位,一般都是五六块钱,最少的三四块钱。”
另据一位和祝炳章较熟的知情人介绍,“京威国际企业集团”旗下的服饰公司常在一些服装厂商处理过季产品时大量收购存货。而在所谓的“京威国际企业集团”生产基地——京威服饰有限公司,记者发现该公司工商执照上登记的注册时间是2007年4月19日,国税和地税登记证书上都标明是2007年5月注册的,也就是说,东莞市京威服饰有限公司成立还不到两个月,以前一直是黑工厂。
有知情人告诉记者,京威服饰并不生产服装,而是对购进的成品服装进行简单的烫画处理、拆牌贴牌等加工。“这些质劣价廉的服装贴上虚设的品牌后,再标上几百元的高价,配送给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加盟商。”
知情人说,一件廉价衣服,经过他们贴牌、烫花等处理后,价格就会数倍攀升。“以四五元一件的内衣为例,他们贴牌后一般标价都在60~200元之间,以标价60元计算,批发给代理商是3.3折即19.8元,加盟商是3.5折即21元。他们一倒手就挣了十多元。”
见到娄素娟后,知情人告诉记者:“这个娄素娟,祝炳章前段时间找人,想花10万元弄死她……”
娄素娟告诉记者,因为她总向有关部门投诉祝炳章一伙的诈骗行为,“每次投诉后,祝炳章和他手下就会打电话或者发短信恐吓、骚扰我”。查看娄素娟的手机短信记者发现,2007年5月20日一条短信的内容是:“不要不识好歹!”2007年5月27日一条短信的内容是:“妈的,找死!”
综合知情人和投诉人的反映和指认,目前浮出水面的数十名骗子集团的成员,都是祝炳章的亲友。针对以祝炳章、祝章为首的湖北孝感籍招商诈骗团伙的行为是否能够被认定为犯罪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刑法学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导师曲新久教授。
曲新久教授说,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行为人首先注册成立一个个合法公司,在这些公司实际上根本不具备从事特许经营资格的情况下,虚构“洋品牌”并找明星代言,然后以公司名义打招商广告,摆出质量上好的货物吸引前去考察的代理商投资。之后,将品质低劣的廉价货高定价,再按相应的折扣价批发给代理商或者直接发给加盟商,然后故意缺货、断货,让加盟者自动“违约”退出,从而占有他人的所谓代理费、加盟费和订金、货款,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合同诈骗犯罪。
然而祝炳章的骗局仍在继续。知情人透漏:“因为找祝炳章闹事的受害人很多,祝炳章他们现在正准备向江西、海南、广西、广东等地转移。江西那边刚开发了一个像虎门一样的服装市场,什么都比较便宜,他们可能在那边已经搞上了。”